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孟流(四)(2 / 2)

蚍蜉傳 陳安野 6341 字 10個月前

三十而立,趙當世沒到三十,今年二十六,對於“立德、立言、立身”已有很深的感悟,但誠如覃

奇功曾言,這個“立”內還應該包含“立業”與“立家”。可以很自豪的說,趙營就是趙當世的“業”,隻是那個“家”,至今還是杳無音聞。

記憶的深處,趙當世在十八歲那年本來都該結婚了,未婚妻不是旁人,就是王來興那個與自己指腹為婚的姊姊。隻可惜,送親隊伍行至半路,為亂兵衝撞,那些官兵也不知是何處的客兵或是逃卒,不分青紅皂白,將所有人殺了個乾淨,掠財而去。甚至連王來興的姊姊,也被砍了腦袋,用刀劃爛了臉,作為“寇首”之一充數。

趙當世的父親當牛做馬數十年,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為自己的孩子操辦好婚事,風風光光將媳婦接進趙家門。飛來橫禍,一生的希望成為泡影。老實巴交的農民,又不敢找趾高氣揚的官軍理論。悲慟之下,臥床不起,沒幾天便一命嗚呼。趙當世到現在還忘不了父親臨死前那雙蘊滿無限失落與悲憤的渾濁雙眼。從那雙眼裡,看不到半點的希望與期盼,有的隻是空洞與死寂。

所以,趙當世後來義無反顧從了賊。即便每日每夜都要忍受提心吊膽、將性命擺在刀鋒上的過活,即便因為戰鬥無數次身負重傷以至於奄奄一息,即便從賊後失去了原先所有的親人朋友、隻餘王來興一人陪在左右,他還是沒有半點後悔。那時,他隻想為自己討一個公道,哪怕這個公道可能永遠都討不回來。

而現在,隨著實力的日漸增強,他的思維也開始慢慢轉變。隻為自己算什麼,何不大義凜然,為天下討一個公道?

那麼天下的公道又是什麼?

好多個不寐之夜,趙當世都問過自己,奮戰至今的意義到底在哪裡?如果隻是為了給自己討個公道,那麼在殺了數以千百計的官軍後,他已經可以對黃土之下的父親說一聲心願已了。問題是,接下來呢?自己與趙營究竟要做什麼,是為了什麼而戰?倘若隻為了生存,他此前完全不必殺拓攀高,俘高迎恩,他甚至不必勞心製定接下去的作戰計劃,隻需要帶著幾百個親信弟兄,躲藏崇山峻嶺,一輩子打家劫舍,逍

遙快活。抑或尋一處廟宇,遁入空門,從此麵對青燈古佛,不問世事。

可事實證明,這些,都不是他想要的。他很困惑,也很迷茫,他不知道自己與趙營的路終在何方。所以,他隻能摸著石頭過河,走一步是一步,同時,在心底不斷蒙騙自己“為天下討一個公道”。

他希望有人能給自己指一條明路,更希望自己能夠自然而然參透前進的意義。但至少現在,他什麼都沒有。

回到最初的思緒上麵,大丈夫之基本,在於成家立業。此前對於伴侶的人選,趙當世不是沒有考慮。他第一個考慮的是張妙白。這個女人固然驕慢矜傲,可是心思敏捷,不亞須眉,與她交流,妙趣橫生。不過,每當他表露出想要迎娶張妙白的時候,都無一例外,會遭致眾將的極力反對。旁人也罷,王來興是表現最為強烈的一個,對他的意見,趙當世不得不加以考慮。娶妻納妾本身不錯,可要是因此造成營中動蕩乃至部下積怨離心,那就得不償失了。

