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了。”劉哲雙眉一挑,“若是洪蠻子或是盧閻王,還需忌憚一二,可這新陝撫是無名之輩,一介書生罷了,我等若怕了他,豈不讓人笑掉大牙?”
“但…”
“我知拓掌盤心思縝密,怕有意外。隻不過早在三月,那姓孫的到任時,我便留意了他,聽說他隻身上任,手無一兵,後多方哀求,洪承疇才撥了二千
甘肅邊兵給他,都是些老弱病殘,能濟甚事?算來他上任至今,不過短短三個月,縱使諸葛複生,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擋得住我闖營大兵?”
前任陝西巡撫甘學闊“不知人事,舉動為笑,秦士嘩於朝”,遭陝西巡按錢守廉彈劾後下台。當時為順天府丞的孫傳庭為朝推以邊才,遂代任為陝撫。明代陝西巡撫,讚理軍務,統西安兵備、涇邠兵備、商洛兵備、潼關兵備、漢羌兵備五道以及布政司下西安、鳳翔、漢中三府及平涼府之涇州,此外尚領陝西都司的西安左等五衛。
紙麵上貌似管轄範圍極廣,權力極大,實則在如今時節,早已外強中乾。就舉一例子,屬於陝西巡撫領導的西安左衛、西安右護衛、西安前衛、西安後衛這四衛額兵總數二萬二千四百名左右,可孫傳庭到任後發現,地方財政殘破不堪,原先的衛所兵製早已土崩瓦解,原屬於西安四衛的兩萬六千餘頃膳軍腴田被鄉紳豪右侵占無幾,衛所旗兵大量逃散以至於撫台標兵連三百人也湊不齊。甚至連標兵許忠、劉世傑據
藍田反叛都令孫傳庭一時束手無策。劉哲身為闖營大將,地位高,責任自也重,這搜羅敵我消息是他工作的重心。綜合各方情報他斷定陝西巡撫孫傳庭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對己軍都造不成威脅。
不快歸不快,對於劉哲的業務能力,拓養坤沒有懷疑,也不會為了慪氣而與對方頂牛下去。他以拇指撐著下巴,沉默片刻,又道:“要北上也不是不成,這路線到底怎麼選?目的地又在哪裡?”
自漢中盆地向北,有許多道徑貫通秦嶺,其中著名者就有陳倉道、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峪穀道等,皆南北走向。依照闖營大軍目前所處的位置,儻駱道、子午道與峪穀道都在選擇範圍內,而陳倉道太遠、褒斜道距離漢中太近,都可先排除掉。
劉哲啟唇方欲回複,上頭高迎祥直接開口:“走子午道。”
“子午道?”拓養坤聞言怔住,帳內諸將之間也多有相互顧視,“若選子午道,闖王就是要去,去西安?”
“正是。”高迎祥一如平常的沉著。
“這,這…”拓養坤自負膽大,但到了這時,竟有些彷徨,站在他身畔的幾人分明看見他的鬢角都已滲出了汗。
子午道戰國時便有,先是西漢末年在王莽手裡修葺了一次,後來唐代天寶年間又大整,往後於曆朝曆代皆為溝通秦嶺南北的重要通路。與其他道徑不同的是,由子午道北端出,可直指陝中重鎮西安,所以此道自開辟以來,每逢戰亂,俱為軍事要途。三國時魏將曹爽伐蜀、東晉桓溫北伐前秦、五代後蜀爭雄關中等等,皆取道子午,此道形勝之重要由此可見。闖營有數萬大軍,每動一步都會引起官軍的極大注意,所以偷渡什麼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要走子午道,到了西安,不將西安城打下來,寸步難移。直白點說,這就是一錘子買賣。
聯想到去年闖營、回營、獻營等圍攻西安還免不了功敗垂成,拓養坤對於借道子午穀襲擊西安的想法抱有極大疑慮。不單是他,其他掌盤子同樣肚裡打
稿,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用在這時候再貼切不過。
“諸位不必擔心,今時不同往昔,當初洪承疇坐鎮西安,各路官軍齊聚一城,我等準備不足,才會铩羽而歸。然當下,洪承疇歸延綏,主理陝北,各路強力官軍也都在他麾下與闖將、過天星等追逐不止,陝南、關中一帶現在全歸那姓孫的節製,此人手裡無兵,根基淺薄,柳紹宗、孫顯祖又縮在漢中一心一意保那勞什子的瑞王,我等出子午北口,絕無有能當我軍鋒者。”高迎祥提了一句後,劉哲接著將想法說了出來。
諸將聽罷,各自忖度,劉哲頓了頓,再道:“大夥可知道魏延?”
雖說在場的掌盤子們多是大字不識一個,但三國故事還是極為熟悉的,一鬥穀高聲道:“聽過,聽過,是蜀漢大將,後來造反被殺了。”
“說的不是這個。”劉哲搖頭晃腦,那模樣下意識學的是說書人,倒有幾分神似,“諸葛丞相北伐,魏延曾提出子午穀奇襲之策,可知?”
一鬥穀這時就沒聲音了,和他一樣,在場大部分人聽書也就聽個熱鬨,問他們些仔細的內容基本上答不出來。好在拓養坤有點文化,略微能挽回點麵子:“似乎諸葛亮沒聽他的,後來就敗了?”
“是啊!”劉哲扼腕歎息,“要是那時候聽了魏延的,出奇兵走子午穀,那麼曹魏早就敗了,漢室中興有望。”諸將聞罷,跟著他也都流露出惋惜之色。
趙當世在下麵,暗自哂笑,這些個糙漢,正事沒解決,談到說書環節,居然一個個都神不思屬了。不過話說回來,由劉哲這麼一講,走子午穀這一步貌似是目前最合理也最有前途的舉措。之前出回營時,他與部下走過儻駱道,並不好走,想來這子午道名氣甚大,當也會便捷得多。
高迎祥見話題有點偏移,適時出聲道:“諸位,走子午道,打西安,並非姓高的臨時起意。試想,西安附近官軍孱弱,我軍銳出,當橫掃關中。一旦得了西安重地,不但我大軍可借以自固,陝地官軍屆時
亦必大亂。洪承疇再能打,也定首尾不能相顧,闖將他們也可趁機衝出包圍來與我合。此一箭雙雕之舉,何樂不為?”
打西安,亂官軍部署,救李自成,水到渠成。隻要成功,天下形勢將立變。如此壯舉也隻有手握數萬雄兵,指揮方遒的高迎祥才有膽略下決心去做。趙當世望著高迎祥,隻覺其豪氣萬千,竟而不由心馳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