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優秀青年最新章節!
“那麼,敢問劉禦史,如今都察院一十三道監察禦史,有多少在京,有多少在外?在京時間多?還是在外時間長?”
伸手指了指鄧真,楊少峰又接著說道:“鄧禦史所言十事,有多少是在京所見,又有多少是在外所見?為何鄧禦史可以看見,而其餘一百零九位禦史卻視而不見?”
剛剛還注視著楊少峰的鄧真扭過頭去數大殿門上的釘子。
劉觀幾乎被逼入了死角。
“太祖高皇帝何以置都察院?不過是希望監察禦史走出去,到地方上多瞧瞧,多看看,帶著諸般軍民利弊回來。換言之,禦史言官,便是天子的耳目。”
楊少峰絲毫沒給劉觀麵子,甚至還搬出了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就像是劉觀剛扔出一對三,楊少峰回手就是四個二帶上兩王。
“替百姓代言,為萬民發聲,這才是爾等禦史言官之責。可是現在再瞧瞧你們,有幾個人是替百姓說話的?鄭禦史,你是山東道監察禦史,沒錯吧?”
鄭延不知道楊少峰為什麼忽然要將矛頭對準自己,無奈之下隻得點頭應是。
楊少峰道:“山東有幾地乾旱?有幾地水澇?旱了幾年?澇了幾年?山東有民幾何?如今百姓以何為生?”
鄭延頓時傻眼了。
山東自從元末,便是紅巾軍和元軍爭奪最為激烈的地區,就算到了洪武朝後期,對於流民的安置還有生產的恢複,都還是令朝堂大佬們頭疼的問題。
等到了朱老四起兵靖難,原本就沒有恢複過來的山東就再一次遭了兵災,如今正是今年旱了明年澇,吃了上頓沒下頓的局麵。
甚至當山東饑民需要賑濟時,許多地方已是倉無儲粟,不得不“於近旁軍衛有司所儲給賑之”,
更操蛋的是,鄭延確實是山東道監察禦史沒錯,可是鄭延是屬於地方上調進京城為官的,如今剛剛接任山東道監察禦史沒幾個月的時間,還沒有把山東的情況都摸清楚,所知道的,也僅僅是這些表麵上的東西,這讓人怎麼回答?
楊少峰瞧著啞口無言的鄭延,頓時笑了起來:“你不知道吧?那本官來告訴你,至永樂十六年止,不算軍籍在內,山東有丁口六百五十萬,百姓困頓,商賈不通,滿目瘡痍。”
楊少峰的話音剛剛落下,夏原吉便咳了一聲,朱老四的臉色也黑了下來。
隻不過,朱老四儘管黑著一張臉,卻依舊沒有說什麼,隻是默默的給楊少峰又記下了一筆。
“一派胡言!”鄭延指著楊少峰喝道:“山東雖然困頓,卻也沒到你說的那般地步!”
楊少峰滿臉的無所謂:“那你去山東看過了沒有?
若是上任之初就去山東走走瞧瞧,你能不知道山東到底是個什麼情況?
你一個山東道監察禦史,不好好去山東走走瞧瞧,反而盯著本官不放,如今又借著一派胡言四個字來反駁本官,你的臉呢?莫不是出門的時候忘在家裡了?”
楊少峰的語音落下之後,臉黑的就不僅僅是鄭延和劉觀了,就連朱老四的臉色也是陰沉無比。
隻不過,在劉觀和鄭延看來,皇帝的臉色不好看,多半是衝著楊少峰而去的。
可是實際上,朱老四的臉色難看,卻是因為鄭延這個山東道監察禦史居然不知道山東那邊到底是個什麼情況。
實際上,山東那邊的情況遠不止是困頓兩個字就可以形容的——唐賽兒自號佛母,起兵造反了!
恰好錦衣衛的消息比之地方官府的消息還要快一些,而鄭延這個山東道監察禦史還在京中彈劾楊少峰,根本就不知道山東那邊到底發生了什麼。
負責山東道的監察禦史不知道山東發生了什麼,反而待在京城彈劾一個剛剛從海外替國庫撈了七萬萬兩白銀的功臣……
朱老四陰沉的臉色讓大殿中的氣氛更加壓抑。
過了好半晌之後,朱老四才開口道:“退朝。”
楊少峰跟著其他大臣們一起向著朱老四躬身行禮,目視朱老四離開了奉天殿,剩下跪在殿中的鄭延像個傻子一樣癱倒在地上。
徐景昌從勳貴的隊伍裡麵走了過來,向著殿門口示意了一下,哈哈笑著說道:“走啊,醉仙樓喝酒去?這次我給錢!”
跟著徐景昌一起過來的薛斌等人頓時狂笑起來,一點兒也沒有掩飾的意思——你鄭延方才不是說狀元公欺壓商人麼,今天再去就給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