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禍福(三)(2 / 2)

蚍蜉傳 陳安野 6778 字 10個月前

。”

“大王但請吩咐,小人無有不從!”那老兵汗流如豆,後悔不迭。此刻他心中已經打定主意,今夜要能得活,從此再也不會為了那幾份小錢,再為官府乾看守墩台這檔子破事了。

隻聽頭頂傳來悠然聲音:“你這墩台傳令的名目,我之前倒也聽聞一二。既有追凶緝盜死烽炮,也有通行開道的活烽炮,是也不是?”

“是,是,是。”老兵一愣,而後連珠炮也似應道,害怕之餘更是心驚。這流寇竟然對墩台的傳令係統頗為熟稔,看來接下來卻不可再想那賣弄小聰明的勾當。

趙當世口中所謂“死烽炮”即是專為流寇準備的,一台起火、放墩架炮,餘台皆應,遠近官軍見聞,便會聚攏而來,圍剿寇匪。而那“活烽炮”,則是在官軍或是商隊等途經時點放,目的是提醒其餘墩台路過的乃是友軍,以免起不必要的糾紛。

眼下趙當世的意思很明顯,便是要求這個墩台

的墩軍為自己一眾人燃起“活烽炮”的信號,如此一來,這儻駱道南口的一段路,當是安全保險許多。隻要穿過南口這一帶官軍勢力的密集區,就算再被官軍察覺,也足可逃出生天。

“你現在就帶兩個人上去點火,要是敢和爺爺玩什麼把戲,這些就是你等下場。”

那老兵不用抬頭也知道他所指“下場”是什麼。他既然認定這個賊渠不是個好糊弄的,也就收起了搞鬼的心思,隻祈求自己乖乖辦了事可以換回一條老命。

侯大貴收到趙當世的顏色,邁步過來把手往那老兵領口一提,捉小雞般向外邊拽去,口中不斷威脅。

除了那老兵,其餘墩軍也均被嚇得臉色慘白,一兩個年少的甚至已經失禁,眾人哆哆嗦嗦一言不發,隻能在心中不住祈禱,希望這場噩夢趕緊結束。

烽火伴隨著炮聲很快點燃,在一片黑魆魆夜中猶如盛開的花朵,分外耀目。

侯大貴帶回那老兵,問道:“百戶,這些丘八怎生處置?”

趙當世看了看已經一臉死寂的老兵,麵無表情:“堵上嘴,全都綁了。”

侯大貴彆無他話,默默走開,招呼幾個手下開始做事。換做他時,他又會頂撞,認為該殺了這些墩軍以絕後患,但幾日來,他已經漸漸習慣服從趙當世的安排。尤其今夜之事,令他對趙當世的看法完全改變。如果說此前他還還隱隱有著挑戰這位頂頭上司權威的心思,那麼如今他已然徹底服膺。

同侯大貴一樣,楊成府等人對趙當世也產生一種微妙的感覺。這種感覺和以往不同。在以往,頭領死了,換個便是,便如換家店吃飯一般稀鬆平常。頭領不將他們這些宵小當人,他們對頭領也沒什麼歸屬感。可如今,對於趙當世,他們竟然產生依賴,渴望著繼續跟隨這位能帶給他們安全感的小頭領。對於趙當世提出的主意與方案,他們也會下意識服從。

這種關係潛移默化,在當下,他們沒有人發現

,趙當世也沒有發現。

有了烽火、號炮表明“身份”,趙當世一眾人離開墩台後果然沒有收到阻撓。五十一騎急急馳離墩台密布的儻駱道南口。

在確定已經逃離官軍的勢力範圍後,侯大貴扭頭望向後麵那顆逐漸縮小的火點,不禁喜悅地長嘯了一聲。

不隻他,其餘數十人也都長舒口氣,有開心的甚至喊起了山歌。粗狂沙啞的喊聲破喉而出,在幽遠的山壑間回震。

“讓弟兄們收斂些,這才過了第一道險,往後道上未必沒有官軍遊兵,仍得小心行事。”趙當世尋了一破廟歇腳,如此吩咐侯大貴與楊成府。

二人對他的話已是深信不疑,下去喝罵一陣,好歹將興奮的眾人彈壓下來。

侯大貴轉回來問道:“百戶,那些腦瓜子怎生處置?”

前番在驛站剁了十幾個腦袋,沉得要死,隻在

墩台起了些恐嚇效果,似乎沒什麼大用,他便打算扔了。

“若有兄弟覺疲,就換個帶著。在出儻駱道前恐怕還用得到。”趙當世略略沉吟道。

一眾人在破山廟中借宿,到得後半夜,卻下起了暴雨。那山廟年久失修,瓦礫蛛網遍布不說,連頂上也是破敗異常。這檔口,雨水穿過廟頂的破洞打將進來,隻一小會兒,便濕了眾人一身。

趙當世招呼大夥躲於一麵目全非的佛像下,擠在一處或蹲或坐,堪堪熬過一宿,濕冷之下卻是無人能夠合眼。鄰近黎明,那雨勢倒小了,淅淅瀝瀝的連綿不絕,也不知要下到何時。

這光景雖然淒慘,但五十餘人卻並無一人生出怨言。當了這些年的流寇,都或多或少見過世麵、吃過大苦頭,淋點雨、餓肚子亦或是連續行路數天數夜都不過是家常便飯。

侯大貴腿被他人壓得麻酥酥的,好不難受,不願意再坐在地上,揉揉眼推開旁人站起來伸懶腰。透

過殘破的廟門向外看去,水氣彌漫的儻駱道山峽氤氳迷蒙,似霧非霧。有幾處斜坡還產生了小小的泥石流,自半山至道上一片泥濘。

這番景象,讓他想起了無數次的死裡逃生。在官軍的追擊下一連奔逃三天三夜、為官軍所逼困陷於山穀之中、被自己人背叛滾落下山崖、伏於屍堆之中躲避追捕…

然而他還是活下來了。

上天給了老子機會,能夠繼續馳騁在這世上,哪能這般輕易就放棄機會?他闖王、老回回也是土坷垃出身做到今天這副身家,同為娘胎肉長我侯大貴就不行?

侯大貴眺望遠方雨霧中若隱若現的泥路,如是想著。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