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讀書、輝煌成就?(1 / 2)

我的重返人生 偷名 8182 字 10個月前

.,

西輔樓外。

蘇梔幾人同方年、程潛道彆。

蘇梔笑嘻嘻的道:“謝謝程學長,下次可能還會麻煩到你喔。”

程潛揮揮手:“沒事,不用客氣。”

方年跟程潛走往北區研究生宿舍,程潛這才開口解釋道。

“其實我是有點意外,因為第一次碰到大一新生接觸認知哲學的,所以多說了一些,一本書而已,舉手之勞,你不用這麼放在心上。”

確實不是大事情。

程潛能受邀來幫他們這些大一的懵懂新生討論課題,本身就說明程潛不吝於幫助學弟學妹。

整個過程中,方年也能看出來,程潛完全是出於幫助心理的。

路上,方年又繼續挑起認知哲學的話題:“程學長,你們現在研究方向的應用領域不會就是,傳說中的人工智能吧。”

“那倒沒有那麼深入,但框架問題、認識論確實是有一部分發展方向是人工智能。”程潛回答道。

“……”

從西輔樓到北區的路上,方年跟程潛聊了一些寬泛的東西。

也有聽程潛吐槽起一些事情。

更全麵的認識到了大學,尤其是好的大學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

比如,方年是很清楚的知道後來會興起的‘人工智能’大熱。

這一點,程潛有說起:“智能應該會是未來的一種趨勢吧,我越是研究認知哲學,越是覺得這種趨勢會很明顯。”

末了,程潛補充了一句比較經典的話:“懶人改變世界。”

方年對程潛的話並不意外。

人工智能大熱之前,這個概念早就出現了,多早呢——1956年。

國內猛烈熱捧是什麼時間——2017年。

方年經曆過,自然清楚,當年這個詞語是被寫入了兩會的工作報告上。

但!

這並不是說在這之前,國內國外光有概念,發展一片空白。

而是有很多人尤其是很多大學在研究這個課題,在理論知識不斷被應用到實踐中,有了足夠的積累之後才大熱的。

更不是說某些個財富金字塔尖的人做了幾樁生意才有的。

幾乎所有前沿技術都是如此,從來從來從來都不是因為精英們談論幾句,拍拍屁股就出來了。

簡單的說,像是複旦這樣的大學裡的研究生、博士生,很多時候其實是走在相當前沿方向的。

隻不過有些研究型的理論沒法簡單變現,需要的經費不低,結果又可能往往是竹籃打水,才沒那麼引人注意。

換句更容易理解的話,引領時代的東西,多數是大學裡的教授、博士生、研究生們研究出來的。

因為,大學裡的教授並不僅僅隻是教授這一個身份而已,同理,博士生、研究生亦然……

…………

“謝謝程學長。”

北區研究生公寓樓下,方年拿到了程潛做過筆記的認知導論,感謝道。

接著又說:“不知道程學長方不方便交換一下電話。”

程潛笑嗬嗬的道:“好啊,有什麼問題你可以隨時找我。”

方年連忙道:“那可太好了,希望將來程學長彆嫌我煩。”

“那不至於的。”程潛大手一揮,道,“學弟難道忘了我們複旦的校訓,博學而篤誌,切問而近思,一點小事,不要一直客氣。”

方年笑了起來,接著彎腰感謝:“謝謝程學長教導。”

“加油,你是見過懂得最多的大一新生。”程潛笑嗬嗬的道。

他今年二十六了。

研究生的學習比起本科階段更進一步的接觸到社會,也算是見過不少人。

路上短暫的聊下來,程潛是看得出方年懂得挺多。

涉獵之廣,遠超自己的想像。

在很多問題上的看法,也遠超他的想像。

仿佛正走在前沿的不是他程潛,而是這個連認知哲學導論原著都看得費勁的大一新生。

方年連忙道:“學長謬讚了,我就是半瓶水,喜歡晃蕩。”

程潛就笑:“我懷疑你在拐著彎說我。”

“……”

朗朗笑聲中,方年道彆離去。

從在西輔樓的討論到獲悉複旦認知哲學目前最前沿的研究方向,方年有感覺到自己的思想被撬動了一下。

方年覺得自己現在特彆需要時間來梳理大學這小半年的獲得,順著被撬動的缺口,打開自己的思維領域。

去找到學習生活上的新方向。

讀書這件事情,還真就是一個愈發認知到自己渺小的過程。

…………

…………

剛回到潛山樓1603,方年就接到了關秋荷打過來的電話。

“方總要不要以我弟弟的身份來出席今天晚上的慶功宴?”

關秋荷聲音裡麵洋溢著喜慶的味道。

不用猜方年都知道,肯定是那個pk大賽結束後,收獲頗豐。

要知道今天整個‘貪好玩’全員加班。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