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為一個身經百戰的鍵盤俠,又在書友群和貼吧裡進修升級到中官村的網文作者,楊少峰覺得自己就算不是天字號的大噴子,當不得群雄束手的獨孤求敗,那也是少峰一生,不弱於人的存在。
可是直到永樂十八年三月,剛剛從倭國回到順天府,楊少峰才真正的知道了叫做富有大明特色的大明禦用噴子。
是的,大明禦用噴子。
從朱重八建立大明到朱由檢那個倒黴孩子掛在煤山的老歪脖子樹上,大明朝從始至終都是有禦用噴子存在的。
朱重八定下了該死的“風憲製度”。
所謂“風憲製度”,就是富有大明特色的言官風聞奏事之權不光噴,還有工資拿,而朱重八的子孫後代嚴格遵守了朱重八定下的《皇明祖訓》,終大明一朝近三百年的時間裡,大明的皇帝都沒有削過這些禦用噴子們的權柄。
更操蛋的是,這些噴子們可以捕風捉影的噴,他們可以想噴誰就噴誰。
要知道,大明是存在“誣告罪”的,可是這些禦用噴子們不用在乎什麼誣告罪之類的問題,可以儘管放心大膽的噴,而且噴的少了都不行。
因為噴子們還有績效考核!
為了保障言官們的工作環境,彆把言官們累壞了,大明朝在兩方麵作了專門的配套:
第一,言官們隻負責噴。至於調查和整治,這些費時費力的事情,有專門一個機構來乾都察院,而都察院裡還有一百一十個專門負責大明南七北六一十三布政使司,順便兼職走訪調查組的禦用大噴子!。
所以言官在大明朝是正兒八經的橫著走的,任何人任何事,隻要被他們盯上了,他們擁有足夠多的時間精力跟你死磕。
第二,言官們人數眾多。大明朝生怕把言官們累著,畢竟,噴人是件很累的事情。
以六科給事中為例,吏科四人戶科八人禮科六人兵科十人刑科八人工科四人,共計四十個禦用大噴子,掌侍從、規諫、補闕、拾遺、稽察六部百司之事,屬於定點噴!定人噴!專業噴!
要知道,這些人都是有品級的,屬於大明朝正兒八經的朝官,所謂的言官,就是指的都察院的監察禦史和六科給事中這些禦用大噴子。
終於,他們打遍天下無敵手了,噴同僚已經變得無聊之極,完全產生不了職業快感。
所以,這些禦用大噴子們逐漸將他們的目光瞄向了皇帝!
皇帝結婚晚了要噴,皇帝臨幸妃子少了要噴,皇帝臨幸妃子多了也要噴,皇帝納的妃子多了要噴,皇帝納的妃子少了還要噴,不納妃?往死了噴!
言官們對於皇帝的吃穿用度各種事項比誰都清楚皇帝沒有任何**,一切都要記在《起居注》上,而言官是可以隨時查閱的。
從這個角度講,大明朝的皇帝是最悲催的,人家擺明了找你茬,你不僅不能指責人家,還得在人家罵得最厲害的時候,公開表揚一下!
說出去大概都沒人信皇帝賄賂大臣,皇帝給大臣偷偷送禮,就發生大明朝,關鍵這事最後沒讓皇帝得逞,最後還被記在史書上了!
再舉個例子,看看言官們的戰鬥力:
土木堡之變後,帶頭打死錦衣衛指揮使馬順的是戶科給事中王戶科給事中是四十個六科禦用大噴子之一!
由於當時的現場過於混亂,為了讓皇帝當個好觀眾,不抽煙也不燙頭的那個於謙老師甚至連皇帝的龍袍都撕破了!
如果有人認為朱老四這個皇帝不可能像後來的皇帝一樣挨噴,那就大錯特錯了。
永樂十八年三月初六,楊少峰等人等倭國回來的第二天,就有人在大朝會上跳了出來,瘋狂的將噴嘴對準了朱老四和朝堂上的大佬們,而且一噴就是十條之多,從文到武都挨個噴了個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