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走水(三)(2 / 2)

蚍蜉傳 陳安野 5449 字 10個月前

接受局勢的人,而非一個有能力‘主動打破局麵的人。這樣的人,很好掌握,沒有理由防備不用。

正因為著種種原因,趙當世才有意對熊萬劍網開一麵。此前渡過沈水的那一戰,熊萬劍就是被任為了先鋒,前前後後打了大小數仗,都可圈可點。通過觀察,趙當世覺得此人可用。故而,在時下趙營各路主力都未曾到來的時候,趙當世還是願意讓熊萬劍頂上去試試,同時也可以戰練兵,讓之前一直不被重視的老本軍右營多接受些戰火洗禮。

通常說來,臨時渡江渡河所用的浮橋以舟船拚接連結為佳,但沿口鎮的官軍顯然很有些遠見,趙營兵士沿江搜尋了十餘裡都未在西岸搜尋到任何舟隻的蹤跡,在這種情況下熊萬劍隻能分差兵士砍伐了大量的樹木以來建造渡江所用的浮橋。比起構造完善的舟船,形狀各異、大小不均的樹木穩定性無疑差了許多。熊萬劍沒有時間精

細打磨樹木,與白旺商議後隻派人將樹木的多餘枝椏裁去加以稍稍削砍便開始連結。

實際情況卻比想象中的更不樂觀,串聯起來的樹木一經下水,因為材質、大小、形狀等等原因,並不能有效過人。胡亂起伏漂動不說,就兵士上去,顛簸兩下,也難以前行。熊萬劍一連組織了兩撥兵士嘗試著下水,希望以他們為先驅前行並將浮橋不斷向對麵展開,然而往往都是延伸出十餘步,簡陋的浮橋就如同長蛇在湧動的暗流中肆意搖擺,完全不再受控製,而上麵的兵士也從一開始的尚能蹲行演變成了趴著不動都可稱奢望的狀態。再看江對岸不斷來回遊弋巡防的官軍船隻,熊萬劍再沒有眼力見也不會用這種浮橋將自家兵士送去討死。

試了兩次未果,熊萬劍鬱悶不已,他有心抓住機會表現一番,自不肯將前線的窘境稟報給趙當世。趁著趙當世還沒有親自過來巡視,他趕緊找來白旺,再次商議對策。論上陣殺敵,熊萬

劍沒怵過誰,但論想法子,他知道謙卑低調的白旺腦袋可靈光的很。

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到了這節骨眼上,白旺一時間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他看了看江麵道:“樹木既無法串成一股,何不分開?”

熊萬劍不解道:“此話怎講?”

白旺稍作遲疑,還是說道:“可在營中挑選體健擅水者,抱浮木鳧水過江。搶到灘頭,再行接應後續就好說了。”

熊萬劍望了望仍然在細細飄飛的雪片轉目又看似乎泛著寒氣的嘉陵江麵,忍不住打了個寒戰:“這天氣,叫人下水豈不是下冰池?不要說遊到對岸還能搶到陣地,就遊到半途,凍也給凍死了。”

白旺咬唇道:“脫光了衣服,一鼓作氣,未必凍死。我老家就有冬日戲水打熬筋骨的事。”說著又補充一句,“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咱們許下封賞,派個百八十人強渡過去,總有幾個成

功的。”

熊萬劍搖頭道:“打熬筋骨豈可與作戰相提並論?你瞧那邊來回的官船及對麵山坡上探出來的哨塔,哪個會容你優哉遊哉渡過去?”說著暗自搖頭,本想白旺能有機智,豈料竟出了這麼個餿主意。

白旺也很想抓住機會立功,自打在褒城受了重傷,很久以來,他都沒有表現的機會,他是個有追求的人,平日裡不聲不響,實則也熱衷於功名利祿,熊萬劍急,他更急,是以才會提出如此的建議。

說起帶兵作戰,熊萬劍比白旺有經驗。戰前他就觀察過對麵官軍的陣地,發現官軍至少有著三重防線。第一重就是那些在江上不斷來回遊弋的各色走舸輕艓,這些船不大,但勝在行動迅速。對於沒有隻舟片板的趙營來說,已經算是強勁的阻截;第二重則是沿江而築的城垣,沿口鎮城垣並不高大,但建在靠江的一側,隻齊人高就

足以令向從江中上岸的人無所適從了;第三重則是大量的哨塔。沿口鎮靠江且坐落在山穀中,兩側山勢向外,山上既有官府留下的敵樓,也有後續百姓自發建設的哨塔,上麵不想可知定然伺伏著許多弓手銃手。

所以,若真按白旺的計劃行事,不顧一切拿兵士的命去嘗試,那麼熊萬劍敢拍著胸脯保證,不要說搶到灘頭立足,隻怕派得再多也是葬身魚腹的命。

冷靜下來後,白旺也對自己的莽撞有些後悔,自怨自艾著悶聲不說話。熊萬劍看著他,他則盯著地麵。二人始終都想不出什麼更好的法子。

又過一會兒,二人忽而聽到有人踩雪而來,那“哢哢哢”的清亮腳步聲隻能是穿著靴子的軍官才能發出,所以他們不約而同朝來人看去。

來的是親養司指揮使周文赫,他看著抓耳撓腮的熊、白二人,淡淡道:“主公讓你們前去

,有要事相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