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彥斷言:“因為你姑姑的行為就和韓叔叔離婚,我覺得這事不靠譜,其中應該有更重要的原因。”
舒穎沒做聲,顧彥知道這是被他說中了,他再度開口:“既然無法再生活在一起,分開對兩個人都好。”
稍頓片刻,他續說:“那韓叔叔還好吧?”
“我爸爸沒事。畢竟過錯方又不是我爸爸。”
“劉同誌淨身出戶?”
“差不多吧,她沒帶什麼東西。”
嫌棄衣物被她那位姑姑試穿過,在院裡點燃,燒得不成樣兒,旁的私人物品,隻裝了一個行李箱提出門,屬於家裡的錢票,在離開時全放在房間桌上,走得很乾脆利索。
也是,這前腳走出韓家,後加就踏進另一家的門,想要什麼,自有那個家的男主人給購買。
“你二哥有跟著離開?”
“沒有,他搬去廠職工宿舍住了,我和我爸爸有挽留,但二哥執意搬走。”
“是個有血性的小子。”
“我二哥雖有點混不吝,但整體上是個好的,不像他同胞妹妹,成日隻想著算計人,不把心思用到正途上。”
“劉同誌走了,韓嶼那孩子就沒哭?”
“你覺得呢?他到底還小,這親媽陡然間鬨離婚,直言隻帶走上麵的哥哥姐姐,小孩兒又不傻,有什麼不明白的?但也就哭了一會,後麵提都不提他那位親媽。”
“現在家裡就剩下你和韓叔叔還有三個小家夥,日常你和韓叔叔能照顧過來那三個小的?”
“他們都很聽話,隻要給吃飽穿暖,按時接送上下學,不費什麼神。對了,你工作忙,要不請個人在家照顧伯母和小衡,這樣萬一家裡有個什麼事,也有個人能及時做出應對。”
顧彥靜默須臾,說:“我有想過,但不合適,除非請親戚以幫忙的名義來家裡照顧我媽和小衡。”
怔了下,舒穎明白過來,於是,她建議:“那就請你家親戚來呀!”
“我媽的家人在戰亂年間全沒了,我爸倒是有兩個兄弟和一個姐姐一個妹妹,但在我爸去世後,老家的人和我們母子就聯係得少了。”
顧父的老家在臨省偏遠山區,自打顧父去世,不是老家的人不想和顧母還有顧彥繼續保持聯係,是不想給這娘倆添麻煩。
另外,顧母身體一直不怎麼好,又提早退休在家修養,顧彥忙完學業忙工作,假期很少,
加之顧及顧母的身體狀況,在顧父去世後至今的幾年裡,統共回去過一次老家,看望尚再是的爺奶。
現在需要人幫忙照顧家裡,顧彥想著和老家人的關係,其實有些難張開口。
哪怕給人每月付工資,也覺得挺不合適。
“那就和顧伯伯老家的親人聯係啊,看老家有沒有願意出來,到時你給人月月發工資,應該會有人願意來的。”
顧彥語帶遲疑:“……這合適嗎?”
“有什麼不合適的?老家的人常年種地沒多少收入,你寫封信給你信得過的長輩,把你的意思給詳細說說,我保證有很多人想要到城裡。”
舒穎看眼男人,又說:“你爺奶可還健在?”
“前年我有回過老家一次,我爺奶看起來挺精神的,這兩年我人雖然沒回去,但有和老家通信,信上說我爺奶也都健健康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