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喬翼橋著實沒想到他拍電影的消息傳播的這麼快。
其實他並沒有大肆宣傳,但畢竟是正規拍攝,一來有電影立項的公開信息可以查詢,一來這次開機的事兒不少劇組成員也發了朋友圈。
看來在這個行業裡,沒有不透風的牆。
在《高牆倒塌時》之後,他本就受到了很多業內人士的關注,平均一兩天就有幾個人找他問他關於新項目的事,這時候聽說他要做新的電影,自然不少人聞風而動。
錢多當然是好事。
喬翼橋趕快把小何叫來,商量一下投資方這件事。
但電影拍攝要麼就耗費時間去細致的磨,要麼就砸錢,這次他們沒有時間去磨,於是就選擇了砸錢的道路。
小何和喬翼橋又過了一遍預算。
因為這次有大量的棚拍置景工作,還有海量的特效,要在七個月左右的時間裡完成,再加上全球範圍內的宣傳,一人最終得出了拍攝成本一億,宣傳費用一點五億的數字。
當然這算得上是比較實在的報價了。
如果按照其他大公司的做法,很可能宣傳費用會飆升至三億左右。
其實按照亦正娛樂現在的資本存量,自己支撐這次的拍攝也沒太大問題。
但畢竟還是有拍砸的風險,喬翼橋也不想帶著整個亦正娛樂豪賭,所以還是得有投資方進來。
更何況,在這個行業裡,分散投資也是很有必要的。
一方麵是控製風險,另一方麵就是有錢大家賺,而且每個投資方所擅長的方向也不一樣,有的投資方比較擅長宣傳和發行,有的投資方政府關係處理的好,也有的投資方擅長國際發行,等等……
如果全都讓亦正娛樂自己做,那他們自己的壓力也太大了。
而這部片子要是不讓這些投資方進,也說不好他們會給自己的這一部,甚至之後的作品帶來什麼樣的麻煩,完全是得不償失。
所以,喬翼橋和小何又商量了幾天,最終敲定了六個大投資方。
這些投資方的投資份額都在百分之十左右,而亦正娛樂占到百分之一十,仍然是主控。
雖然他們也塞了一些商務甚至是小演員進來,但都在可控範圍之內,喬翼橋從出道開始走的就不是眼裡揉不得沙子的藝術家路線,也對這些都默許了。
隻要不直接影響到拍攝的質量,那就都好。
當然,麵對這些投資方,小何也留了個心眼。
他給這些投資方的成本報價都有些虛高的成分,不至於讓他們摸清自己的實際成本。
而利益總是有來有往。
這場遊戲拉他們入夥之後,這些投資方也聽說了喬翼橋他們全片將采用工業化模式拍攝,而他們也各自塞來了很多經常合作的劇組成員偷師學藝。
在這方麵,喬翼橋更是來者不拒了。
這些人本就頂著學藝的名頭,喬翼橋這邊幾乎不
用負擔什麼實際成本,而他們又是相當有經驗的勞動力,能承擔一些相對複雜的任務。
最後,整個劇組的人數達到了驚人的一千三百人,這還隻是不算流動情況較大的場工組和車隊的情況。
更為誇張的是,各個組彆都是各大公司的精英團隊。
為了方便管理,這次喬翼橋不止將群演進行了編號,還把每一個組的每一個人進行了編號。
比如攝影組就是S-01、S-02……導演組就是D-01、D-02……等等。
而喬翼橋也規定了,每一個組彆的組長以上的負責人還都是亦正娛樂的人。
其他組員起初還有些微詞,但劇組工作開動之後,他們看到亦正娛樂的員工們對於電影工業化流程已經比較熟悉了,而且業務水平也很在線之後,就也默許了這樣的安排。
就在預拍攝進行的一個半月裡,整個劇組也搭建就位。
美術組和攝影組依然是兩個最大的組,已經忙到四腳朝天了。
他們現在開始了具體場景的設計,為了搶時間,他們現在都是根據拍攝流程來布景。
把一個景布完了,機位圖和燈光都定好,才進下一個。
而喬翼橋的導演組也沒閒著。
在經過幾天的計劃之後,喬翼橋終於還是決定把導演組拆分了,拆成了A、B兩組,他確信,在很多情況之下,需要兩組一起進行拍攝。
最終在一個半月的預拍攝完成之後,整個劇組的建置也已經完畢了。
經過一周的短暫休息,正式拍攝就開始了。
這次他們的總體拍攝周期隻有兩個月。
為了後續工作的方便進行,他們先拍的都是拍攝難度很大的戲。
也就是後期特效需求量最大的那些戲。
開拍第一天,是一場棚內的儺舞戲。
這是商朝的置景內的一場戲,主打的就是一個原始和狂野,對演員的表演要求和布光的要求都很高。
為了整體的舞台劇質感,燈光組事先預設了很多個照亮方案。
但隨著實拍,這些簡單的方案一一被否定了。
雖然整部戲將有一種舞台劇的感覺,但光線的需求是非常細膩且隨時變化的。
最終他們選擇了幾乎是最難的一種打光方式,在整個影棚的四周掛上了多燈矩陣。
這些矩陣由不同效果的燈構成,幾乎都是高功率的大燈,每一組燈之間再加綠布、藍布、黑布,讓他們沒有重疊的照射區域。
而這個矩陣則由燈光組整體負責控製,隻需要在背後的調燈台按按鈕就可以了。
夜晚的戲相對簡單,但喬翼橋為了現場可控,很多外景的日戲其實也是在棚內拍攝的,這就需要燈光要模仿出日光燈那樣的自然。
現實中的太陽光其實是硬中帶柔的,直射光無論在哪個角度,天空都能像是個柔光布一眼,把它漫反射開來。
在棚內沒有這樣的條件,所以到了日戲
,就要用到大量的反光板,有時候甚至還要用遮光板和濾鏡做出不同的角度,以模仿一天當中不同的時間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