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書房內茶香怡人。
仔細說來也沒幾句話。
畢竟能輪得上今天重點總結的不會是小事。
之後,方年對他不了解且預料之外的遊戲業務提了點疑問。
“雖然現在一兩款遊戲的熱銷與否對當康遊戲平台影響不大,但是……”
說著,方年看向關秋荷:“槍戰這遊戲什麼情況?”
見狀,關秋荷簡單解釋道:“用戶不是很能接受這遊戲,基礎推廣資源傾斜下去反響平平;
市場部調查結果顯示遊戲比較耗硬件資源,一般用戶的體驗感不是很好。”
聞言,方年心裡不無嘀咕。
原來絕地求生火爆之前,也有許多類似設定的遊戲沒能火起來,包括大逃殺、殺戮之王等。
他也看過當康出品的槍戰,確實沒到預期那麼好。
想了想,方年道:“後續優化遊戲引擎,用類似的設定框架再開發一款新遊戲吧。”
“另外注重手遊的開發,比如刀塔重生可以試著手遊化,英雄聯盟最近挺火的,想辦法綜合兩款遊戲的優勢,推出個手遊。”
“……”
關秋荷點頭應下。
末了,方年笑著道:“當康遊戲今年的發展不錯,關總辛苦了;
融資事務不用太操心,有問題我來搞定。”
饒是關總也算是跟方年抬杠抬得臉皮不薄,也還是被這話說得俏臉一紅,連連擺手:“沒有沒有,都是下麵的人辛苦。”
她今年都沒怎麼去當康遊戲在環球金融中心的總部。
正巧方年忽然問了句:“對了,明天當康產業園開園,你要去主持吧?”
“那個……那個就不去了,已經交代吳鴻負責了。”關秋荷眼瞼低垂,貌似隨意道。
隻不過說話間,莫名就覺得嗓子有點癢癢。
方年都想直呼好家夥。
打量著關秋荷,方年一本正經的說:“關總這帶資打工的精神十分可嘉,是前沿十分需要的員工!”
略頓,方年還是沒忍住調侃道:“當康那邊你起碼有價值300億以上的股份不會是給忘了吧?”
方年話音剛落,溫葉率先笑出了聲。
一時間書房內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關秋荷:“……”
“你就瞎說八道吧!還不是因為拿了前沿的股份,還不是因為前沿啥也沒有光事多?”
“……”
對於整個總結,方年隻有這一個小疑惑。
其它無非是營收有點超乎預料。
不過在提及營收之前,溫葉提了個事情:“方總,廬州前沿二期土建工程為什麼要在相距近一公裡外的地塊單獨蓋一個不到30畝大小的低層工廠?”
聽溫葉一說,穀雨接過話頭跟著困惑道:“這整個項目都比較奇怪。”
“我們彙總時才發現這土建工程是單獨的,不在廬州前沿產業園大規劃設計內,而且工期特彆趕,隻給了五個半月時間,要在11月份初步投入使用。”
“設計上整體是樓高五層的工廠,沒有額外配備辦公樓,也不是數據中心的規格啊。”
“彆看我,我也不知道。”陸薇語雙手一攤,搖頭道。
“……”
這個問題被溫葉一提出來,大家都比較困惑。
簡單來說,這項目可以說是強行被算在廬州前沿二期土建工程中的。
施工設計方案等等,甚至連那450畝地的審批流程都全是計劃外的。
原計劃是隻談產業園旁邊的300畝地塊。
倒是說因為比蜀西湖側還更偏僻,這塊450畝的地,廬州地方基本等於是半買半送。
還不到六萬一畝的價格。
當然,這也是因為前沿落戶廬州後,研發實力很強,包括人才吸附能力在內的各類帶動效應很是有點強勢,所以廬州地方也是很寬容。
即便現在孫淦瀧履新,吳侟嶸接任,廬州地方和廬州前沿依舊可以說是蜜月期……
一開始關秋荷也跟大家一樣有困惑不解。
不過在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過程中,關秋荷腦子裡忽然閃過一道亮光,看著方年遲疑道:“不會是晶圓廠吧?”
正準備回答的方年聞言,略頓了下,笑了起來:“嘖~不愧是帶資上班的關總,這眼力見就是不一樣。”
“不像你們,一看心思就沒在前沿的發展大局上。”
說著,方年目光掃過眾人,故意撇撇嘴:“以後知道該怎麼做了吧?”
