還有,商稅稅率的事情,問題不大,我大明百姓比倭奴高貴也是應有之意,但是你確定要把這兩件事情掛在一起?
還有最後一條,你確定不是在給大明的商人招災惹禍?換個說法,如果大明商人與倭國人有了衝突,人家明知官府不得處置,還會老老實實的去找官府麼?難道不能直接殺人滅口?”
楊少峰斜眼瞧著朱瞻基道:“你覺得這些條件太過分了?我倒是覺得這些條件很良心,一點兒都不過分。”
楊少峰當然可以拍著良心說這些條件不過分《馬關條約》之《講和條約》十一款,《另約》三款,《議訂專條》三款外加《停戰展期專條》兩款,可比楊少峰提出來的這些條件更過分!
朱瞻基搖了搖頭,說道:“你還是換一換吧,這也太欺負人了。若是換了我是倭國天王,這些條件我是一個都不會承認的,大不了就魚死網破,以倭國全國之力與你爭鬥。”
說完之後,朱瞻基又問薛斌等人道:“你們怎麼看?”
薛斌瞧了瞧楊少峰,又瞧了瞧朱瞻基,斟酌著說道:“我是大明的永順伯,若有人這般欺淩大明,那我必然是要死戰到底也絕不妥協。
不過,現在是咱們楊翰林提出來的這些條件,而且這些條件又是針對倭國的,我覺得應該沒什麼問題?”
吳英點頭表示讚同:“永順伯說的對,反正這是針對倭國的,跟咱們有什麼關係。回頭哥幾個點齊了兵馬,陪著楊翰林去倭國京都。若是他們同意了,那也就罷了,若是膽敢迸出一個不字,那就直接滅了倭國!”
徐景昌頓時指著吳英笑了起來:“你倒真是沒虧了你那犟驢子的小名兒!你也不想想,咱們一共帶了多少兵馬?咱們殺得過來?
還有,倭國又有多大?山川河道如何?若我是倭國帶兵的大將軍,也不跟你正麵硬碰,就將這倭國的軍隊分散到山川林地裡麵襲擾你,你能受得了?”
吳克忠點了點頭,說道:“定國公說的,確實是個問題,而且咱們帶的兵馬確實少了點兒,兩萬多步兵再加上三千騎兵,確實沒辦法將倭國徹底滅國。”
吳克勤卻搖頭道:“不對。你說的那不是滅國,而是把倭奴給殺光,或者全部抓來做勞工。
實際上,兩萬五千餘步卒加上三千騎兵,已經足以乾掉倭國所有的軍隊了。他們敢往山上躲,咱們就放火燒山,難道還會有人來管咱們不成?”
眼見這些人越說越離譜,連放火燒山這種話都說出來了,楊少峰忍不住黑著臉道:“放火燒山,牢底坐穿。咱們還得指望著倭國的木頭呢,你回頭一把火全給燒了,咱們再跑回大明去運木頭過來?這不是腦袋有包麼?”
朱瞻基道:“說正事兒。我記得你之前說倭國有南北朝之分,那現在這些人到底是北倭的還是南倭的?
如果是南倭的人,那咱們莫名其妙的把這些罪名都安在人家北倭身上,似乎有些不太合適?倘若這些人是北倭的,那咱們也不能把這事兒安在南倭身上吧?”
被朱瞻基這麼一說,楊少峰頓時也有些懵逼了南倭北倭確實是兩回事兒,莫名其妙的就把這件事情栽到人家北倭的身上,人家也不會認啊。
至於南倭,現在南倭的熙成後龜山還不知道躲在哪個犄角旮旯裡麵,想把這孫子找出來背鍋,似乎也不太容易?
最主要的是,現在大明方麵根本就沒有路子去聯係南倭的熙成後龜山那孫子,除非先把徵葛成二郎和徵葛成五郎兄弟兩個找出來,讓他們自己想辦法去聯係熙成後龜山。
鄭和瞧了瞧朱瞻基,然後低聲道:“殿下,倭國天王乃是伏見宮彥仁,倭國國王乃是源義持,這兩人都是受我大明冊封的,是法理上的倭國之主,至於熙成後龜山如何,是他們倭國自己的事情。
正所謂冤有頭,債有主,這次倭寇在海邊伏擊我大明軍隊,伏見宮彥仁和源義持總是脫不開乾係的。”
楊少峰忽的拍了一下腦門,說道:“還得是鄭公公!
鄭公公說的不錯,這事兒是倭國人伏擊我大明的艦隊,誰管他什麼南倭北倭的,反正都是倭,咱們要找的,自然也是他倭國的天王和國主。”
瞧了瞧朱瞻基,楊少峰又接著說道:“你怎麼說?”
朱瞻基道:“什麼我怎麼說?既然都決定好了,那就辦唄。
對了,你去倭國京都的事情就算了吧,回頭讓人去倭國的京都通知一下,讓倭國天王伏見宮彥仁還有倭國國王源義持來這裡拜見咱們。”
伸手指了指自己,又伸手指了指楊少峰,朱瞻基接著說道:“我是大明的皇太孫,你是大明的翰林院待詔翰林,一品誥命夫人的夫婿,咱們兄弟主動去拜見他們,他們受得起麼?就不怕折了壽算?”
楊少峰黑著一張臉,說道:“咱能不提這官位品級的事兒嗎?”,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