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總,經過友好溝通,已與中科大張淑玲副校長確定今天下午會談。”
“……”
穀雨有條不紊的彙報了行政事務。
早在啟程來廬州之前,前期聯絡工作就已經都做好了。
要不然碰上中科大相關領導剛好都沒時間,就得白跑了。
方年不可能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浪費時間。
一樁樁說完,穀雨遞給方年一份文件。
“中科大優秀學科不少,尤其是在理學方向……
在國際排名前1%的學科有數學、物理學、化學、地球科學、生物學、材料科學、工程科學、計算機科學、臨床醫學、環境/生態學。
其中有部分學科在專業領域的學術影響力超過世界平均水平。
根據廬州項目前期規劃方向,綜合整理下。
我司需要與中科大洽談建設的前沿院應該至少覆蓋: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微電子、電子工程、圖形學、幾何數學、流體力學、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科學、通信工程、自動化等13個專業學科方向。
根據西交大·前沿院的建設經驗,以及參考國內外相關行業實際需求,也應該展開學科交叉研究。”
在穀雨介紹時,方年也翻看了文件內容。
除了穀雨說的這些細分學科專業以外,文件上麵也細分了每個專業傾向的領域。
其中還有一份來自某位中科院院士的專業建議。
從更客觀的實際角度來說。
這個覆蓋麵還需要擴大。
穀雨隻總結這些的原因是,前沿並不隻打算建兩所前沿院。
幾乎是方年在翻看這部分內容時,穀雨便開口說到了這點。
“根據公司安排,將在京城、申城、東北、華南地區再建設四個前沿院;
為了避免過度交叉建設,以及考慮到不同地區高校優勢學科側重點,有部分研究中心將不在中科大這邊成立。”
方年點點頭,沒有做聲。
穀雨繼續往下說:“我們自己以及第三方對中科大進行過詳儘的調查。
中科大應該暫時沒有建設一所研究院的意向。
不過從更廣義的消息來看,中科大現在並沒有完全挖掘出應有的學術能力……”
“……”
穀雨有條有理的說著。
方方麵麵的資料都很詳細。
最後,穀雨做了個總結:“綜合來書,中科大張校還是比較善意的,主觀上應該不會拒絕企業援建所需實驗室的要求。”
“……”
穀雨彙報完以後,劉惜接過了話頭。
“根據中科大的實際情況,參考廬州本地的發展狀態,中科大目前是沒有足夠地方容納一個完整的前沿院。
但綜合預算最多隻能是資助3.5億。”
“如果要以完整形式成立,必需說服廬州市府、中科大方麵一同出地出資,折合下來總共可能不會低於10億。”
方年:“……”
稍加思索,方年望向幾女:“都說說看法。”
陸薇語率先開口:“是不是可以將前沿院拆分成不同學科方向,先進行前期工作和初步磨合。”
“同時,與廬州、中科大這兩方繼續商談,在合適的地方建設前沿院,直接的減輕我們三方的資金壓力。”
穀雨認同的點頭:“我讚成。”
“以目前的形式來說,接下來還有四家前沿院,京、申兩地已經確定是多校聯合建設,同樣需要另起爐灶,整體成本實在不低。”
“……”
劉惜從財務角度發表了意見:“我也認同這種方式,這樣有利於減輕資金壓力,將款項發揮出最大的效果。”
“……”
好片刻後,方年呼出一口氣,感歎道:“想法都挺好的,但這樣肯定不太好使,前沿根本沒有如此良好的社會信任度。”
“可能會在前期磋商工作上浪費非常非常多的時間,而且還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說到這裡,方年望向三人:“至少在中科大這邊,我更傾向於完整援建,直接說服中科大、廬州市府共同出資。”
“因為……”
“我尋思廬州項目還是不要租賃或者購買辦公空間,直接建設吧,剛好能整體規劃。”
“……”
圍繞著這個事務,陸薇語、穀雨、劉惜都貢獻了各自的思想。
多少有點臨時抱佛腳的意思。
不過商務談判嘛,誰也沒想過一次搞定。
畢竟中科大不是西交大,西交大是本來就有這心思,前沿屬於上趕著送錢,都折騰了好幾天。
而且,現在也不算晚。
這就是方年為什麼要將前沿公司單列的原因。
人員少,最終意見不會太混亂,但也不會完全成為一意孤行。
這樣可以給他方年騰出更多的時間去完成主業學習。
根據不同的信息,各自分析了利弊。
最後方年一錘定音:“那就這樣,先談下來,等架子搭起來以後,再係統性的規劃新建前沿院、前沿創新廬州。”
“畢竟高校之間信息交流不少,前沿先後在西交大和中科大都這麼‘財大氣粗’,如果再加上跟複旦科技園的合作,有利於後麵跟其它高校談一些有利條件。”
“……”
方年定下來後,大家各司其職。
劉惜很快根據諸多參考因子,核算出來一個合適的金額:初期投入1億,承諾總共援助5個億。
剩餘部分由中科大方麵和廬州市府方麵補齊。
粗略預算上,廬州市府基本不需要資金投入,中科大方麵也不需要投入太多。
一方給地,一方給人。
陸薇語跟穀雨一起根據中科大張校的公開資料進行最後一次查漏補缺。
作用是:
更好的投其所好。
這項工作早在周二第一次聯絡張淑玲之後就開始了,現在做的是最後整理。
午前。
方年抽時間對方方麵麵綜合過來的資料進行了熟悉。
這對他來說,不是一件多複雜的事情。
畢竟年輕,記性好。
一切準備就緒。
下午兩點,方年、陸薇語、穀雨三人同乘酒店派出的大奔前往中科大。
方年特地換上了休閒商務風的襯衣西褲,顯得成熟了幾分。
兩點三十分,方年幾人很順利的走進了中科大行政樓的副校長室。
見到了張淑玲。
“張校,你好,我是前沿公司的小穀,今天早上跟您聯係過的。”
“前沿方年。”
“陸薇語。”
年過五十的張淑玲麵色和氣,主動跟三人握手,笑著道:“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中科大。”
“請坐。”
“……”
張淑玲幾乎沒多做寒暄,便直入主題:“你們是為了前沿院的事情來的吧?”
方年心中一愣,麵上微微一笑:“張校明鑒,的確,我們是為了這件事來的。”
張淑玲忽然接過話頭,打斷了方年醞釀的後半段話:“聽聞方先生是複旦大二學生啊。”
“嗯……張校目光如炬。”方年心中懵逼,麵上禮貌附和,“我的確是複旦大二學生。”
“方年同學真是年輕有為!”張淑玲麵色和藹。
但接下來說的話,讓包括方年在內的三人心裡都咯噔了一下。
“我校暫時沒有建設一個新研究院的意向。”,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