“……”
大家都故意裝出了一副唯唯諾諾的樣子。
心裡有些恍然。
難怪一口氣就買了450畝地。
方年心心念念想要由廬州前沿主導建設個半導體製造完備產業,這他們是清楚的。
晶圓廠又是製造裡必不可少的核心。
甚至可以說是最核心,技術含量高,相應的利潤率也高,自然是前沿最相中的。
不過關秋荷這時卻皺起來眉頭:“不對吧,工廠就占那點麵積夠乾嘛呀?”
方年做了個手勢:“你再想想,為什麼會單獨在那邊開一個土建工程?”
“試點?”關秋荷恍然大悟。
方年點點頭,笑道:“對,給白澤實驗室建的一個內部測試晶圓線,順便積累相關技術;
反正前沿現在的資金實力,不融資是根本建不起晶圓廠的。”
接著耐心解釋起來:“雖然苗部這個人心思很多,但說話還是算話的,既然他都透了口風會在明後年支持前沿一筆資金,前沿就沒必要額外去融資;
當然……”
“也更沒必要提前把錢都花了,不過該有的準備工作還是得有,總不能到時候錢有了,技術積累還是個空中樓閣,那就輪到我在苗部麵前丟人了。”
說到這裡,方年略頓了下,然後說了句:“項目投入低,就沒驚動你們。”
“雖然可以說是目前最成熟先進的300mm規格的12寸晶圓製造廠,不過初期設計的月產能是3000片。”
“12寸?”白粥有些咂舌,“方總你這一上來就是奔著前期投入巨大的12寸晶圓廠搞啊。”
方年笑笑:“省得重複投入,將來有錢了也不用重新來過,原有基礎上擴大產能就可以。”
“那450畝地的初步規劃設計是做好了的,中長期設計月產能10萬片,如果能控製好良率的話,最高能到月產能5000萬顆芯片。”
“再算上封測廠、辦公樓等等工業設施,剛剛好能把450畝地填滿。”
聽方年說完,吳伏城疑惑道:“按照這個項目的土建成本來算,直接建好一條月產能10萬片的12寸晶圓廠的土建成本也能在20億甚至15億以內;
怎麼不一次性建好,畢竟土建工程的耗時很大程度上拖慢了前沿發展的腳步,而且按照行業標準,土建工程的成本可能還占不到前期總投資的三十分之一。”
聞言,方年隨口道:“沒必要提前把錢都花了。”
方年倒沒有覺得吳伏城是沒帶腦子說廢話。
“土建成本確實不高,但以目前的技術積累,樂觀估計應該要在五年後才會需要這麼大的產能。”
“也有些彆的考慮,不隻是現在用不到的問題。”
“……”
方年說完後,劉惜抬頭插了句話:“土建工程流程把控程序我已經調試好了,可以按照最長遠規劃來進行判定給出一期期規劃,不會再影響規劃落地進度。”
聞言,方年眼前就是一亮。
心中直呼劉惜牛逼。
這樣一來,之前拖慢前沿發展的土建工程進展將再不成為問題。
略有些激動道:“劉惜乾得不錯,這樣,等我整理完,老吳你來負責接管項目。”
“好的。”吳伏城點點頭。
“……”
事實上吳伏城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
因為實際例子就擺在那裡,貴陽的數據中心落地時間與規劃進度是完全不匹配的。
致使結果的最大障礙是土建工程的進展。
的確,有錢確實可以加快進度,但這種壓縮有極限,不可能存在理論上一人一萬天,一萬人一天的情況。
這也是方年硬生生單加一個土建工程到廬州前沿二期建設上的原因。
在數據中心上吃的虧,方年不可能再吃第二次。
如果真要等到明年甚至後年苗為承諾的500億到賬後再開始一步步來,再一折騰,黃花菜都涼了。
額外的技術積累是真的很需要時間。
尤其是現在前沿在幾乎所有涉及的領域都需要補功課,以追趕國際領先水平。
所以很多細分領域必須要提前進行小規模試點工作。
這也是方年為什麼急著將前沿規劃的大實驗室計劃全部落地的原因。
雖然資金有限,步子沒法邁太大,但並不影響技術前期積累。
一步一個腳印發展也更穩健,更符合前沿的戰略。
不能總是跟今年上半年一樣,像是在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