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樹強撇嘴道:“十萬人擠在這山溝溝的犄角旮旯,悶都悶死了,打個屁仗。給我老崔五
百人,足夠拿下此寨!”
楊招鳳對他的自吹自擂早已習以為常,沒興趣反駁抬杠,歎道:“如此鬼斧,真難置信出於人手。看來這些棒賊打仗不成,建造倒頗有一手。”
崔樹強不以為然繼續譏諷:“隻有王八才要殼保護。這些棒賊都是沒卵蛋的慫貨,打仗廢柴,自然想方設法搞這些烏七八糟的東西來自欺欺人罷了。”
楊招鳳沒話說,白他一眼,繼而來回踱了兩步,顯出幾分落寞。
崔樹強見此,沉默片刻,道:“這次若是把事辦成了回去,應當能減免些罪責吧。”這句話,他的話語一反常態,居然有些“溫柔”。
這樣溫和的話語,著實很少聽崔樹強說出口,楊招鳳眉頭微動,嘴角卻透露出幾分苦澀的笑。這段時期來,先是他所在的先討軍右營覆滅,之後他又是罔顧軍法,背離部隊去遂寧妨礙軍
務,縱然趙當世有意維護,但眾目昭彰,楊招鳳無論如何也得負起相應的責任。所以,在大軍會合後,趙當世以及劉孝竑等人就正式對楊招鳳進行了處罰。處罰罪不致死,但也相當嚴厲了,原本身居一營參謀職位的楊招鳳連降數級,下放到基層任職隊長作“後續觀察”。這樣的處罰甚至超過了當初失於敵手的郭如克。
楊招鳳自認責任深重,對軍中的處罰完全沒有異議。他於職級什麼的並沒有特彆強烈的追求,反正當初也是從小兵隊長摸爬滾打上來的,重頭來過也沒啥大不了的。然而,令他詫異的是,在他被降職處分的同時,崔樹強也請願表示願意接受處罰,陪同楊招鳳降職接受觀察。
像楊招鳳這種一營的絕對高層,對戰事的失敗負有主要責任並且個人也違紀,接受處罰情理之中。崔樹強此前不過是右營一個把總,甚至前後還立了些功勞,真算起來並不需要承擔主要責任,其實沒必要自討苦吃。隻是崔樹強似乎心
意已決,不依不饒要求處罰,劉孝竑沒見過這種討罰的人,拿他沒辦法,順手就把他下放到了楊招鳳身邊,當個副隊長充數。
對於崔樹強的行為,楊招鳳在驚訝的同時也頗為感動。但是他並沒有主動去詢問崔樹強這樣做的動機,因為一直以來,崔樹強的性情就比較古怪,驚人之舉在他身上並不鮮見。他自己既然不想說,就問了也白問。
自從遂寧城外失去了曠婉,楊招鳳的心情其實一直很陰鬱。隻不過,他遲早得麵對現實,這一次,就是他主動請纓,擔任趙營與楊科新交涉的使者,目的無非戴罪立功罷了。
有功者賞、有過者罰,是趙營軍紀中的基礎。來之前,趙當世允諾過,若此行順利成功,憑借之前的積累,回調把總不是問題。畢竟懲罰是為了服眾,趙營現在求才若渴,趙當世可不願意真就將楊招鳳這麼一個可塑之才徹底壓垮。
崔樹強看出了楊招鳳的焦慮,此行楊科新
山寨,雖說早有定計,基本上是趙當世有意送出的機會,但楊招鳳畢竟缺乏這方麵的鍛煉,有些忐忑不足為怪。為了緩解他的壓力不致於待會兒過度緊張,崔樹強轉移話題道:“隊長,你看,這山寨上下,木柵沿邊駐守的兵力已超出日常巡警所需,且方才一炷香不到不到功夫,經過寨門的巡邏隊已經有了兩趟,遠超尋常,由此可見,棒賊們必是對我軍極為忌憚啊。”
話題轉到軍事上,楊招鳳的心緒稍平,注意力隨即被引導到了對楊科新山寨以及周遭地勢的觀察上。如此過了一會兒,寨內來人,還是那個兵士,他指手畫腳兩下,寨門便緩緩開啟。
楊、崔二人走近前,聽那兵士道:“二位請進,我家頭領在內迎候。”
楊招鳳點頭答應,與崔樹強一並入寨。
到了裡頭才發現,也不知此地是什麼構造,外頭看起來極是陡絕的山寨,內部卻頗為寬廣。房屋瓦舍鱗次櫛比,可容納數百人的校場路上
也看到了兩三處,倉庫倉儲雖沒見著,但想必也不會寒磣到哪裡去。說這山寨至少能容納萬人起居,是完全沒問題的。
沿途所見,兵士大多無甲,器械也是紛雜難有大規模的統一。這些都在意料之中,楊招鳳匆匆掠一眼就過去了。
到了寨中的“聚義堂”,從外頭看,形製平平,並無什麼格外宏大瑰麗之處。一扇大門敞開著,一眼就能看見堂內最上首處,一個體態微胖的武夫大馬金刀坐在長椅上。
“哈哈,本家兄弟來了。”既然坐在最顯眼的位置,說話的不用猜,也知道必是這一寨之主楊科新了。
楊招鳳進堂後,站立著對楊科新抱了抱拳,道:“奉闖將之命,來與將軍會麵。”
“好說,好說。請坐,請坐。”楊科新笑容可掬,看上去脾氣不錯。他伸起粗短的手指,勾了勾道:“上茶。”
楊招鳳道了聲謝,但沒有第一時間坐下,而是從衽內抽出一封書信,遞交給了楊科新。楊科新身邊站著一個乾巴巴的瘦子,看著像讀書人,一張臉苦大仇深也不知是楊科新從哪裡掠來的夫子。
楊科新拆了信封,裝模作樣瀏覽一遍,就拋給那個夫子,讓他念。那夫子對著信,一字一句,低聲念誦給楊科新聽。楊科新大剌剌坐著,邊聽,眼睛看著楊招鳳邊點頭。
因有些距離,楊招鳳聽不清那聲若蚊音的夫子讀到了哪裡。楊科新聽著,眼睛慢慢閉上,若不是偶爾微微點頭,旁人當真以為他睡著了。
那夫子嘴唇連動,楊招鳳緊緊盯著他,誰知念了一會兒,那夫子卻突然住嘴,表情也流露出些許尷尬。
楊招鳳輕籲一口氣,楊科新的眼睛也睜開了,斜睨那夫子,怪聲道:“怎麼不念了?有字不識得?”
“不,不…”那夫子連忙搖頭,接著輕念下去。
他開始念不久,楊招鳳就觀察到楊科新的眼眶越睜越大,直到最後,幾乎完全圓成了一個銅鈴。,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