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看著十萬精兵的事情沒了指望,楊少峰頓時也沒興趣再扯什麼朝鮮的破事兒,相比之下,楊少峰更想和林棠去大棚裡摘菜。
朱瞻基見楊少峰一副興致缺缺的樣子,眼珠子一轉,便笑眯眯的道:“現在朝鮮國主是李裪,咱們的好處自然少不了,而且定國公和李裪有什麼勾當,你還記得麼?”
楊少峰打了個哈欠,顯得有些興致缺缺:“還能有什麼勾當?我記得老徐說是要買朝鮮女子發給莊戶,後來李裪擔心過不去他爹那一關,結果沒能成。怎麼,現在要成了?”
“沒錯,”朱瞻基賤兮兮的道:“李裪現在缺銀子都快缺瘋了,這事兒自然也就成了。
不過,你倒是可以猜一猜,李裪現在為什麼缺銀子?”
楊少峰嗬的一聲笑道:“修路,修學堂,欠著銀行的貸款,他不缺錢誰缺錢?朝鮮國小民寡,玩這種要先富先修路的法子,玩不死他們才怪!”
朱瞻基疑道:“你都知道了?還是你早就知道他們會有這麼一天?”
“知道什麼?”
楊少峰反問道:“朝鮮那邊的事兒都是老徐他們在折騰,我又沒跟著摻合,我能知道什麼?
不過,當初跟李裪說先修路蓋學堂的時候,我就已經料到了這一天。”
伸手指了指窗外,楊少峰道:“大明有多大?朝鮮有多大?
大明修路,是因為國土麵積大,東西南北各地物資需要良好的道路交通來加速流通。
可是朝鮮呢?
屁大點兒的地方說好聽了叫三千裡江山,說不好聽點兒還不夠流放個犯人的,修的路再好,又有多少物資需要轉運?
還有學堂,大明建學堂廣開民智,是因為人多,需要更多的讀書人來支撐大明的發展。朝鮮才多少人?全國都是讀書人,誰還去種地?這不是扯蛋麼!
我當初之所以忽悠著李裪修路蓋學堂,就是打的這個主意。
再往深了想,朝鮮的路修的越好,大軍進入朝鮮的時候就越省事兒,朝鮮的讀書人越多,心向大明的人也就越多,這些人就是朝鮮帶路黨,他們賣起朝鮮來,肯定比任何人都積極。”
“你這也太壞了!”
誇了楊少峰一句,朱瞻基轉而又有些擔心:“那大明呢?修路的事兒好說,可是這遍天下都是讀書人,不是一樣沒有人種地?”
楊少峰瞧了朱瞻基一眼,問道:“你居然不擔心有人會賣掉大明?”
朱瞻基道:“那有什麼好擔心的?除了我大明,舉目望去儘皆蠻夷,難道還有人放著好好的大明百姓不做,非要跑去跟蠻子們混在一塊兒?”
楊少峰道:“你倒是想的開。不過,讀書人多了沒人種地的理論,適合於朝鮮,卻不適合於大明,畢竟種了幾千年的地,你不讓他們種地,他們才會不高興。
行了,彆說這些沒用的了,你所謂的正事兒到底是什麼?如果沒什麼正事兒,你少在這裡扯淡,我還等著去大棚裡摘菜呢。”
朱瞻基瞥了楊少峰一眼,說道:“正事兒就是李裪缺錢,現在缺錢缺瘋了的李裪不僅打算跟定國公一起做生意,還想著再向銀行貸一筆款。”
“早說啊,你要早這麼說,我早就精神了!”
忽然來了精神的楊少峰坐直了身體,嘿嘿笑著問道:“貸多少?拿什麼玩意兒抵押?”
朱瞻基搖頭道:“具體的不太清楚,隻知道李裪打算再借貸兩百萬貫,剩下的就不知道了。”
楊少峰嗯了一聲道:“那就礦山唄,不行直接讓他把礦山的開采權交出來,咱大明替他勘探開采,還要向他交稅,這麼好的事兒他上哪兒找去?”
“你是不是又把李裪當成傻子了?”
朱瞻基反問一句,又接著說道:“讓他直接把礦山交出來,這種事兒你連想都彆想,朝鮮既然號稱小中華,國中也不全是傻子,就算李裪願意,朝鮮的臣子們也未必願意。”
楊少峰詭異的一笑,臉上滿是高深莫測的神情:“建州那邊不是有許多野人麼,讓他們去找朝鮮的麻煩,等李裪撐不住了,咱們再出手收拾爛攤子,既能除了野人,又能把朝鮮收入囊中,關鍵是誰都說不出來什麼,簡直就是一箭三雕,怎麼樣兒?”
朱瞻基呸了一聲道:“不怎麼樣。建州衛那邊有野人不假,可是他們根本就不是朝鮮的對手,指望不上。
再者說了,就算他們能打得過朝鮮又能如何,難道他們還敢違背大明的意思?
如果讓他們出手對付朝鮮,而大明又選擇做壁上觀,你當那些藩屬們就全是傻子,全都看不出來這是怎麼回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