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周遊地位,南洲懸案(1 / 2)

“道友天賦異稟,實力高強,令我等佩服。”

在所有的妖獸全部退走之後,霍梁山這才帶著二十多個元嬰期修士迅速飛到周遊麵前,霍梁山也是頗為客氣的朝著周遊一拱手,毫不吝嗇自己的讚美之詞。

周遊目光一掃,將所有人的修為看得清清楚楚。

周遊淡淡道:“有些機緣罷了。”

霍梁山說道:“道友謙虛了,老夫霍梁山,乃是天啟城霍家長老。”

“在下南洲蕭家簫葵,見過道友。”

“在下劉雲,見過道友。”

“妾身……”

二十多個元嬰期修士紛紛朝著周遊拱手,自我介紹,以表達自己對周遊的尊敬,語氣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巴結之意。

王鐵柱在一邊看得口乾舌燥,心跳都不由自主的加速起來。

元嬰期這種級彆的存在,對於王鐵柱來說,那是從修煉開始到現在,就一直屬於高高在上,可望不可及的存在。

平時彆說接觸元嬰期修士了,就是在遠遠的一看,也從來沒有過的事情。

而現在,這些高高在上的元嬰期修士,全部站在周遊麵前,主動跟周遊打招呼,一個個都對周遊示好,可見周遊對於這些元嬰期修士來說有多重要。

蕭卓然也同樣是呼吸都有些急促。

在場的這些元嬰期修士,他大部分都聽說過,知道他們的強大之處,大部分都是久負盛名之輩,對於普通修士來說,都屬於傳說中的存在。

平日裡想見一麵都難。

可現在全部都能瞧見不說,還對周遊如此客氣。

這是他父親簫葵也沒有的待遇。

周遊倒也沒有端著,也同樣很客氣的一一回應他們。

“在下周遊,無名小卒,見過諸位道友。”

周遊態度和煦,頗為客氣,同樣拱手。

如今他已經凝結元嬰,修為強大,在整個大啟都沒有人能威脅到他,故而周遊也沒有必要再隱藏身份,哪怕他曾經做的那些事情全部暴光,他也無所畏懼。

跟他有恩怨的,也就隻有蕭家了。

“周遊……”

聽到這名字,所有人都嘀咕一聲,默默回想這個名字,發現他們以前從來沒聽說過,整個大啟也沒有聽說過有什麼厲害的周姓家族。

也沒聽過哪個結丹天才有姓周的。

還真是個無名小卒,突然之間就躥了出來。

“周道友,你們應該是剛剛從封魔之地出來吧?”

簫葵笑嗬嗬的詢問,隨後將目光看向蕭卓然:“忘記介紹了,在下是蕭家的簫葵,同樣也是卓然的父親,多謝道友這段時間以來對卓然的照顧。”

說著,簫葵一拱手,一臉感激之色:“道友若有時間,定要去我們蕭家坐一坐,也好讓我替卓然多謝你的照拂之恩,儘儘地主之誼。”

眾元嬰修士聽了這話,都不由暗暗羨慕簫葵。

周遊現在是什麼人?

堂堂紫氣修士,剛入元嬰就能斬殺化形大圓滿的妖王,一人之力震退妖族數萬妖獸,將來前途不可限量,甚至必定是要如同太白劍仙一樣,離開大啟國,成為那傳說中的化神修士。

這種人物,誰都想要拉攏他啊。

不說能不能將其引入自己的家族或者勢力,至少可以與其增進關係,交流一下感情,若能成為好友,那必定是受用無窮啊。

能和一個前途無量的紫氣修士交好,那絕對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

而簫葵的小兒子蕭卓然和周遊關係如此之好,簫葵也是跟著近水樓台先得月,能得到跟周遊多相處的一些機會,那對於整個蕭家來說,都是非常幸運的一件事。

不過他們轉念一想,這已經不用羨慕了。

首先蕭卓然和周遊的關係就非比尋常,這就已經決定了周遊和蕭家之間,定是有一定聯係的。

他們是羨慕不來的。

然而……

這些元嬰期修士卻並未想到,周遊和蕭卓然的關係並沒有他們想的那樣複雜,說得好聽點,蕭卓然是周遊的隨從,說難聽點就是仆從。

而周遊和蕭家的關係,注定也好不到哪裡去。

畢竟,簫葵的孫女蕭月影死於周遊之手,這是不爭的事實,僅此一點周遊也不可能和蕭家有多麼親密的關係。

而蕭卓然是知道自己和周遊之間的關係,他聽著簫葵的話,內心有些古怪。

周遊照拂他?

自己都成為了他的隨從了好嗎!

不過蕭卓然也明白,自己本來是有機會脫身的,周遊也給了他這個機會,但他選擇留在周遊身邊,所以這也不能怪周遊。

而蕭卓然有些忐忑的看著周遊。

他生怕周遊不拿正眼去看他父親,甚至是用一種非常不屑的表情,然後曝光他和周遊的關係。

如此一來的話,不僅僅是他沒有麵子,就連整個蕭家都會抬不起頭來。

蕭卓然可以不在乎自己的麵子,可……他不想讓自己的父親在眾多元嬰期修士麵前,丟了麵子。

幸好周遊並沒有露出一絲不屑的表情,反而態度依舊和煦,隻見他笑著說道:“蕭道友客氣了,我和卓然是相互幫襯,說不上誰照拂誰。”

聽了這話,蕭卓然鬆了口氣的同時簫葵也是露出更多的笑容。

而其他修士就更加羨慕了。

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了。

霍梁山邀請周遊前往衡水坊市一聚,相互之間探討一下修煉心得,周遊本來就是要去衡水坊市的,畢竟柳紅泥還在衡水坊市,周遊承諾過,回來以後要助柳紅泥結丹的。

此事,自然也是不能忘的。

而霍梁山所說的交換修煉心得,也是周遊需要的。

交換完修煉心得之後,周遊的修煉速度可以獲得提升,這對於周遊來說,當然是非常不錯的一件事。

於是一行人化作長虹,朝著衡水坊市而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