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大難題(2 / 2)

大明優秀青年 天煌貴胄 5369 字 10個月前

猛的一拍腦袋,楊少峰道:“傻了。拿小魚小蝦喂出來的鴨子,所產的鴨蛋肯定更香,醃成鹹鴨蛋,再掛個貢品的名頭,多賣個一文兩文應該不是問題吧?”

一聽到貢品兩個字,朱瞻基的臉色就黑了下來:“貢魚,貢鹽,貢鴨蛋,還有什麼是不能貢的嗎?你把整個即墨都給刻上個貢字然後搬到順天府豈不是更好?”

楊少峰懶得理會朱瞻基,反正該掛的名頭還是要掛的,不能掛皇家貢品的名頭也得掛個戶部指定采購的名頭,夏老摳肯定願意配合。

至於現在,最先開始的肯定還是修路。

隻不過,楊少峰接著就開始頭疼要先修哪一條路了——即墨是個縣城,整個縣城和周邊所有村鎮的百姓全都加起來,也沒辦法支撐三條道路同時開修那麼大的工程,隻能先修其中一條。

那麼問題來了。

如果先修即墨通往鼇山衛的路,那麼最直接的後果就是鼇山衛那邊的海鮮可以快速的運到即墨城,卻沒辦法快速的運往順天府,換成其他的東西也是一樣的道理,包括鹽和設想中的即墨鹹鴨蛋。

如果先修即墨通往濟南府或者順天府的那,那麼鼇山衛那邊弄到的海鮮之類的玩意就沒辦法快速送到即墨縣城,同樣會耽擱時間。

朱瞻基瞧著楊少峰皺了半天的眉頭都沒有開口說話,便忍不住問道:“想什麼呢?你還真打算把即墨都給刻上貢字?”

楊少峰擺了擺手,說道:“我在想,到底該先修哪一條路,畢竟即墨這裡的情況明擺著的,真正能見效快的就是海鮮,而海鮮運起來的時效又特彆重要。”

朱瞻基卻嗬嗬笑了一聲道:“最快的是你所謂的海鴨蛋。這東西現在就可以搞起來,而且運輸方便,又不怕放,自然是首選中的首選。

至於利潤最大的海鮮,其實就跟你計劃裡的海鹽一樣,完全可以放到後麵再搞起來。

先靠著海鴨蛋賺錢,同時再修著路,至於先修哪一條,你隨便拋個銅錢不就行了?

不過,我覺得眼下最重要的問題倒還不是想著修哪一條路的問題,而是怎麼能讓百姓願意來修這個路。”

楊少峰頓時懵了:“這不是能讓他們賺錢的好事兒?而且鴨蛋這事兒是能立即見到錢的,再加上修路給工錢,他們還能不積極?”

“未必會積極到哪兒去。”朱瞻基道:“唐賽兒替咱們把那些人都給清理掉了,咱們回頭是不是得把那些土地都收歸官有或者分配給無地的百姓?這是你最早就計劃好的吧?”

楊少峰點了點頭道:“肯定的啊。我都讓吳明借調錦衣衛的人手去準備了,現在就等白庚調過來做縣丞,這些事情就可以開始做了。”

朱瞻基呸了一聲道:“一個正六品的翰林,你把人家弄過來做這個正八品的縣丞,也不知道你怎麼想的。”

楊少峰卻道:“彆不知好歹啊,這可是替你培養人才呢。

在朝廷上做官和地方不同,隻有那些有地方經曆的,才算是真正的知道民間疾苦,以後辦事兒不會出大錯。

剛剛從科舉出來就跑到翰林院裡供職的,看著倒是清貴了,可是這些蠢蛋根本就不知道民間到底是個什麼樣,拍腦門子做出來的決定能是真正的善政?到時候這罵名誰背?”

“行,你有理,”朱瞻基也懶得跟楊少峰爭這些沒用的,而是又把話題給繞了回去:“你給那些無地的百姓分地,他們不得琢磨著該怎麼耕種?還會想著給你修路?做你的春秋大夢去吧!

還有那些有地的百姓,這破地方一年旱二年澇是不錯,可是越這樣兒,這些人就越會想著怎麼把地給種好,哪兒有心情去做工賺錢?

左右賺錢都是要用來買糧食的,又怎麼比得上自己從地裡種出來的?”

楊少峰頓時頭疼了:“要真跟你說的這樣兒,那順天府的百姓還有河間府的百姓怎麼就願意出來做工?”

朱瞻基毫不客氣的道:“順天府城裡有多少是靠種地為生的百姓?河間的百姓當時是活不下去了,不出來做工就隻能等死,換你你願意?”

“那咋辦?提高工錢?”楊少峰皺著眉頭道:“彆說我願意不願意,就算我願意,他夏老摳願意給錢嗎?”

“肯定不願意!”朱瞻基極為肯定的說道:“包括這修路的錢,還是得你想辦法,夏老摳不可能給你一文錢的,能讓你截留即墨五年的所有稅收,就已經是在剜他的肉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