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下小腦袋想了想,小蘇東仰起頭又問:“那咱們什麼時候走鴨?和爸爸說嗎?”
“等把家裡的東西收拾好,再幫你乾媽將這院子賣了,咱們就走。時間上大概是兩天後吧。”
已經有熟人看過院子,出的價位稍微有點低,不過對方說等他和家裡人商量後,看看能不能按她給的價錢把院子買下來。
實際上,哪裡是她給的價錢,是這院子的主人,是小穎出的價,且價錢開的一點都不高,起碼比鎮上同樣大小的院子明麵上要低一百塊,
且這院子在她的好閨蜜一家住進來前,有經過好閨蜜的丈夫,也就是顧彥同誌掏錢好好修整過。
現在連帶著各屋裡的家具緊要一百五,是真劃算!
“媽媽媽媽,要和爸爸說嗎?”
蘇小禾手上動作不停,見狀,小蘇東不由扯了扯她的衣擺,又奶聲問了句。
“……”
手上動作一滯,蘇小禾靜默須臾,點頭:“明天,明天媽媽帶你去王樹屯,到時要是能見到你爸爸,你就和他說一聲。”
“媽媽最好啦,東東喜歡媽媽!”
小蘇東海豹鼓掌,高興得圍著媽媽又蹦又跳。
說起來,這幾年王小海對兒子東東是真得還算不錯,每月一發工資,勢必給蘇小禾這送一半,同時會陪著兒子玩一個多小時。
無論左紅如何鬨騰,王小海始終沒減少給兒子的撫養費。
對了,左紅當年生下一閨女,不過,左紅這做媽的一點都不喜歡自己的女兒,倒是王小海對小姑娘有那麼幾分疼愛。
當著,這疼愛和王小海疼兒子東東是比不了的。
畢竟左紅當年是靠著腹中的孩子逼王小海離婚的,也就是說,在王小海心裡,是左紅破壞了他的婚姻,害得他不能和妻兒生活在一起。
對於這麼一個女兒,王小海是沒有一點愛意的,但孩子無辜,又是自己的骨血,疼那麼兩三分,王小海覺得沒什麼。
……
王樹屯,知青院。
“青青,小禾考得可真好。”
李青青是三年前結婚的,和同時期來王樹屯插隊的一男知青組建的家庭,去年秋,生下一兒子,這會子,
何雲與其知青丈夫帶著一兒一女、來到李青青一家在知青院住的屋裡,開口,蘇小禾就讚了句蘇小禾的高考成績。
“是啊,小禾確實考得好,我想她肯定已經受到帝都師大的錄取通知書。”
李青青真心為蘇小禾感到高興。
“也不知道我的錄取通知書什麼時候到。”
情緒有點低落,何雲說:“青青,我說我該不會滑檔了吧?”
“不會,安下心再等等,沒準明後天就到。”看書喇
知青院現如今有十八個知青,分數過線的有十一人,不過,其中有六人隻過了本科線。
這六人裡麵,就包括何雲夫妻和李青青夫妻,及秦湛和另一位男知青。
秦湛也是第一批到王樹屯插隊的知青,也是男知青裡麵長得最好的,插隊這些年,不管是知青院的女知青還是王樹屯的女青年,
喜歡秦湛的不少,但秦湛性子冷,根本不給女同誌接近自己的機會,因此,至今都保持單身。
而秦湛的高考分數,是全縣考生中的第一名。
且是王樹屯和知青院所有考上大學的人中第一個收到錄取通知書。
不過,秦湛沒報菁華和帝都大學,他報考的帝都醫科大。
而他不是高考分數不夠報考菁華、帝都大學,是秦湛從很小的時候,就勵誌學醫,想要成為一名出色的外科大夫。
何雲笑了笑:“借你吉言吧,不過,秦知青走得可真夠早的。”
“人收到通知書不收拾回家,還留在這地方做什麼?更何況年關臨近,換作是我和李健,我們也會早早拎著行李,帶上孩子踏上回城路。”
李健是李青青的丈夫。
“說的也是。”何雲點點頭,繼而又說:“我其實挺不理解的,就秦知青的高考分數,他為什麼不包括菁華大學和帝大?”
“肯定是人家想學醫,才選擇報考的醫科大,況且,帝都醫科大可也是重點院校!”
李青青其實也挺想學醫的,奈何她的分數達不到帝都醫科大的錄取線,隻能遺憾地報考了其他院校。
“對了,屯裡這次高考才考上了五個。”
何雲說起屯裡的八卦。
“你也不看看整個屯裡有多少人讀過初高中,能考上五個,我認為已經很不錯。”李青青說的是公道話,在王樹屯,正兒八經讀完初高中的年輕人,兩個巴掌能數得過來。
何雲怔了下,點點頭:“你說得在理。”
“那個叫孟春生的挺厲害,不僅考了個高分,而且和秦知青一樣,收到的是帝都醫科大的通知書。
說來也奇怪,秦知青是想著要回城,才在這裡沒成家,可那位孟春生同誌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竟然到現在也沒結婚。”
“許是被當年孟梨花同誌弄出的事給嚇到了吧。”
何雲道出她的猜測。
“沒準還真是。”
李青青附和,繼而壓低聲音說:“宋知青被帝都外院錄取了,你說他會不會帶著孟梨花同誌和他們的孩子一起去往帝都上學?”
何雲搖頭:“我不知道。”
李青青:“希望他彆做陳世美。”
這兩人口中談論的宋知青,名雲帆,是海城人,長得白淨俊秀,由於吃不了苦,在下鄉第二年,
就在孟梨花的“窮追猛打下”,和孟梨花結為夫妻,並和孟梨花婚後借住到孟三魁家。
當然,住進去前,孟大隊長有給孟三魁這個弟弟打電話把事情說清楚,答應每個月給孟三魁兩塊錢租金,不過,孟三魁沒要,回複是隻當幫他們一家看房子了。
而宋雲帆在結婚後這幾年裡明麵上對孟梨花不錯,但他心裡是瞧不上孟梨花的,娶孟梨花也僅僅是為了讓孟大隊長將他安排到屯裡的小學當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