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十月份的時候,我硬逼著我老婆去買房,大家都說房價要跌,沒想到今年又漲了,均價漲了六七百元一平米。”
“我買的那套房子漲了差不多快十萬了。”
黃興那塊的學區房,價格本來就比均價高,今年經濟開始複蘇,房價是走在最前麵的。
其實今年年初表現得都不明顯。
甚至方年特彆提醒關秋荷在鵬城買辦公室時,鵬城的房價都還在回暖期。
可進入五六月份之後,全國房價都走向了大複蘇趨勢。
方年就笑:“房子這東西,這幾年一定都是買到就是賺到。”
朱建斌咂咂嘴,道:“等手裡有錢了,再去買一套,給自己養老。”
方年豎起大拇指,沒多說。
“……”
方年跟朱建斌到的時候,大家正好在點菜。
星期八整個餐館被174班的同學給包了下來。
分座成兩張大拚桌,剛剛好坐下。
“朱老師來得正好,快點菜了。”李雪看到朱建斌後,連忙招呼道。
星期八的菜都不貴。
基本在9~15元不等的單價,蔬菜免費。
最後的結果是隻要能買到食材的,都點了。
上菜的速度並不慢,分座在兩個桌上的李東紅跟朱建斌招呼一聲開席,大家用一次性杯子碰了碰。
多數是喝飲料,少數喝啤酒。
氣氛很快就熱鬨起來。
“老師,我敬你一杯,感謝你這三年的教誨……”
“老師老師,我也來敬你一杯……”
“我先乾了啊~”
“……”
有些說著說著就學起了影視劇中的場景。
‘一口乾’、‘你隨意’、‘大家一起來’、‘怕什麼’、‘又沒事’這些話都來了。
方年也湊了個熱鬨,
差不多的時候,李東紅跟朱建斌再次招呼一聲,一同舉杯碰了碰。
“老師祝你們前程似景。”
“……”
朱建斌臨走前拉過方年:“這頓飯得不少錢吧,我就帶了五百塊……”
話還沒說完就被方年給打斷了:“老師,你這私房錢來的不容易,自己留著吧。”
“我有。”
見朱建斌不信,方年從褲兜中掏出錢包:“喏,比你多吧。”
錢包裡塞得滿滿當當的錢,說實話,朱建斌都感覺到了自己眼神深處的豔羨。
方年說得可沒錯,這五百都是他的私房錢,‘來之不易’。
接著方年像是變戲法一樣,從餐館的收銀台那裡提溜過來一個黑色塑料袋。
“棠梨也沒什麼好買的,您彆嫌棄。”
裡麵是五條中華。
這是方年請星期八的老板幫忙買的。
他這兩個月經常在星期八吃飯,早就混了個臉熟,順便幫個忙的事情而已。
朱建斌最後還是在方年的勸說下敗下陣來,收下了方年的贈禮,也收回了自己的錢。
兩個老師離開後,大家其實也吃得差不多了。
剛才熱鬨、狂歡的勁也過了。
現在多是相熟的坐在一起說說話的環節。
李雪起身提議道:“這頓飯我們分攤吧,老板多少錢?”
老板很認真的算了算賬:“你們吃了這麼多,一箱啤酒算我送給你們的,這樣一共就是137塊,算135好了。”
大家麵麵相覷:“啊?”
“老板你沒算錯吧?”
“我們這至少有三十個菜,怎麼這麼便宜?”
老板隨便找了個借口:“你們點的兩桌菜都一樣,一鍋炒分開添的,其實就十幾個菜。”
這個借口仔細一聽就漏洞百出。
但人又多,又有喝了點啤酒的,大家也就沒細想,最後一人五元。
實際上這頓飯的真實價格是菜477元,酒水112元。
多出來的錢是方年結了賬。
方年事先也不知道多少錢,先給了一千,讓老板說是135塊。
儘管其實是每人分攤也就二十幾塊錢的事情。
但方年畢竟曾經經曆過不太富裕的高三生活。
他記得非常清楚的是,自己當初通宵上網瀟灑之後,連回家的車費都沒有。
因為行李多,提前喊了家門口的小麵包,要四十塊,他就二十,最後是到家門口讓林鳳給的錢。
同學一場,方年還是不希望有人真的像他一樣,明天回不去家。
另外方年是倡導的,承擔一部分於自己而言九牛一毛的責任,不大重要。
李雪去結賬,有人招呼道:“有沒有去上通宵的,現在走了。”
“我我我我。”
“我也去。”
方年也跟著喊了起來:“有沒有想要去燦星KTV唱歌的?我請客。”
話語落下後,大家說話的聲音忽然小了下去。
接著滿屋子幾十雙眼睛裡忽然冒出來了一些不一樣的意味。
高考之後自由的狂歡,在過去的幾十分鐘裡麵,他們已經體會到了。
像個成年人一樣喝酒吃飯。
甚至去跟老師勾肩搭背。
接下來已經準備去網吧通宵。
但……
聽到方年這句話後,尤其是‘燦星’、‘KTV’這兩個詞,內心的某種禁忌感仿佛忽然被放大。
一種名為新鮮與刺激的東西無窮無儘的開始滋生。
一方麵是向往、刺激、興奮。
另一方麵則是恐懼與害怕……
======
破碗求訂閱!
PS:舔狗那本書是寫著玩的,用第一人稱寫一寫舔狗日記啥的,不用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