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彆人家的孩子!(1 / 2)

我的重返人生 偷名 15445 字 10個月前

天陰陰的。

棠梨街上行人與車輛卻不少。

連喇叭裡的叫賣聲都要比以往更賣力。

行人腳步碎碎慢,衣服色彩多以紅、黃等鮮豔色彩為主,臉上洋溢著喜慶的笑容。

偶爾在某個攤位前駐足良久,討價還價,聲聲慢。

方年穿過遠比平日裡更擁擠的主街,拐過最後一個彎遠遠看到停靠著等客的中巴車,才想起今天提前放假。

於是掏出手機撥通林鳳的電話,講說能不能等等他回家吃午飯。

得到肯定的答複後,方年坐上前往大坪的車。

售票員走過來問到哪,方年答複花家,售票員第二句話讓方年手上動作略頓。

“5塊。”

聽到這話的旁人連忙說:“怎麼又漲價了?昨天還四塊!”

“今天還不算貴,後天才貴!”

售票員笑嗬嗬的回答。

方年這才記起此時被默認的潛規則。

小年以後,運營的中巴車車費全線漲價。

臨近大年時再漲一次。

最貴的是正月初一當天,從棠梨到大坪的全段收費將從5元變成50元。

到正月初二降低到20元。

初八以後才會恢複正常。

年前五六天,年後七八天的這段時間,差不多桐鳳境內這種半公半私營運的中巴、大巴以及私營的小麵包,都會漲價。

算是一種日積月累、約定俗成的潛規則,方年老實掏錢。

在花家下車後剛好趕上一班馬上就走的回村小麵包,方年連忙走了上去。

票價也從原先的1元漲價到了3元。

…………

…………

十二點半出頭,方年在村口下車,拐上土路,沿著蜿蜒的河流往家走去。

到茅壩以後,從同村民組的鄰居家門口路過,偶爾會被忽然喊一句,方年便笑著招呼一聲,喊叔叔伯伯。

從老方家南側走過時,看到了空地被完全壓整。

元旦沒完工的護坡牆也已完善。

正式奠基的時間安排在了年後。

如方年所料的那樣,在農村蓋房的確是一件比較拖延的事情。

方年從門廊走進屋內,正巧碰見林鳳。

林鳳謔一聲:“回來這麼快,菜還沒做。”

“方正國,煮菜了!”

一邊說一邊走去廚房。

聽到聲響,方歆趕緊跑了出來:“哥哥~哥哥~~”

穿著鮮紅色的羽絨服,連黑臉蛋都顯白了些。

“你快點來,媽媽買了好多過年吃的糖,我帶去你拿……”

方年連忙扯住方歆的羽絨服,道:“我不吃。”

方歆眼珠子滴溜溜轉了圈,似模似樣的咂咂嘴:“嘖~那算了吧。”

“吃了飯我再去看。”方年道。

本來方年還想從背包裡拿出從申城帶回來的糖果,見方歆這樣,便先沒提起這件事情。

總之每個人在孩提時,似乎都偏愛吃糖,而不喜歡吃飯。

剛才方歆說的那什麼幫方年拿都是假的,她饞了,想吃,順便拉方年當擋箭牌。

等吃了糖,便不想吃飯了。

被方年識破,方歆還特地裝出一副可惜的模樣。

甚至方年這時都在心裡尋思,是不是2000年以後,孟婆湯就有點假冒偽劣了?

要不然怎麼現在的孩子個頂個的都小心思多。

家常菜不費時間,方年問了問方歆期末考試的成績之類的閒話後,菜就都做好了。

方歆還是老樣子,成績一般般,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端飯上桌時,方年終於被屋內火爐子賦予了久違的溫暖。

在南方,冬天還是要烤火。

林鳳問了兩句。

“方年期末考試考了多少分?”

“610。”

“怎麼還退步了。”

“嗯。”

“……”

方年家剛吃完飯,連飯桌上的剩菜都還沒收拾。

客廳那側的門從外麵被打開。

“還沒吃完呢……”

走進來的男人謔了聲。

“年哈寶放假啦?”

方正國笑嗬嗬的起身,掏出煙盒散煙:“坐,吃完了,方歆幫你媽媽一起收拾一下。”

方年也跟著起身笑著喊了聲叔、嬸。

走進來的是方正良一家,也就是方年的親叔叔嬸嬸和方年的堂姊妹。

“哦呦!年哥哥,一下子長這麼高了!”

