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行刑的的號聲大作,高台上,一聲怒咆從那劊子手喉頭炸響,緊接著,幾乎是電光石火間,厚刀疾揮而下,重重砍在小紅狼的後頸,他的身子頓時癱軟下去。
趙元劫“噫”了一聲,驚恐地將腦袋向側立著的葛海山懷中蒙去,但葛海山冷酷地將他的腦袋推了出來。然後,他幼小的心靈遭受到了極大的震撼。隻見那劊子手一次又一次,連續不絕地抬刀又將刀砍下,每砍一次,伴隨著他的喝聲都有肉沫血水濺起,恐怕砍了將近十刀,那小紅狼的腦袋才骨碌碌從樁上滾下來,他的頸部一片稀爛,與其說是被斬下,還不如說是被砸爛的。
趙元劫想哭,然而巴巴張著眼,卻是一滴淚水
也流不出來。
“不殺他,下次腦袋擺在木樁上的,就是你爹。”行刑完畢,趙當世也免了驗看首級的步驟,起身離去,但在經過趙元劫時撂下了這樣一句話。趙元劫睜圓了雙眼,一直等到趙當世背影消失不見,淚水才不自覺地奪眶而出。
小紅狼死後,武大定順理成章接收了他的餘部,這也是趙當世此前和他約定的。這之後,武大定放回了被囚禁多日的郭虎頭。趙當世賞罰分明,與眾將商議後,認為郭虎頭罪不至死,但降為百總,罰俸三月,立功自贖,前營前司把總一職暫由徐琿親自兼任。
至此,漢中府地麵數得上號的舊寇基本上被一掃而空,趙營一躍成為府內的最強勢力。加上張妙手手下六千人,武大定擴軍後也有五六千人,廣義上的趙營目前已經有了兩萬五千上下的規模,在趙當世看來,足夠開始考慮與官軍叫板的事了。
不過,凡事謹慎些總是好的。趙當世早前派出
去搜羅各地情報的夜不收們也開始陸續返營,這其中龐勁明提供的消息最為引人注目。
如果說周文赫更適合當一個親兵頭目,那麼這龐勁明就當之無愧,乃天生為間諜活動而生的人才。趙當世有識人之明,能清楚的看出部下每個人當前的能力以及蘊藏的潛力,這也是作為管理者的必備素質。他認為,如果日後要分出專門的特務部門由人掌管,那麼龐勁明無疑是比周文赫更加合適的人選。
這且不提,龐勁明帶回來的軍情統共分為三項:第一項,與柳紹宗的交涉。那日為了阻斷小紅狼向西南方扼退路,穆公淳提出的辦法就是找到官軍,以華清郡主為籌碼買‘官軍出力。官賊間勾搭,趙當世聽過不少也經曆過不少,隻有曹文詔、秦良玉這種一根筋或者說赤誠之人才會對這個概念執著堅持。更多人,比如說柳紹宗,就很容易在利益麵前動搖。對他來說,乾死乾活幾個月,自己損失不少財力人力,換來的卻是朝廷幾個月的拖欠軍餉,無論是主觀意誌還是客觀情況,都驅使著他接下這單生意。試想,獨力
救回華清郡主,這是何等的功勞?且不說朝廷那邊會頒下如何的賞賜,就瑞藩給予的報酬,想來也足夠吃個盆滿缽滿。所以,柳紹宗很爽快答應了趙營的出兵要求。眼下,柳紹宗還帶著人在外頭晃蕩,等待著趙當世兌現承諾。
第二項,漢中城內的軍隊構成。這相對來說就簡單多了,主要是因為龐勁明沒有辦法與足夠的時間深入官軍。總的來說,就是分三部:孫顯祖一千五百來人;柳紹宗三千人;劉宇揚二千餘人。裡頭孫顯祖的人戰鬥力最強,劉宇揚的最弱。除此之外,川中日前也有千把來人到了西麵,具體情況還需再探。
第三項,褒城的城防。武大定雖然正式歸附了趙營,但趙當世並不打算將攻打褒城、沔縣的事作罷。言而無信,非人主所為,為了進一步折服武大定,趙當世鐵了心要取這兩縣。龐勁明首先提到褒城的官兵有三千餘眾,趙當世大驚。陝中不比四川,因為一向是軍事重省,對於城池的修葺十分看重。近在咫尺的城固、西鄉二縣不過千餘人的守軍,就能讓趙當世
打消強攻的念頭。原以為偏僻的褒城、沔縣守備會疏鬆些,才會將進攻目標轉到那裡,如果這三千人的消息確鑿,那趙當世真的得考慮如何與武大定交待的事了。
不過,龐勁明隨後抖出一個重要情況,便是據他打探,這三千人並不是哪裡來的援軍,而是褒城縣令何永禧最近一個月倉促招募起來的。想來是趙營的突然到來使得何永禧壓力陡增,不得已才出此下策。以這些人分布守禦,就是為了作出兵多城固的假象,好恐嚇流寇知難而退。真彆說,這主意倒真有些作用,不但小紅狼沒有去褒城騷擾,就是趙當世,在沒有親耳聽到這種內幕,怕也會對攻擊的計劃遲疑一二。三千沒有任何訓練的官兵在身經百戰的趙營眼中與披著狼皮的羊沒有任何區彆。這條消息極有價值,隻要再次確認,這攻褒城一事,就不再是困擾。
趙當世好言嘉勉了龐勁明一番,要他下去領賞休歇,忽然發現他腰間掛著把極為精良的雁翎刀,叫住他道:“這刀從何而來?”
龐勁明經他提醒,才想起這茬,就簡要將自己在老漢處借宿的事說了說,並言:“屬下回來後就將它配上了,想這刀如此顯眼,佩戴著在營中多多走動,若那老漢的兒子真在我營中,必會前來打探。”
趙當世點頭道:“知恩必報,是我輩分當所為。你這樣做很好。”說著,又想起一事,複言,“我要去華清郡主那裡一趟,興許問點事。你在漢中城裡探查過,不如過來同聽,若她有言過其實之處,也好提醒於我。”
按著與柳紹宗的約定,趙當世應當將華清郡主如約交出去。有些軍將曾提出異議,認為不該如此實誠,隻要自落實了好處,不必再管官軍。然而趙當世卻不這麼看,和他持相同意思的還有覃奇功與徐琿。
華清郡主確實是個很好的籌碼。但是,一個籌碼若不推上台麵,縱麵額再大換不來切實的利益也是枉然。柳紹宗私底下承諾過,會說動瑞王也出些資財作為贖金。換官軍一動,又撈到些實在已經足夠,再貪得無厭隻會激怒官軍。人無信不立,即便是官賊之
間亦是如此。若一味貪圖小利,沒有遠見,匹夫所為也。就拿左良玉、賀人龍來說,他們之所以能一而再再而三從流寇那裡撈到好處,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們說到做到,信守承諾。身份轉換也可以將這樣的情況放到趙當世身上,有來有往往後才好談交情。趙營的路還長,給這些兵痞留下個守諾誠信的印象,以後有的是機會與他們打交道。
綜合以上考慮,趙當世決意就在這兩天將華清郡主送回去。但在臨行前,他還是準備再和她談一次,畢竟,從這樣顯貴身份的人口中撬出來的消息,是龐勁明再怎麼努力也難以取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