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 明明巨額虧損還被營銷的前沿(+12/19更)(1 / 2)

我的重返人生 偷名 11718 字 10個月前

.,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方年謔了一嗓子:“這怕不是白粥吧。”

這一嗓子差點把對麵的關秋荷嚇一跳。

關秋荷抬頭看了眼方年,不滿道:“一驚一乍乾嘛呀?”

方年搔搔頭,然後把手機遞了過去,嘴上道:“看了這個長篇的回答,還覺得這見解還不錯,看這認證應該是白粥。”

關秋荷飛快瀏覽了下,昵稱就是白米粥,認證是人大經濟學博士,大概是錯不了。

又看了看回答內容,微笑道:“如果不是白粥,你有興趣招進來?”

聞言,方年笑笑:“還彆說,有動念頭。”

“反正前沿也不缺多一個人領工資的底蘊,任性一點也無所謂,說不定就是個人才。”

見狀,關秋荷莞爾:“前沿係現在都有6000多人,方總還這麼求賢若渴啊!”

說著,關秋荷自己回答了:“也是,人多,人才不算多。”

確實。

前沿現在是人多,人才不算多。

幾大實驗室內的專業人員很多,但很能拎得起事情、表現突出的,不算多。

以白澤實驗室為例,第三次流片要不是陳建業院士親自出麵,指不定又要失敗。

雖然跟台積電的新工藝有關。

但也跟白澤實驗室整個專家團隊的某方麵水平不夠有關,連張教授都沒搞定。

女媧實驗室這邊倒還好一點,黃維鳴不僅僅專業水平過硬,行政上也還行。

帶領的團隊比較優秀。

其實更主要的原因是,女媧實驗室從成立之初就分成了三個研發組,相互之間是有競爭力的。

雖然沒使用跟當康遊戲在內的一部分公司采用的賽馬機製。

但也產生了競爭。

白澤實驗室之前是集中精力辦一件事情。

當然……

就算前沿想要在白澤實驗室引入賽馬機製,也沒那個資本。

動輒一個月燒掉一二十億研發經費,這哪是前沿現在承擔得起的……

方年放下筷子,抹抹嘴:“說起人才這個事情,有個事情你參謀一下。”

“我想在近期讓廬州前沿再新招聘5千人,你看看采用什麼樣的方式能比較緩和低調。”

“五千這麼多?”關秋荷一愣,“廬州那邊是有什麼變動嗎?”

方年嗯了聲,簡單道:“昨天中午,孫書跟我打了個電話,他應該要走了。”

“昨天下午三點之前,廬州前沿收到了地方投入的第二筆資金45個億。”

聽方年說完,關秋荷明白過來:“行,我想想。”

“……”

電話裡,孫淦瀧並沒多說。

是方年猜的。

去年底,方年通過與廬州地方的多次磋商,一共為廬州前沿募集了100億資金。

其中80億是廬州地方投資,20億為銀行貸款。

廬州地方第一次撥入了35億,同時協調銀行給廬州前沿貸了20億,這都是在春節之前就完成的資金注入。

前沿投入了的20億基本集中在了專利授權、知識儲備上。

而神龍1號的研發總費用是56億。

不過5月23號時,陳建業院士從灣灣回到申城,廬州前沿賬戶上的資金就已經隻剩下14億多一點。

不看億這個單位,就是個百以內的加減法,怎麼算都應該是19億才對。

實際原因很簡單,在4月初方年去廬州之後,秘密啟動的保密自研項目消耗了這將近5億的資金。

截止到今天,廬州前沿也隻接到了700萬片芯片的訂單:

小米1s的200萬片,三星電子的500萬片。

生產成本是22.7美元一片,這是經過嚴格核算,計算良率、單片專利授權費等在內的成本。

當然是不統計前期研發投入成本。

算下來也隻需要10.85億人民幣的生產費用,怎麼也用不著把約定的45億急著注入廬州前沿。

畢竟廬州前沿的總賬目以類似於上市公司財報的形式相應通報給廬州鑫城、廬州城投。

就是說會有大類支出、人民幣等值現金留存等。

所以很明顯,孫淦瀧近期將有變動,於是方年打算最近再給孫淦瀧送一份不起眼的人情。

如果說訂單合同屬於發展良好的高調實例,擴招就屬於是不起眼的低調實例……

“……”

關秋荷換了個坐姿,轉了個話題:“說到廬州前沿,白澤實驗室的定價策略是真艱難,不知道什麼時候白澤才會實現盈利。”

“一兩年內應該不太容易,就算是按照220元每片的合同價,神龍1號也要售出8600多萬片,才能覆蓋所有前期投入。”方年歎道。

聞言,關秋荷念頭一轉,忽然問:“神龍係列打算做幾代?”

“先做做看,計劃是最晚不超過13年年中上市新係列。”說著,方年微微一笑,“但保不齊中間不會有彆的想法。”

“沒壓力很難有極致動力。”

“沒有動力會很難創造需求,沒有需求,前沿的生態體係就不能完整。”

關秋荷笑笑沒說話。

去年也是差不多這個時候,她第一次聽到方年在判斷當康遊戲的未來發展形勢後提出了前沿大計劃。

那時候關秋荷其實就明白方年的野心在哪裡。

“……”

該說不說的,廬州前沿的確是巨額虧損態。

不計算前期研發成本,才有不到40%的毛利率。

而當下,廬州前沿總計談成的合作訂單是:三星1000萬片,小米500萬片。

距離8600多萬片這個數字,天差地遠。

所以,哪怕單隻是芯片設計,如果要走在最前沿,也一樣是個瘋狂燒錢的東西。

當然……

這裡麵有個取巧的東西,白澤實驗室是從零開始的投入,目前的研發費用是完全分攤給了神龍1號,實際上這個投入應該分攤一部分到已經啟動的神龍2號項目上。

而且短時間內白澤實驗室都不需要因為工藝製程升級而花任何功夫。

——如果方年的記憶沒出錯,那麼是直到14年第三季度之前,全球手機處理芯片的工藝製程依舊隻是28nm。

台積電是直到2014年才突破20nm製程。

所以,或許神龍2號隻需再投入少許研發費用,比如20億人民幣這樣就可以搞定……

“……”

…………

…………

午後,方年同學冒著大雨趕去了複旦。

與許多學子一同參加英語六級考試。

方年都能自己寫純英文哲學論文,過個六級還是沒問題的。

所以考試過程很輕鬆。

隻是一直劈裡啪啦下著雨有點煩人。

奇的是:考完,雨過天晴。

也算是難得。

畢竟天氣預報上說未來一周乃至半個月內都是雨水居多。

迎著雨後的太陽,方年伸了個懶腰,舒展了身體。

“方年,能過嗎?”蘇梔的聲音從後麵傳來。

方年回頭笑道:“能,你也考六級啊?”

“不止我,還有喬喬。”蘇梔喳喳道,“我差點忘了你都能寫英文論文,六級對你來說應該很簡單。”

方年笑笑:“不管怎麼說,反正六級到頭了,又不用考專業等級。”

“確實。”

“……”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