最後進來的方芬芬剛玩完手機,抬頭望過來,一臉吃驚道。

方年抿嘴一笑:“芬芬呐,半年多都沒回來,舍得回來過年了?”

方芬芬是方正良的大女,比方年小一歲,聽方年這麼說,就笑嗬嗬的扯借口:“要讀書呢。”

雖然方芬芬隻比方年小一歲,但晚兩年上學。

08年初中畢業後,也不知道哪根筋搭錯了,先去桐鳳打暑假工,然後又不去上高中,直接在桐鳳上中專。

或許是因為相較於茅壩的偏遠,棠梨的貧困,桐鳳好歹也算得上是城市的緣故吧。

這小半年裡,方年一次都沒遇上。

就好比方正良雖然就在鄰縣務工,偶爾也回家,但方年也一次沒碰到。

跟方年每個月隻放兩天假也有關係。

方芬芬後麵跟著個默不作聲的小男孩,叫方海,比方歆大一歲多,從小就少言寡語很內向,都不喊人的。

方年喊了句小海,方海也沒應聲。

方正良故意冷臉說了兩句,也沒用。

正說著話,住在北側的伯伯伯母兩口子推開大廳那側的門走了進來。

方年一邊幫著去泡茶,一邊喊了聲伯伯伯母。

方歆有樣學樣的跟著喊。

“哦呦,年哈寶今年長得硬是高大威猛。”

方正斌瞧見方年後,謔了一嗓子。

方正國連忙笑嗬嗬的招呼,散煙。

方正斌是方年的伯伯,年頭到年尾都沒在家,伯母也一樣。

他也是一兒一女,年紀比方年大不少,看樣子今年不回家過年。

方年與堂姊妹間相互的聯係不多。

比如比他小的方芬芬,雖然兩人都有手機,但都不知道對方的電話,更沒加QQ什麼的。

方海就不說了,跟方歆在一個學校不同年級,方年偶爾回家碰上,也是喊不應。

至於伯伯家的堂哥堂姐,年齡相差有點大,都在各地工作三五年了,基本見不到,就更彆提有什麼聯係了。

這種現象,前世在方年高中畢業後直接步入社會三四年才改善。

堂姊妹間才逐漸有聯係。

隨著方年逐漸掙紮出名堂來,聯係也越多……

……往年年邊上,三家多聚集在方正斌家,本來飯後方年還打算去叔伯家走走,沒想到他們先過來了。

即便是親兄弟之間,也一樣有各種心思。

且不管彆的,老方家南側的兩條護坡牆和三百平的大地基還有那個雜屋,就說明很多問題。

現在也算是情理之中。

方年不知道彆人怎麼想,他心裡是多多少少有點自得。

剛好十個人圍坐在火爐旁,談天說地。

方年跟方芬芬他們幾個都很少插嘴。

不覺間,就聊起了方年這些後輩們。

方正斌作為老方家目前最大的那個,磕著瓜子道。

“老三,你們家年哈寶讀書怎麼樣了,聽林鳳說還行的樣子?”

方正斌一直都是喊方正國老三。

算算都得是四五十年的習慣了。

“還行。”方正國笑嗬嗬的道。

“重本沒問題。”

方正良接過話頭:“現在高三考試能打多少分了?”

“六百多。”

林鳳不驚不喜的說著,喝了口茶。

比起一開始知道方年成績好起來時的張揚,現在林鳳女士顯然內斂了許多。

“這是北大清華的苗子啊!”

方正斌吆喝一聲道。

“我們老方家很久沒出過大學生了,到方年身上終於有希望了。”

林鳳連忙自謙一句:“北大清華還差得遠。”

“年哈寶說自己不喜歡去京城,不打算報考北大清華。”

方正良挑著眉毛很意外的說道:“這你就得說說方年了,北大清華是中國最好的大學,不能怕路遠什麼的。”

“就是就是,能考上為什麼不去,說出去都光榮……”方正斌也跟著說道。

“……”

林鳳解釋了一句:“方年想去申城的複旦。”

“複旦跟北大清華差不多,就由他去了。”

“……”

相較於京城,方年確實更偏向申城。

如果不是陸薇語要更晚才去羊城,方年可能會選擇在羊城的中山大學。

不過去中山大學的話,就會選漢語言文學。

前世方年在京城待過小半年,始終喜歡不起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