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我不喜歡彎道超車(推薦票+更求訂閱)(1 / 2)

我的重返人生 偷名 8760 字 10個月前

我的重返人生正文卷第448章我不喜歡彎道超車“呦,實習部不到半個月產出這麼豐富啊?”

翻了兩頁,方年興致勃勃地道。

“整理得不錯,我看看分了幾個學校,1、2……隻有9個學校?”

說著,方年麵露狐疑,抬頭看了眼穀雨:“實習部的實習生是隻來自這9個學校嗎?”

“不是。”穀雨回答道。

“兩批實習生開放申請時都是我跟溫秘一起整理的,原則是所有學校都應該有人被選上;

不過最後因為地理位置等原因,有一部分學校沒人提交申請;

其中包括東華、華東政法、上交以及上財,120名實習生分彆來自14個學校。”

聽完穀雨的彙報,方年沉吟片刻。

平靜道:“你記一下,適當加大暑期崗位數量,爭取讓所有學校都有人來實習。”

“明白。”穀雨點頭應下。

方年繼續看了下去,9個學校基本囊括申城偏重理工科的大學,隻不過居然沒有複旦。

分彆是上交、同濟、上大、上理、華東理工、東華、工程大、二工大、上應大。

大概是一般的認為,理工類大學有更多科研型項目。

所以實習生們把重點都放在了這些學校上。

經過穀雨跟劉惜兩人整理以後的文件內容並沒有那麼複雜。

不是直接從各大學校實驗室學長學姐們手上拿到的研究項目資料。

而是研究項目名稱、方向、關鍵性描述。

看起來不費勁,也不複雜。

也就是本校有人,才能這麼高效。

畢竟並不是說人家研究項目因為研發經費停滯不前,就一定要對外公開。

課題負責導師是有可能會憑借自己的人脈關係拉投資,但憑什麼要相信你?

前沿項目這都算是投機取巧了。

不得不說,方年雖然懶狗了點,但在規劃這件事情上,是很清醒的,不會無的放矢。

雖然前沿項目實習部隻是定了一個很基礎的目標,比如每一個互補崗位在崗期間儘可能的提交一份項目資料。

換句話說,從5月份到9月1日前,總共隻需要提交六十份項目資料。

平均下來每個學校隻需要找到不到3份項目。

而且未要求項目類型,隻求信息真實,條件寬鬆。

然而實習生們卻比較認真,光是五月份就交上來了31個項目。

翻完所有資料之後,方年笑著道:“總的來說還不錯,雖然初步篩選下,可以投資支持的研究項目不多。”

“小穀,等七月份大家都在崗時,記得提醒我讓關總去實習部勉勵大家。”

穀雨應了下來,並轉身抱著一些文件起身再次走到了方年旁邊。

“方總,您現在有看好要投資的項目嗎?”

方年點頭:“有的,上交大這個基於精簡指令集第五代標準的全新自主化延伸探索項目,可以嘗試投一下。”

穀雨很快從手上的文件中抽出一份遞給方年:“這是項目更詳細的描述,您要不要現在看看?”

“行。”方年從善如流。

很快翻閱起來,隨著翻閱,眉頭皺得很深,嘴上道:“你上網查一下加大伯克利分校david·patterson教授的全部資料;

順便了解一下上交大這個研究項目課題團隊都是什麼人。”

穀雨連忙點頭,回到了自己的工位。

方年眉頭依舊緊皺著。

儘管方年曾經從事過程序員的工作,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接觸了更多新的東西,記憶不斷被覆蓋;

他現在是真的就隻會寫個‘hello,world.’。

這份僅僅隻是因為精簡指令集幾個字讓方年決定投資的項目詳情資料裡麵有些比較特彆的信息。

大多數跟方年說的那個外國教授有關。

如果項目詳情資料上的那兩行簡單介紹沒問題的話。

這是個頂級大佬。

因為他是精簡指令集的創始人,也是磁盤陣列冗餘技術的創始人。

幾乎可以說是定義了計算機體係結構。

這個大佬怎麼著也該能拿個圖靈獎。

很快穀雨就通過互聯網查到了一些零散的信息,簡單整理後彙報給方年:“是很有名的教授;

07年美利堅計算機曆史博物館有對他進行過一段采訪,我暫時隻找到了英文原版。”

“大概內容是david口述曆史,裡麵包括他的一些個人生活經曆,也包括他在上世紀80年代初開展了risc的研究;

包括他開展raid研究,讓emc重獲新生的巧合等。

也包括他著手寫計算機量化體係結構一書等。”

“……”

聽得方年隻咂嘴感歎:“牛,牛,真的牛。”

接著小聲嗶嗶:“要是能拉這種大佬來乾活,那可真是省事,強得飛起。”

穀雨又說:“這個研究項目是上交大一個知名副教授帶三個博士兩個碩士組的課題。”

“網上沒有他們的相關信息。”

聞言,方年望向坐在自己工位上穀雨,道:“把那個采訪打印出來,一會我看看。”

“好。”

方年轉而說道:“同濟這個數字信號處理研究項目、華東理工自主微架構可行性探索項目、東華離子化學介質研究項目這三個資料給我看看,沒什麼問題的話,也要投。”

穀雨飛快的翻出三份資料遞給方年。

約莫十分鐘後,方年道:“劉惜,根據這四個項目的資料重新做一份詳細預算;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