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總決定加大自主品牌的打造,發揮成本上的優勢,實施產業突圍,將來實力壯大了,再來研究技術,實現後發製人。
倪柳二人的分歧越來越大,關係惡化,每一次工作會議都是以吵架告終。
曾經,兩人合作得非常緊密,可為親密無間。
柳總曾經打了一個很形象的比喻,“有的人像一顆珍珠,有的人不是珍珠,不能像珍珠一樣閃閃發光,但他是一條線,能把那些珍珠串起來,做出一條光彩奪目的項鏈來。我想,我就是那條線。”
如今,線與珍珠產生了劇烈的衝突。
媒體也開始介入倪柳之爭,認為這是“市場派”與“技術派”的一次決鬥。
兩人爭執不休,中科院派工作組調查,結果聯想的高層絕大部分都站到了現實的柳總一邊。
1995年初,兩人之間的勝負漸漸清晰起來。
6月30日,倪觀瀾被免去聯想總工程師的職務。
柳總按照自己的想法改造聯想,又是股權改製,又是呼籲支持國產品牌,大打愛國情懷牌。
他把聯想塑造成民族計算機工業的旗手,鼓吹聯想正在代表國產電腦品牌,與西方電腦品牌展開一場大決戰,號稱這是一場生死攸關的民族保衛戰。
他四處遊說,謀求政府支持,在很多政策采購招標中,屢屢挫敗跨國公司。
他把第10萬台電腦送給了因研究“哥德巴赫猜想”而在20世紀70年代末成為中國知識分子榜樣的著名數學家陳景潤。
他強行控製成本,機箱用最薄的鋼板,工藝也很粗糙,造價隻有進口機箱的1/8。
通過廉價優勢和民族情懷的助推,聯想電腦市場份額持續上省。
而國外電腦品牌,則不適應這種價格戰,他們輕敵,反應慢。
到95年底,聯想成為了最受消費者喜愛的品牌,遠遠超過了國外品牌。
國外電腦的技術,終究沒有抵過國產電腦的低價。
聯想獲得了這場戰鬥的勝利,占據了最高的市場份額。
多年以後,聯想的電腦賣到了全世界。
隻不過,同樣配置的電腦,國內價格,要遠遠高於國外。
這個在94年把華為壓得喘不過氣來的華夏高科技企業,也確實風光過一段時間。
不過,二十多年以後,雙方的差距,大的驚人。
2015年,華為利潤369億元,聯想巨虧8.4億元。
2016年,華為利潤371億元,聯想48.59億元。
2017年,華為利潤475億元,聯想50.48億元。
2018年,華為利潤593億元,聯想43.62億元。
巨大的差距,從某種程度上,也算是為倪柳之爭做了一次評判。
星期六。
吃過晚飯,倪觀瀾坐在自家客廳的沙發上,思考著“龍芯”的規劃。
儘管和柳總爭執不斷,但他的精力,還是主要放在工作上。
“叮咚、叮咚……”
清脆的門鈴聲,將倪觀瀾從沉思中驚醒。
打開門,門口站著一個笑容滿麵的年輕人,手中提著一袋水果。
“是倪院士嗎?您好,我是天車電子信息公司的謝劦,冒昧來訪,關於電子信息方麵有些問題想向您請教,不知道是否方便……”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 .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