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秒鐘後,方年打完了字,抬頭道:“首先呢,我分成了三個模塊:內部生態、外部生態、產業鏈循環生態。”
初次見識這種非人般打字速度的白粥:“!!!”
耳邊傳來方年不急不緩的聲音:“這三個模塊的核心都把生態拆解成了兩個詞:標準、暢通循環。”
“標準容易理解,前沿所有實驗室的基礎研究工作就是打造一套基礎信息科學的標準;
包括操作係統、高端核心芯片、移動通信技術,以及其配套部分必要的上下遊研究工作。”
說著,方年略作停頓,加重語氣道:“我覺得有必要強調一點。”
“無論前沿的發展規劃、願景、使命又或者行事方式是怎樣,前沿根本上隻是一個商業公司;
隻要涉及了商業利益,外界會理所當然的把前沿所有的工作當成是利益攫取的根本,比如之前與三星電子的合作;
我們內部從上到下都要從思想根源上認清楚,前沿打造標準的最核心目是為了超高回報的商業利益,其它所有一切都必須隻是順便的。”
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關注即送現金、點幣!
聽到方年著重強調這一點,迎著方年望過來的眼神,眾人認真點頭。
“明白。”
“會在企業文化深耕落實過程中著重強調這一點,尤其是針對幾個實驗室。”
“……”
方年一提,大家就都明白自己要做的是什麼工作。
對於發展愈發迅猛的前沿來說,相較於研發經費這些實質性投入,企業文化愈發變得重要起來。
人和事,終歸是不可能完全分割開來的。
底層的錯誤很容易挽回,但最高層哪怕一丁點錯誤就可能帶來災難性結果。
所以方年才會經常性著重強調這些。
這也是前沿在愈發波瀾壯闊又詭譎多變的商業發展中,能更好的安身立命、安穩發展的必要因素。
內部如果真都以為自己做的是至高的基礎科學,甚至以為就是為國為民;
那外部的攻擊真就能特彆簡單的瓦解內部鬥誌,瓦解整個前沿。
這就是方年當初麵對苗為要那麼尖銳的原因。
有些帽子前沿但凡戴上去,外部隨便一點風吹草動都能整死看起來無比強壯的它。1
比較通俗的例子就是:好人做了一輩子好事,臨了做了一件壞事,晚節不保,十惡不赦;
壞人做了一輩子的壞事,臨了做了一件好事,浪子回頭,一筆勾銷。
因為‘道德’在更通俗大眾的觀念裡其實是個很有意思的詞。
不是每個人都是從一些較為哲學的角度去看待,會認同諸如功利主義的觀點:
“人的本性是驅樂避苦,因此作為一個社會,我們應該以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作為道德的目標。”
“……”
話題稍作岔開,方年又拉了回來:“再說第二個暢通循環。”
“這要分成多個部分,比如……”
說著,方年開始飛快的打字,邊打邊說。
“暢通資本金融循環、暢通產業鏈上下遊循環、暢通產學研一體化循環、關係協調、需求供給的動態平衡等。”
接著方年抬頭望向白粥:“白粥,你來說說該怎麼暢通產學研一體化循環?”
這個算是白粥的強項,又是他進入前沿辦公室主抓工作的目的,當然是當仁不讓。
“寬泛的層麵來講,就是所有成規模的企業遇到的技術需求都能輕鬆在相關高校找到教授做他們需要的項目。”
白粥侃侃而談。
“具體到前沿,先單說前沿院的構造;
六大前沿院規劃有總計103個交叉學科研究中心,這對學科交叉融合、共性基礎技術供給體係、學科研發布局有著強有力的聚合作用;
努力推進前沿院完善研究中心的發展,迸發出科研作用,即為暢通前沿內部的產學研循環。”
稍頓,白粥補充道:“實際上,我認為我們還可以進一步的推動產學研政用一體化,剛好公共及政府事務部門也組建完成了。”
白粥說完後,不用方年點名,吳伏城便接過了話頭。
“暢通產業鏈上下遊循環其實可以比較簡單的理解為有人用。”
“具體到前沿內部,一是加強協調各個實驗室之間的信息交流;
二是推動實驗室優先但有限的使用內部產品;
三是加強學院服務部門的建設推進工作。
尤其是第三點,我們需要從根本上推動諸如朱厭的eda軟件等進入大學的教學資源領域;
逐步改變大學教學幾乎完全采用國外軟件,甚至教案僅依托於如何使用這些國外軟件進行教學的現狀;
最終從底層開始推動產品的廣泛使用率。”
稍作停頓,吳伏城斟酌著道:“其實更重要的前沿以外的市場產業鏈;
女媧實驗室的女媧mindos是成功範例,但同架構的deskos就是比較典型的失敗案例;
處於有人用又沒人用的狀態。”
“事實上一旦能完成暢通桌麵操作係統的產業鏈循環,就能帶動前沿目前一大部分基本隻在實驗室的研發工作;
比如白澤那邊成功設計出的電腦級cpu可以滿足日常所需,後續的產業鏈循環工作就好辦得多。”
“……”
資本、關係、供需這三個方麵,大家提得很少。
也就是關秋荷提了句:“資本金融應該不需要再進行具體規劃吧,方總那邊應該是早就部署了一攬子計劃。”
方年也沒否認,簡單說了句:“有影響力俱樂部在,慢慢來就行。”
“……”
相關內容探討完以後,又具體到了內部生態、外部生態、暢通產業鏈循環的相關工作部署討論。
總之,雖然隻有生態兩個字。
但實際落地的籌備部署工作不會太少。
而這些,都是白澤實驗室在電腦級cpu自主研發設計工作上的突破所帶來的。
換句話說,有關於生態的籠統規劃,一直在方年寫寫畫畫中。
隻不過沒有成果之前,拿出來就顯得空泛,這是方年去年就犯過的錯誤。
當時有關於前沿的長遠規劃,說得大家都有點茫然。
當然……
現在不一樣的原因是,白澤研發工作的突破剛好有點巧妙。
能帶動女媧實驗室、朱厭實驗室乃至剛剛成立的饕餮、檮杌這兩個實驗室的大量研發工作。
雖然手機很快將成為人們最離不開的電子設備,沒有之一的那種。
但大量電子信息工作還是要依托於電腦。
而在關鍵信息技術領域,電腦這個層麵更是必不可少的部分。
甚至可以說這是前沿通過一己之力,即將突破西方歐美國家花了數十年構建的信息科學標準體係的征兆。
才會對站在前沿乃至更高層麵角度的方年來說,可以如此牽一發去動全身!
-
1:當初寫平校苗為視察,方年的應對引發部分讀者不解;其實就這麼簡單,但有的內容需要一層一層鋪墊寫下來,沒辦法一次性交代個一清二楚,所以寫連載體係的文章真的很難,多數時候受眾群並無足夠的耐心等待故事發展。
======
ps:雙倍月票最後一天,求個月票~12點前應該寫不出來一更了~勿等,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