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風呼嘯、大雨如注,灰天之下,小紅狼北營一片混亂。
陝南群賊中,小紅狼實力第一,另有猛虎、上天龍、小黃鶯等次之。自從在蕎麥山失利,小紅狼引眾退到了蕎麥山西部的鹽井地區。這裡成化年間開出了幾口井,熬製井鹽,這時候廢棄多時,但留下許多屋舍可供暫住。
從這裡再往西,就要出了丘陵山地,進入漢中城周邊的平原,小紅狼雖囂張,卻也不敢跑到孫顯祖等人眼皮子底下撒野。他本以為趙營的這一記回馬槍是為了保障安全撤退的反擊,便再次駐軍觀望,想等覃進孝等真正退走後複歸。哪料覃進孝在蕎麥山會合了郝搖旗後,馬不停蹄,立刻追趕了上來。
北營的掌盤是小黃鶯,他為了防止趙營有可能的來襲,特意將營寨向北多挪了數裡,好見勢不妙及早跑路,可沒想到他的這個舉動正好為趙營利用。孟敖曹引馬軍向南部移動,成功引起了小紅狼等的警覺,而後郝搖旗率右營敢死衝擊,當時就截斷了小黃鶯的北營與其他營寨的聯係,最後與覃進孝合力,幾乎全殲了小黃鶯部下一千七百餘人,小黃鶯本人也被亂刀砍死。
小紅狼這時候依舊有上萬人馬,覃進孝與郝搖
旗胃口再大,一口氣也吞不下。所以秉承的原則是“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在殲滅小黃鶯部後,開始驅逐驚魂未定的小紅狼等部,追擊中連戰十餘場小仗皆勝。
小紅狼等本來就少打硬仗,一處下風更無心戀戰,開始繼續西撤。然而,覃進孝與郝搖旗、孟敖曹發現,事態的發展似乎與原計劃出現了差池。
大略說來,就是小紅狼沒有如趙營所想,向西北進入漢中平原地區,反而有了鑽入西南群山的態勢。
覃進孝對戰局的敏感程度很高,及時製止了郝搖旗衝殺的行動,按兵不動。同時對北麵的趙當世連派三撥使者彙報情況。
小紅狼想去哪裡?
趙當世最初接到消息時也很疑惑,但經過穆公淳的提醒後他始才省悟,小紅狼這是想回老巢寧羌州躲起來。
寧羌州是古白馬羌所居地,劉宋時為東益州,境內有百牢關、七盤關,間道五百裡至朝天嶺,通廣元,乃秦蜀之咽喉。可賊亂以來,因為是交通要地,所以寧羌州屢遭戰火,去歲趙營入川時就曾探查到其地早是城無雉堞,民眾散儘。若是讓小紅狼等跑到那裡,彼等憑借山勢殘垣,取之不易,且與武大定約下的諾言也將成鏡花水月。
趙當世希望通過這一仗確立自己的威信,自然不想放武大定的鴿子。但眼下孟敖曹部已經暴露,失去了疑兵的作用。再想讓他快速向西驅動,逼小紅狼改道,幾乎沒有可能。自己帶著趙營主力火速南下阻斷,也不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