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日早,賈清裝點齊備,前往官署驛館。
昨日,孫俯望一行人終於到了南京,晚間,派了一人通知他,叫他今日一早到驛館會晤。
南京官署驛館一間上等的雅間之內,賈清見到了孫俯望,張子文也在。
等賈清見過禮之後,孫俯望問道:“你多早到的?”
“學生到了有四五日了,祭酒大人是昨日到的嗎?”
孫俯望點點頭,道:“嗯,我折道回了蘇州老宅一趟,故耽擱了些時日。”
“祭酒大人也是蘇州人嗎?”
“嗯,隻是我在外為官多年,後來又定居京城。說起來也有好些年沒回蘇州了,此次正好借機回去看看。
聽你的口氣,難道你家祖籍也是蘇州?”
“那倒不是,是學生的一位姑父大人,他是蘇州人,現任揚州鹽政,幾日前剛好去拜見了他老人家。”
黛玉是蘇州人,紅樓的開篇故事也發生在蘇州,這是個極具曆史韻味的地方,可惜賈清還沒有去過。
“鹽政?可是前科的探花郎,都察院都禦史林大人?”
“正是姑父大人!”
“沒想到林大人居然還和你家有這等關係!他可是朝廷有名的乾吏,在他執掌兩淮鹽政以來,朝廷的鹽稅進項就有了大幅增長。
林大人本就是科甲出身,甚得聖心。去歲末的大朝會上,戶部又專門向聖上奏明了此事,聖上當庭就褒揚了林大人,真可謂是前途無量啊。”
前途無量嗎?賈清可是知道林如海至死也沒有從鹽政上挪窩!
或許,這也算是穩坐高位!
“既然你見過了林大人,想來也知道了朝廷和韃子族已經開戰了一事?”
“是的。”
“你對此有何看法?”
賈清綜合林如海的態度與這幾日南京城中的風向,道:“不足為慮!”
孫俯望顯然也是這麼想的,他點頭道:“嗯,既然此次的文會會如期舉辦,你們就好生準備!
文會三日後開始,為期三天。有文章、連對和詩詞三項,子文他們因為明年要下場,所以他會參加二十八日一早的經義比試。
你嘛,畢竟年紀還可以不用參加經義比試。
至於後兩項,憑你的喜好,也不用報名,二十八日、二十九日兩天時間,禮部會在南監搭建會場,可自由參與!
隻是,你也不要耍滑躲懶,我要在最後的作品名單裡看到你的名字!”
孫俯望清楚賈清頗具詩才,他們北監這麼遠前來參加江南文會,要是不奪到好一點的名次,那他不是很沒麵子?所以,他才如此叮囑道。
“學生會儘力的。”
“好,子文參加過一次江南文會,你要是還有什麼不懂的就問他。”
聞言張子文也站起身,和賈清一起給孫俯望行禮道:
“學生告退。”
“弟子告退!”
從孫俯望的房間出來,又到張子文哪裡談論了一些關於文會的相關事宜,賈清再次向孫俯望麵辭之後,就回了寧國府。
其實所有的文會、詩會,除了具有揚名的功能之外,最主要的就是交友了!
士林中大多人平時也沒太多機會交流,導致很多人都互不認識。但借助文會,詩會之類的場合,就可以極大程度的消除這一障礙了!
這也是文風鼎盛的年代各種文會、詩會不斷的原因所在。
江南文會也不例外。除了因為幾乎每次文會之後緊接著就是科考,所以添加了一門比較嚴肅的經義水平比試之外,其他時間都是很自由的狀態。
文會說是三天,其實兩天就結束了,第三天,是給所有文會名次靠前者的交流時間。
有鑒於此,倒是不用特意準備些什麼。到時候拿著南京禮部下發的請帖進去玩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