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可以叫我方首富(2更)(1 / 2)

我的重返人生 偷名 12306 字 10個月前

.,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照例,方正國和林鳳準備了豐盛的晚餐。

家裡這套彆墅雖然比不上申城的君庭,但也足夠寬大。

餐廳就能直接坐下這二三十人。

該說不說的,在老方家富裕起來的這兩年裡,茅壩的年味都濃鬱了許多。

在方歆還沒出生的上世紀那幾年,茅壩年味兒很濃,反正大家都窮,各家老人也多。

還有一些拜年的規矩,方年都記得自己磕過頭拜年。

新世紀初,首先是周邊煤礦忽然被管製取締,一多半青壯年沒了活,然後老一輩接連去世。

其中就有方年的爺爺,方俊華的爺爺等一眾年過六十五的老人。

再加上貧困以及外出務工,年味一下就淡了。

不像方年童年那樣,從小年前開始,一直到元宵才結束過年。

這兩年因為方年家裡富裕了,也不吝嗇招待規格,有了人氣,再加上吃吃喝喝,年味一下就濃鬱起來。

“……”

豐盛的晚餐過後,長輩們擺起桌子嗑著瓜子打著牌在嘮幾句收成。

基本上是以方正國為首。

茅壩這邊九成九的文化程度較低的青壯勞動力能有活乾,全仰仗方正國。

甚至包括向陽的一部分青壯年勞動力。

有方年在背後出力,又有朱建斌以及桐鳳當康公益基金工作人員在,方正國不缺活乾。

起碼未來五年內是不缺。

五年以後……

時代早就變了,可以不用隻賣苦力。

“……”

年輕一輩也張羅著擺起了牌桌。

方年本欲成為看客,但拗不過大家的盛情,得姓一回送。

“……”

上了牌桌子,話題很快就聊開了。

方枚作為茅壩年輕一輩年紀最大的那個,多少還是會關心些不一樣的事情。

心思並沒太放在牌局上。

不露聲色的提出了問題:“方年,你在複旦上大學,見多識廣,跟我們說說看未來做什麼比較有前途?”

“聽說講,叔叔去做包工頭也是你去年提議的。”

“……”

方年還沒開口,方俊華先接過了話頭:“去年講是要去培訓機構學軟件或者網絡。”

“你去了嗎?”方淩飛插了句嘴——他是看客,從小就不喜歡打牌。

方俊華隨意道:“沒去,我哪有那個閒錢? 現在打工也不錯了,一個月兩千多快三千。”

“怎麼不去呢?”

“我本來就不喜歡讀書,你們曉得噠? 現在怎麼可能讀的進。”

“……”

“我是想存兩年錢再看看能不能開個小店子。”

“……”

說半天? 方枚才發現方年沒吱聲:“方年? 我是問你呢,講一講咩,畢竟你可是茅壩萬年不出的大學生。”

“枚姐你太看得起我了? 未來前途這種事情怎麼說得準。”方年無奈道。

“頂多都是看網上討論的比較多? 隨便說兩句。”

“比如說現在城市裡都比較喜歡用淘寶、淘寶商城,開個網店應該還行。”

“……”

“當然,我也是隨便一說。”

“另外一個? 看網絡新聞經常講移動互聯網時代? 講智能機? 估計大方向上都是圍繞這個領域發展。”

“但是具體到我們自己能做什麼? 就是很細節的事情了。”

“比如俊華? 他現在就是覺得在電子廠工作還行? 甚至不一定比大學生工資低,存兩年錢開個店子也是一條有可能的路;

不過具體來講,現在網購對實體店鋪的衝擊蠻大,怕是不太好做。”

“真要想開店的話,建議賣暫時沒辦法通過網購的東西? 比如熟食、生鮮。”

“……”

“當然? 還是那句話? 我就是隨口一 都是從網上看到的。”

方年籠統的講了講,也具體舉了例子。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崛起,接下來大麵積受到衝擊的就是實體經濟。

就算沒跟馬傑克坐在一起聊過? 方年也知道馬傑克的野心。

更何況方年跟馬傑克坐在一張桌子上吃過飯。

馬傑克簡單提過,預計2010年的營收在50億左右,但他的想法是未來5年內做到1000億。

整體營收的擴大,勢必會對實體小店鋪造成衝擊。

這個時候選擇小成本經營類,多數不好做,光是一個租金成本就很難受……

不過方年並不指望在座這麼些年輕人能聽進去。

比如方俊華,他心底裡是不太願意接受彆人意見的。

去年方年就提到了去培訓機構深造一下,從他的語氣裡就能聽出來完全不當回事。

其實有個道理很簡單。

工廠3000塊基本有手就行,公司2000塊就不太容易。

兩個不同工作的發展機會、前景、見識麵是顯而易見的完全不同。

方枚卻比較認真:“按照你的意思是,未來有前途的行業都圍繞著手機網絡來掙錢。”

“有沒有更具體的呢?”

方年糾正道:“不是都圍繞著,是我所了解的那一小部分,隻能說互聯網有更多的機會;

如果說要更具體的話,比如農村城市快遞啦,生鮮配送啦,肯定是有點前途又沒有太高門檻的。”

“我的觀點比較直接,如果想要獲得更多的機會,一定需要多學習,並不是說一定要去學校的才叫學習。”

“……”

話就說到這一步。

方年並沒有太過泛濫的心思。

茅壩這片土地是他的根,這沒錯。

所以方年也在想辦法讓中年輩的日子過得安穩起來,這個已經基本達成了。

靠著當康公益基金在教育領域的普適傾斜性,中年輩不用擔心明天哪個土棚子要人,不用擔心大年三十還要去討工錢。

因為離家近,也就十幾二十公裡的路程,早出晚歸,還能照看自家的田地。

再加之偶有下雨無法施工的時候,也不一定閒著,可以在家裡做點其它雜事。

從四五月份開始到現在,日子是盼頭的。

至於年輕一輩。

方年的觀點一直很簡單,在學校的多讀書,已經出社會的,多學習。

一些門檻低、又不太需要資本的具體事務,方年也不吝嗇說出來。

如果不是現在移動互聯網發展還不夠普及,方年也會提到微商、流量變現、m啥的。

依托於大勢,又能先人一步,大富大貴不好說,掙點小錢還是沒問題的。

“……”

“還是要多讀書。”方枚感歎道。

她沒有方俊華那麼鑽牛角尖,很輕易就能判斷出來方年所說的用處。

至少有些事情她根本就沒想過。

“……”

…………

南方冬天冷得很。

就算烤著火,再有空調製熱,大家也不樂意一直持續,牌局就結束得早。

九點出頭便已各自散去。

方年大概是在牌桌上送了兩千來塊。

贏錢……

贏是能贏,他手氣蠻不錯的,但沒必要,太欺負人了。

也就是回了老家,總算是方年而不是方總,可以圖一樂。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