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的包廂中茶香四溢。
麵對雷冖的單刀直入,方年從容回答:“是的。”
沒有多餘的贅述,語氣平靜淡定。
看著方年,雷冖身軀微微前傾:“我比較好奇,方總是不是對我產生了誤會,現在我連公司都沒有。”
方年似笑非笑道:“雷總一月份不就已經在開曼群島設立了企業。”
雷冖立馬反應了過來:“方總已經對我個人做了儘職調查?”
方年坦然道:“我沒社會經驗,做天使投風險高,最後想了個不是辦法的辦法,跟二次創業的成功人士走,搭一下順風車。”
雷冖不置可否。
“不過這條簡單的路也不好走。”方年歎著氣道。
雷冖還是沒做聲。
他當然知道方年的意有所指。
就比方說,雷冖其實很實事求是,他確實算得上連公司都沒有。
從表麵上來說,他連創業的方向都沒定下來。
可即便是這樣的情況,也不是誰想投他,他就會接受。
也是關秋荷提到的雷冖為什麼要見方年的原因。
有興趣是一回事,最後接不接受投資又是另一回事。
尤其是雷冖自己現在都是天使投資人,他的人脈網很廣泛,就方年前世查資料知道的劉芹,兩人到現在認識就已經超過了十五年。
雷冖這種並不抗拒投資的人都會如此。
更彆說其他二次創業的人。
隻會更加高傲。
雷冖不說話,方年也沒著急,從容撚起茶杯,慢悠悠的喝著茶。
嘴上說了句:“其實我最先的想法是按照天使資本的方向走,隻投熟人。”
話鋒一轉,忽然道:“所以,今天也是想趁這個機會,向雷總討教。”
雷冖眼皮都跳了下:“……”
他心裡都想直呼內行。
完全沒想到方年還會有這操作。
連一旁知情的關秋荷都愣了下,這話題轉得有點太突然了。
“方總不愧是年輕人,思維天馬行空。”雷冖不得不打個哈哈。
方年麵色冷靜,一副認真的樣子道:“雷總過去幾年的屢次投資,到現在已經基本證明了成功;
比如拉卡拉、UC、凡客誠品等等。”
“國內的天使投資人數量過少,我比較懶,選的這行業,但進入後發現不那麼容易,隻能摸著石頭過河。”
“……”
方年這番話,算得上是九真一假的‘肺腑’之言。
前世方年沒做過天使投資,但他的優勢就是前世的經曆。
所以,什麼不那麼容易啊,摸著石頭過河啊,聽聽就行。
可,這番話落在雷冖耳中,就顯得非常真實而坦然誠懇。
首先方年提及了他雷冖在這些年很成功的項目,這就令人心情愉悅。
再加上方年的記憶中,雷冖曾數次在接受媒體采訪與公開場合表達過的觀點:
中國天使投資人數量太少,使得很多可能會優秀的企業,胎死腹中,無法脫穎而出雲雲。
於是,某個瞬間,這些念頭激發了人類最無法逃避的一個弱點:好為人師。
望著方年那雙乾淨得隻有求知欲的眼神,雷冖在方年和關秋荷到來之後,第一次端起茶杯,慢慢的喝完一杯茶。
斟酌著開口:“我做天使投資的時間不長,經驗遠談不上豐富。”
“到現在,也隻是總結了一點微不足道的教訓,首先我的最基本原則是隻投熟人。
我認為發起於西方國家的天使投資,本質上是湊份子。”
聽著雷冖所言,方年認同的點頭。
雷冖算得上是國內第一個旗幟鮮明的表達自己隻投熟人的天使投資人。
這裡麵還有某個未經證實的故事。
雷冖接著說了下去:“總結的教訓也不多,投一筆不是很多的錢持小股,最多再借一倍的錢;
如果想做天使投資,千萬不能因為一兩次的失敗而放棄。”
聞言,方年深深的感慨道:“字字珠璣,受教。”
雷冖客氣了兩句,接著話鋒一轉。
“我聽說方總投了關總的‘貪好玩’?”
方年看了眼一旁的關秋荷,笑著點頭:“是的,關總跟我是老熟人了。”
“其實這也是天使投,關總開始創業時,我就投過一部分資金,不過那時候是個人身份,現在追加投資把股份轉到了公司名下。”
這是方年第一次對外有限公開自己‘貪好玩’的股東身份。
這麼說吧,方年雖然有限的參與了‘貪好玩’的事務,管理層知曉有這個人。
但在實際文件上,方年個人並未持有股份。
約束的是方年跟關秋荷之間私底下簽署的協議文件。
這還是去年‘貪好玩’注冊成立之前就確定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