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湊巧,十一節前09級哲學係哲學專業還有一堂大課。
嚴格來說,整個09級哲學係都上。
因為接了兩個電話,方年掐著點到的階梯教室。
剛從後門走進,方年便看到內裡人頭攢動。
接著看到了招手的蘇梔她們。
羅喬旁邊有個空位置,方年輕車熟路的走過去坐下。
剛一落座,方年抬頭就看到講台上已經站著授課教授了。
兩小時後,課程結束。
下一秒。
“哢呲哢呲~”
羅喬像是變戲法一樣掏出一盒薯片:“次不次?”
“喬喬~”蘇梔滿臉無奈,“誒,對,你又吃薯片!”
“啊……最後一盒,真的就吃最後一盒了!”羅喬脖子一縮。
方年笑眯眯的看著這大吃貨,忽然問道:“對了,上學期最後你要補考嗎?”
一聽這話,羅喬就樂滋滋的笑了起來:“嘿嘿,沒有,老師剛好給了60分。”
方年微微一笑:“哦呦~可以。”
然後勸導了一句:“這個學期努努力吧,彆再用高中水準來挑戰大學課程了。”
羅喬連連點頭,她也有點慫。
上半年過得太輕快,搞得考試還要臨時抱佛腳。
“你好像推了獎學金?”
方年眨了下眼睛,狐疑道:“沒有吧,這個月我挺忙的,除了上課,彆的時間基本沒來過學校。”
一旁高潔解釋了句:“是報上去沒給批,但你的績點在09級排在前五,我以為是你主動推了。”
“……”
方年念頭一轉,基本明白過來,可能還是太富裕了。
說話間,大家都收拾好了東西。
起身離開教室。
邊走,曾伊人邊好奇問道:“十一你要回家嗎?”
“不回。”方年看看曾伊人,又看看蘇梔她們,“你們都要回去?”
幾個小腦袋都點了點。
“祝你們假期愉快。”
“嗯嗯。”
“……”
出了光華樓後,大家各自分開。
高潔、蘇梔她們還得去趕晚上的火車。
方年溜溜達達出了校門。
太陽依舊高掛當空。
才下午三點多。
很快,渣男奔停在了方年跟前,陸薇語掐著點兒來接上方年。
下個路口,銀耳奧迪跟輝騰都跟了上來。
一同去往浦東東郊。
李羅賓態度曖昧這件事情,包括溫葉她們,都已經知情了。
關秋荷通過她自己的渠道知道了這件事情,通告給了大家。
過去的這兩個小時裡,大家都在思考這件事情應該怎麼解決。
反倒是方年完全不著急。
連心情不美麗都過去得很快。
到教室後就安安生生上課,跟普通大學生毫無區彆。
不過,方年也沒拒絕關秋荷她們的一致提議坐下來商議對策。
…………
三輛車前後駛入君庭。
方年先走進20號彆墅,把書包放了下來。
跟老人嘮了會嗑。
說著,就聊到了明天的行程。
方年是早有計劃的。
“外婆,申城有個世博會,比鵬城那個世界之窗的展覽還要豐富,明天剛好十一,上午我們去看看怎麼樣。”
聞言,林鳳想了想,道:“明天十一,人多吧!”
“要不就不去了。”老人順勢說道。
方年就笑:“去,怎麼不去,人多才好玩,十一哪裡不人多,待在家裡人不多。”
林鳳一開始沒反應,接著明白過來。
對年輕人甚至中年人來說,人多意味著擁擠、麻煩、乏味等等。
但對於老人這個年紀的農村老人來說。
人多意味著熱鬨、有意思。
越老越希望在節日裡感受熱鬨的氛圍。
因為多數時候,像老人這種年紀的,又待在農村,年頭到年尾都見不到幾個陌生人。
尤其是老人還獨居。
要個說話的人都沒有。
本來身體就老了,這一搞,心理、精神也跟著老了。
衰老的速度會更快。
這也是方年之所以經常希望老人出來大城市裡走動走動的原因。
心態好,才能長命百歲啊。
同樣,這也是方年剛才堅持的因素。
方年一堅持,林鳳一明白,事情自然就定了下來。
於是,林鳳又開始操心上了。
“那明天你跟小語去,我在家裡帶方歆。”
方年就笑:“媽,你好歹給人家老師起碼放天假吧?”
“這樣,上午我們都去世博園,下午我帶方歆回來一起彈琴練字。”
可憐的方歆小朋友,十一這麼重大的節日,也隻得到半天假期。
而且……
這個時候,她還不知情。
閒嘮嗑半天,老人忽然道:“我看小語好像回來了,怎麼沒進屋啊?”
“她去隔壁荷姐家了,小溫她們也來了。”方年回答道。
聞言,林鳳眉頭微動:“是有什麼事情吧?”
“能有什麼事。”方年無所謂道。
林鳳看了眼方年,意有所指道:“還是彆讓人等著。”
迎著林鳳的視線,方年輕笑道:“不是什麼著急的事情。”
說著,方年不動聲色的岔開了話題:“說起來今天還蠻遺憾的,沒拿到獎學金。”
“我自己尋思應該是社會實踐不夠,畢竟除了學習成績以外,學校還蠻注重課外實踐的,不是讀死書能拿獎狀的高中時代囉。”
被這麼一打岔,林鳳的思緒也跟著移開了。
“什麼是社會實踐,去上班搞那個實習還是要怎樣?”
方年耐心解釋道:“那不至於,就是要在學校有參加活動之類的東西,挺多都算。”
“不過我懶,去學校要麼是上課,要麼去圖書館看書。”
林鳳了然的點頭:“哦,那你也不能讀死書啊。”
“書讀得越多,不解的地方也會越多,還是先讀書,差不多明年可能就得準備保研的事情。”方年道。
一聽這話,林鳳眼前一亮:“保研?不是靠考試的嗎?”
“大學都有保送,研究生肯定也有,成績優秀機會就多。”方年耐心道。
“等上碩士,老板就會安排大量的實驗和項目做。”
聞言,林鳳麵露不解:“老板?”
方年耐耐心心地解釋:“就是導師,不過到了碩士,統稱為老板,因為他們能拉到有償項目這些。”
“……”
實際上,方年對家裡的有限公開,不代表完全隱瞞。
林鳳自然能察覺到一些細節裡的不對味,偶爾會有好奇。
方年也看得出來。
不過林鳳不點破,方年就也裝作懵懂。
畢竟……
一兩億的身家,跟動輒正在真金白銀運作幾十上百億的大項目,信息量帶來的衝擊完全不同。
怎麼說呢,方年始終認為,有時候不知道是一種福氣。
林鳳也好,還是忙到沒時間來申城的方正國也好,他們的人生經曆和見識麵,根本不足以支撐他們直麵這樣巨量信息的衝擊。
是。
他們聽說過世界首富是蓋茨的財富有幾百上千億美金,也能接受。
但不代表他們可以接受自己的兒子隨便說兩句話,就啟動了一個中長期投入可能上千億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