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日後。
一切塵埃落定。
金鑾殿,封賞大朝會。
十多日沒有上朝的正慶帝,也出現在了大殿上。
“.......
晉遼東總督史鼎為三等忠勇公;
晉太尉王子騰為一等靖安侯;
......
封大同總兵衛宏為三等忠誠伯;
封南鎮撫司同知詹旲為一等子;
......
”
一份長達四尺的封賞詔書念完,以史鼎、王子騰、牛繼宗為首的數十位受封賞之人全部叩拜謝恩,然後各自歸位。
隨即,氣氛卻有些靜謐。
此次剿滅叛亂,最大的功臣賈清,並不在詔書之上。
就算此時,京城九門,皇城四門,依舊在京營的把控之中。
這是正慶帝有意為之,還是......
眾臣靜觀其變。
“老臣李珍,叩請陛下,收回寧國公賈清手中的天子劍。”
內閣首輔李珍忽然出列,跪請。
多位文臣附議。
剛剛大受封賞的武將行列,立馬爆發出一係列不滿之聲,被王子騰回頭看了一眼,才稍稍安靜下來。
此次,站在右列的武官、武將,大多算是受賈清恩惠,得以加官進爵。就算不計較這一點,如今賈清在朝堂右列中,那也是站在第一排的兩個人之一,和王子騰並列,算是武官的領袖。
自古文武之爭便存在,雖然本朝文官向來力壓武官,但並不是代表武官們便服氣。
心中紛紛罵道。
這群老不死的家夥,剛剛把你們從叛軍手下解救出來,就開始想著卸磨殺驢了。
特彆是李珍這個老不死的,聽說還是寧國公的座師,竟帶起頭來坑害自己的學生......
不過,陛下是肯定不會答應的!
賈清出列道:“陛下,臣自半月前奉皇命,請天子劍以攝不臣。至今,叛賊儘誅,不臣悉數落網。
臣,自請奉還天子劍。”
“準。”
上方的正慶帝隻道了一個字。
文官中便有人大喜。
他們都覺得賈清身上權勢太重,久之必為朝廷禍害。
必須想辦法削剪。
但是旁人又不敢攖其鋒芒。
賈清身上四重權勢,第一為一等寧國公爵,在國朝所有異姓爵位中列第二。這一點就算了,與他們不相乾,他們也乾涉不了。
第二重,太子太保。位雖高,但不過虛銜,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是皇帝當時為了籠絡賈清所賜,不足為害,主要是也拿不走......
最重要的是後麵兩樣。
京營節度使,掌管京營。此次一戰,京營的戰鬥力之強,令人歎為觀止,也心生忌憚。
不過,除非正慶帝對賈清失去信任,否則他們也動不了。
那麼就剩最後一件東西,那就是天子劍!先斬後奏,儘誅不臣。
這一件殺器,對文武百官威脅太大,一定要拿走。否則,想想以後要是一句話沒對上,被對方一劍殺了,那委屈找誰訴?
果然還是首輔大人威望高,一句話就把這件事解決了。
天子劍可以直接帶著上朝,賈清便將它解下來,當殿交給太監,然後便歸位了。
並無任何遺憾。
本來天子劍便是正慶帝給他拿來在混亂中震懾京城的,如今戰事平息,要是不還,那就太不識趣了。
一把劍而已,文官們害怕,他卻覺得沒什麼大作用。
他最大的權勢,在人脈,在威望,在聖眷,在京營,在後宮,唯獨不在一把劍上。
瞧瞧吧,這滿殿的武官,一半以上與他寧國府是親友故舊,剩下還有一半也受他恩惠提攜過......
就連內閣四位大佬,首輔是座師,次輔是老師,除了一個新晉的閣臣不太熟,就連崔文龍和他也是關係莫逆。
其他尚書侍郎之類的高官,也大多有著不錯的交情。
加上他明著擺在台麵上的大功勳,隻要不驕狂,誰也不敢動他,也動不了他。
偏偏,就有人敢不長眼。
“微臣彈劾寧國公賈清,行為不端。欺辱寡嫂,侵占侄媳,行為惡劣,玷汙朝廷威嚴。”
一名禦史出列道。,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