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之麵色無波的問道:“還請告知側門怎麼走?”
門房從門樓下走了出來,抬手往右邊一指:“順著牆走,這邊的側門進去就是沒多遠就是膳房了。姑娘快過去吧。”
燕之點點頭,領著阿文往側門走去。
“國師大人?”劉尚書回頭正看見水輕舟朝著府門看,他也朝著那個方向張望了一番,懷疑是仆役們不懂規矩出了差錯。
“無事。”水輕舟回身緩步走到劉尚書的身邊微笑著看著他,劉尚書不好讓客人在院子裡站著,也隻得陪著他接著往裡麵走,邊走邊回頭看看,總覺得是被國師大人看到了什麼,心裡頗不踏實。
照著門房的指點,燕之輕而易舉的從側門進了尚書府,果然是沒走多遠就到了膳房。
“尚書府可比賢王府小多了。”阿文一邊四下張望著一邊小聲嘀咕道。
劉尚書的女兒雖然做了皇後,可卻隻做到了尚書之職,他的府邸自然比不過景行的親王府。
“又不是咱們家,管它大小。”燕之也小聲說了一句:“咱們是來競技的,少說話。”
“哦。”阿文應了一聲,不但閉了嘴,還規規矩矩地站在了燕之的身側,不在四處踅摸。
競技還未開始,尚書府扇房的門是緊閉的,但院子裡卻整齊的擺了幾套桌椅,有的已經被人占上。
“姑娘可是來參加素齋競技的?”一名收拾的乾淨利落的中年婦人走到燕之身前問道。
“正是。”燕之點了頭。
幾乎是她的話音才落便有幾道視線或明或暗的掃了過來,落在燕之身上。
“這次競技是最後一場,原本隻剩了姑娘在內的三人參與,但咱皇後娘娘下了懿旨,又派了個善做素齋的禦廚過來,所以這一場也就成了四人競技。”那婦人確認了燕之的參賽身份之後才接著說道:“但規矩卻稍有變化:隻取一人勝出,其他三人平分餘下的賞金。姑娘可聽明白了?”
原本最後一場是三個人競技,頭一名的賞金是一千兩。第二名的賞金是三百兩銀子,而第三名隻有一百五十兩。這樣的賞金安排自然會讓參加最後一場的三個人拚儘全力去角逐那頭一名的賞金,而現在
燕之在心裡冷笑一聲:什麼稍有變化!這次分明就是讓我們從報國寺過來的三個人為那個禦廚做陪襯,然後各拿一百五兩銀子拉倒!劉家也是小氣的可以啊,既然搞出了這麼大的名頭,卻連頭名獎賞都算計好了,還是自己人得!
燕之雖然猜到了劉尚書在為頭名的賞金用心思,卻沒有想到這次素齋競賽第一名的賞金累計起來已經升到了一萬兩千七百兩!
帝都高官眾多,劉尚書遍灑帖子邀人來家裡品嘗素齋。大夥都知道他這檔子事辦得到底是為了什麼,因此便是很多接了帖子推脫不來的官吏也是將禮金送了過來,回帖的內容也大多與景行相同:為頭一名增加些賞金!
如此攢雞毛湊撣子,連劉尚書自己都未曾想到頭一名的賞金竟有了一萬兩千多兩!
這些錢讓劉尚書坐不住了,托人代信給宮裡的女兒遞了個消息,今兒皇後娘娘就派了個禦廚來,而且此禦廚還是禦膳房掌灶的親傳弟子!
“姑娘可是聽明白了?”那中年婦人見燕之半晌沒有言語便又問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