趙當世此前未婚,迎娶張妙白等於接了個二茬子,不合適。她又比趙當世大上好幾歲,而且從眾將的反應上看,張妙白自身的確有著種種問題,實非一個好的人選。

故此,自從斷了納張妙白的心思,趙當世就很少再去找她了。最近聽到她那邊似乎有些風言風語,百忙之中,趙當世也沒有心思再去探查。

第二個則是覃施路。說實話,趙當世對她很有好感。覃奇功也時常在旁邊攛掇,煽風點火,很是希望趙當世娶了他的侄女。隻是在接觸下來後,說句老套的話,趙當世感覺自己還是把她當個妹妹看。作為自己的女人,名義上就是趙營的女主,不是隻靠花容月貌就能勝任的。趙當世並非隻把女人當泄‘欲工具的粗鄙之徒,他心中是希望自己的另一半有足夠能力為自己分憂。照此標準看去,尚是小孩心性的覃施路顯然還太嫩了些,趙營軍務繁雜,若還要分心去照顧她,趙當世自忖沒那個精力。

覃奇功他們不明白趙當世為什麼會對娶妻納妾

這樣的小事猶豫不決,但對於趙當世自己,到底有後世的思維作祟,原本說來是先進的觀念在覃奇功等人看來,反倒成了迂腐。

侯大貴曾經私下裡與徐琿、郝搖旗等人討論過,生怕趙當世是個不近女色的魯男子。因此,在幾次清點戰果時,有意遴選了些模樣端正的女子給他送去,觀他反應。隻是每次的結果都很正常,趙當世全笑納了,毫無抗拒的舉止。特彆是在檢查過幾個送去的清倌人的身體後,侯大貴等人確信趙當世沒有逢場作戲,而是實打實操作過,故而,對其人生理缺陷的懷疑隨之冰釋。

想來想去,最後還是認定趙當世誌存高遠,庸脂俗粉壓根就瞧不上眼。秉持這種看法的以侯大貴與郭虎頭為最,他二人都暗下決心,早晚得給趙當世搞來個有身份、有名望的大官的老婆或者女兒,既為對方分憂,也為自己長臉。

趙營在黑水峪地區一直休整到九月中旬,這期間,趙營各部的人員兵甲的調配都基本上完備,對於

新附兵馬也完成了初步的協調訓練。數日前,塘馬急報,蠍子塊拓養坤於河南大敗歸陝,作亂於延安以南。其勢雖不比當初,可洪承疇仍不敢懈怠,擠出圍剿李自成等的兵力對其進行堵截。與此同時,西安的官兵似乎也有向北行動的趨勢,應當是洪承疇向孫傳庭發出了支援請求使然。

和這個消息聯袂而至的還有後勤糧草的告急通報,在趙當世最後拍板下,趙營趁著北部官兵注意力分散的時機開拔。

因吃過子午穀的虧,行軍路線定為向西過鄠、盩厔二縣,走儻駱道。韓袞與楊招鳳不久前跟著高迎祥走過一次,認為比子午道好走,趙當世去年也曾走過,熟悉路徑,選擇此道較為妥當。

全軍分三部,徐琿與覃進孝領著前、左二營居前,趙當世與侯大貴、郝搖旗、王來興的中、右、後三營在中,韓袞馬軍斷後。在這後邊,張妙手則帶本部兵馬跟在最末。

很顯然,孫傳庭固然靠著個人能力在短期內組

建出了一支數量可觀的兵力,但其在陝西依舊紮根不深。他目前隻能固守城池或派出援兵乾一些類似支持洪承疇打側翼的輔助類行動,尚無能力單獨組織大會戰。且據最新塘報,陝西巡撫衙門裡自生兵亂,叛兵為亂藍田,孫傳庭忙於安內,焦頭爛額無暇調配大軍對趙營進行阻擊。所以,趙營在經過兩縣的途中,沒有遭到成規模的攔截。

和在子午穀的時候不同,沿儻駱道南下,天氣日日晴朗。少了泥濘之苦,卻多了酷暑之曬。然而,對於急於行軍的趙營來說,日頭再難捱,也好過困在原地寸步難移。

十日後,當趙當世策馬眺望到那幾座似曾相識的墩台,趙營全軍已出儻駱南口。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