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的臉色有些難看:“好膽!若東土大唐之人愚蠢,我大明百姓如何?三鬥三升米粒黃金,卻不知有幾斤幾兩?當得多少寶鈔?還教後世兒孫沒錢使用?”
楊少峰道:“若是不信,你儘管去寺裡廟裡瞧瞧,佛祖菩薩有幾個不是金身的?倒是那道觀裡的神仙,又有幾個不是木雕的?
還有,永樂十三年會試之時,我家娘子曾經花了六百兩銀子,從一個女尼手中購得土地神神位,這你總還記得吧?”
明明說著很嚴肅的事情,但是一提起這個事情,朱瞻基就忍不住笑道:“若是依著那些話本之中所說,如來佛祖不過是西方佛老,不止要受天帝旨意,便是對老君的青牛也是無可忌憚三分,這女尼倒是大膽,居然敢賣了道門的土地神神位。”
楊少峰也是滿臉的無奈——自家媳婦傻的可愛怎麼辦?當然是繼續寵她啊,回頭把那女尼扔進官府大牢裡,順便再把那個尼姑庵好好查一查也就是了。
當然,順便還可以給那些禿驢再添點兒料子:“正所謂盛世天下佛門昌,道家深山獨自藏。亂世菩薩不救世,老君背劍救蒼桑。
盛世了就廣開山門,亂世了緊閉山門不問事世,這天下間豈有這般的好事?”
朱瞻基的臉色愈發陰沉,轉而又岔開了話題:“佛門道門如何,回頭讓紀綱去查一查便是了。朝鮮那邊該如何安排,也是以後的事兒。現在的重點,還是在學院身上。”
潑了水,挖了坑,心滿意足的楊少峰自然也就不在乎區區一個皇莊:“那莊子歸你了,你怎麼規劃的,便怎麼營建,回頭楊家莊子的那些工匠和工人也都由你調遣。
對了,順天府的百姓也可以再招一批願意去工地上工的,工錢還是跟營建皇城時一樣的標準。”
朱瞻基有些遲疑:“上次是為了銀行,這次……”
“這次是為了地!”
楊少峰道:“不讓他們習慣上工,他們就還會琢磨著種地生娃,到時候再多的地也不夠他們分的。
倒是讓他們去工地上做工,隻要累不死,就往死裡累,累到他們沒心情生娃,錢給足了,讓他們不想著種地,這問題自然也就解決了。”
朱瞻基嗯了一聲,正想開口說話,北宮鋆卻匆匆忙忙的找了過來,對朱瞻基道:“殿下,皇爺吩咐讓殿下和狀元公一起入宮覲見。”
朱瞻基被朱老四這波操作給弄得有些懵——剛剛從宮裡出來,回到楊家莊子沒多大一會兒的功夫,再把自己和楊少峰一起給叫回宮裡去?
楊少峰不像朱瞻基一般顧及形象,當即便問道:“說是什麼事兒了麼?若是不急,老北你就先坐下來歇歇,等回頭吃過了午飯,咱們再一起過去。”
北宮鋆搖了搖頭,答道:“耽誤不得。今天傳來的消息有點兒多,麻煩事兒也多。”
想了想,北宮鋆發現沒什麼是需要跟朱瞻基和楊少峰保密的,當下便直接把自己知道的情況說了出來:“一是蠻峒偽治平都將軍襲振海等三千一百八十人已被械送至京城,再就是河南登封民饑,預備倉中糧食不足,如今災民過萬,有成流民之勢。”
一聽到流民這兩個字,楊少峰和朱瞻基頓時就坐不住了,匆匆忙忙的隨著北宮鋆又一路快馬跑回了紫禁城。
坐不住的也不光是楊少峰和朱瞻基兩個人,就連朱老四和夏原吉等人也都坐不住了。
對於夏原吉來說,登封民饑,絕對不是什麼好消息,尤其是萬過的災民——本來就因為楊少峰獅子大開口而鬨心,現在登封民饑,受災百姓過萬,預備倉裡的糧食還不足,這就更鬨心了!
朱老四的臉色同樣陰沉至極。
朱老四不怕打仗,也不怕天災,但是朱老四害怕人為的災禍,尤其是這種糧食不足的情況,是朱老四最為擔心的——自己家是怎麼起來的,心裡能沒點兒逼數?
瞧了氣喘籲籲的朱瞻基和楊少峰一眼,朱老四沉聲道:“北宮鋆有沒有告訴你們登封民饑的事情?”
朱瞻基躬身道:“回皇爺爺,孫兒和義弟都已經知道了。”
朱老四嗯了一聲,隨手將一封奏章甩給朱瞻基,又接著道:“朕要你們兩個去登封一趟。”
朱瞻基和楊少峰躬身道:“是,請皇爺爺吩咐。”
朱老四道:“朕要知道,預備倉中的糧食都到哪兒去了。還有,流民的事情一定要妥善解決,糧食不夠,從周邊的衛所儲備糧裡調用,從其他州縣調用。
總之,朕的要求隻有一個,那就是安置好百姓,不能讓百姓餓著肚子,更不能讓百姓成為失地的流民。”
……
二進宮又出宮,馬上還要準備去登封的楊少峰臉色很難看:“四大倉裡,隻有在常平倉空了之後才會動用到預備倉,而且屬預備倉和常平倉的糧食最多,現在看來,這些糧食很可能已經不翼而飛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