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詠好是西川鼎鼎大名的劉氏四兄弟的老四。
去年劉氏兄弟成立了華夏第一個經工商局批準的私營企業集團希望集團。
這四兄弟是我國改革開放初期最早那批辭去公職、投身商海的勇敢者。
他們憑借技術和頭腦,從養雞、養鵪鶉起家,短時間內令資產由千元變成千萬。
如今社會上剛流行起“萬元戶”的說法,他們資產已經數億,未來更是成為富豪榜前列的常客。
由於情況特殊,這次的先進人物將劉氏四兄弟作為一個評選單位入選,劉詠好擅長對外公關與談判,所以作為代表來領獎。
上個月,劉詠好作為非公有製經濟界推選出的政協委員,站在人民大會堂講台上發言,“私營企業有希望”的標題剛念出口,台下就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掌聲。
“你是王弘毅,大家都說你是新一代史欲柱!”劉詠好拍著王弘毅的肩膀笑道,“天車發展那麼快,很了不起。”
王弘毅謙虛道:“劉董過獎了,在你麵前,我都是小打小鬨,跟史欲柱也差得很遠。”
兩個年齡相差一大截的先進人物緊挨在一起坐著,越聊話題越多。
劉詠好打量著眼前這個年輕小夥子,心中有種奇怪的感覺。
眼前似乎是一個人生經曆極為豐富見識極為廣闊的智者,哪像一個二十歲的年輕人。
“難怪他能這麼快把天車公司做大,果然有其道理。”劉詠好心中感歎。
雖然跟他的身份、身家相比,王弘毅根本就不在一個層麵。
可王弘毅年輕,發展勢頭很猛,潛力巨大啊。
作為先進人物代表,劉詠好上台發言,主要是闡述私營企業發展之路,提到了私營企業要跟著國家大政方針,同國家民族同呼吸共命運。
王弘毅心中一動:“這不是光彩事業的雛形嗎?”
94年4月,劉詠好聯合其他九位非公有製經濟代表人士發表了“讓我們投身到扶貧的光彩事業中來”的倡議書,倡議開展以扶貧開發為主題、以互惠互利、自覺自願為原則、以幫助“老、少、邊、窮”地區開發資源、興辦企業、培訓人才為主要內容的光彩事業。
對這一順應時代發展趨勢和國家發展戰略部署的新生事物,得到了上層有關領導和部門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迅速確定了把光彩事業“辦大、辦好、辦出成效”的工作方針,下發了《關於大力推動光彩事業的意見》,成立了副國領導擔任會長的光彩事業促進會,並采取一係列措施,推動了光彩事業在各地的蓬勃發展。
很顯然,這個時候的劉詠好,已經萌發了光彩事業的思路。
等劉詠好講完話回來,王弘毅笑著道:“劉董剛剛的講話,發人深省,我們每一個企業家,都應該胸懷祖國,心係民族,隻有跟國家經濟發展、民族命運緊密地聯係在一起,我們的企業和事業才會發展得越來越好。”
劉詠好微微一笑說:“小王你也認同嗎?是了,你搞營養早餐計劃,已經用實際行動表明了態度。”
王弘毅道:“一個人的力量始終有限,劉董你有興趣一起來搞嗎?”
“我有興趣啊。”劉詠好笑道,“不過,我們生產飼料,跟你這學生營養早餐搞在一起,總有點怪怪的,你要是有心,可以在其他方麵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