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慣例,趙營的隨軍人員都會被安排在標營以便於保護。不過自從趙營軍改後,作為標營的無儔營已轉變成了完全的野戰軍,故而經過重新調配,各色隨軍人員全都轉移到了屯田軍係統下,如此,更妥帖也更穩當。
朝廷授予趙營的軍田有一百五十餘頃,沿著鹿頭店北麵的溪河綿延。這一帶水網密布,土地十分肥沃,稍有些耕作經驗的人一看便知早前何可畏預估每年總畝產十二萬石並沒有誇大其詞。
屯田軍確立後,王來興與何可畏等就開始緊鑼密鼓地將局麵張羅開來,這段時日,除卻派兵士先期檢地除蕪外,更將主要精力投入到了營房的建設中。屯田軍本身加上其餘隨軍人員不下六千人,所需房舍同樣不是個小數目。而且經過商議,野戰軍的營房建設也由屯田軍統一負責。所以要趕在播種前翻新耕地、建完上萬軍將的營房,新立的屯田軍所負任務還是
比較艱巨的。
這些事,趙當世全權交給王來興統籌。這是對王來興能力的一次很好的鍛煉,也是對屯田軍的第一次檢驗。趙當世對王來興一直很有信心,也相信在何可畏、水丘談等人的輔助下,他能帶領屯田軍順利達成目標。
為了節省時間與成本,王來興討論後決定還是就地取材,主要興建木房,佐以少數磚瓦房。是以趙當世出營後沿著大阜山西麓的官道北上,舉目望去,山林之中時常可見一群群樵采取木的趙營兵士忙碌的身影。
天高日遠,和風習習。暫時擺脫了營中繁瑣纏身的軍務,馳馬快騁,趙當世恁的感到一陣適意。走了數裡,沿途有個趙營設的臨時涼棚,趙當世下馬向看管的兵士要了些水,隨行的周文赫忽提醒:“主公,何商使來了。”
這邊趙當世剛將頭轉過去,那邊何可畏火眼金睛早吆喝起來,連連招呼。待他走近,趙當世問道:
“老何,你今日也去北大營那地兒?”根據初步規劃,趙營營地主要分北南兩大營,北麵駐屯田軍,南麵駐野戰軍。
滿頭大汗的何可畏也拿了一碗水,端著先道:“可不止今日,這幾日屬下日日往北麵跑。”說著,仰頭將碗中水一飲而儘,也不顧濺出的水滴打濕了前襟,“現下王統製主要撲在建屋修路上,屬下則分其憂,主持田地諸事。”
這個何可畏倒是不論何時何地都不忘強調自己的功勞。趙當世微笑道:“值我軍最關鍵時期,老何你還得多多辛苦。”
何可畏擺手一疊聲道:“不辛苦,不辛苦。為我趙營、主公鞠躬儘瘁,屬下恨不得死而後已。”
二人都有事在身,解了渴便邊走邊聊。閒扯幾句,話題又轉回屯田軍。趙當世道:“原先後營的人,轉移進北大營,可還適應?”北大營營房中,最為優先將隨行人員的營房都先建好了,二日前,全數隨行人員已不再與野戰軍居於一處。
何可畏回道:“頭一批建成的都是磚房,舒適寬敞,日照也足,屬下昨日就去轉了轉,並沒任何問題。”
趙當世又道:“川中孔家的幼女如何了?”孔慶年的女兒小小年紀,跟著趙營來到湖廣顛沛勞苦,趙當世平日忙於軍務,鮮有機會過問其情,偶爾想起,都有好些過意不去。
何可畏道:“遵主公囑,屬下等儘心竭力,半點也不敢懈怠。早前孔家跟著出來的那個婆子一個月前染病了,至今未愈。屬下另外尋了個年輕婦人代為照看孔家小姐,卻有兩次被屬下瞅見拍打孩子,果斷踹了。前不久又找到個老嫗,此前倒是給大戶人家當過很久的奶媽,經驗豐富,將孔家小姐也照料得好。昨日屬下去探視,孔家小姐分明長高白胖了不少。”
趙當世滿意道:“這便好。孔家信任我,將愛女交付於我。其女即我女,你等照顧她,至少得拿出照顧元劫的態度。”
何可畏雞啄米般點頭道:“屬下銘記在心。”
接著捂嘴笑道:“少君倒是喜歡孔家小姐得緊,兩人時常一起玩耍嬉戲,親梅竹馬、兩小無猜,觀之惹人憐愛。”轉而續道,“另外,郡主蕙質蘭心,也對孔家小姐十分關照,常抱著她哄逗。”
“是嗎......”趙當世聽到“郡主”二字,臉上忽然一動,瞧不出喜怒,但看得出若有所思。
二人在北大營南門分道揚鑣,趙當世將馬交給周文赫去拴,自緩步向幾排已先建好的磚房走去。北大營外圍屆時都要砌起磚牆以增強守備,目前還是簡單以木柵圈示。但隨行人員所居的幾排磚房外已經圍起了半人高的磚牆,轉過一株杏樹,趙當世一眼就望見了那個頎長娉婷的身姿。
回想到上次見麵的不愉快,趙當世這時候不禁有些忐忑。徘徊少許,反而是華清見了他,對他笑了笑:“趙將軍。”笑容依舊,如芙蓉初放,仿佛先前的爭執從未有過。
趙當世略有些尷尬回以一笑,踱步過去,發覺
華清手上還抱著個女孩。
這便是適才與何可畏談論的孔歆。孔歆紮兩個衝天辮,水靈的雙眸撲閃撲閃著甚是可愛,趙當世和藹摸摸她的頭,道:“歆兒,今日吃糖了嗎?”
孔歆看他一眼,奶聲奶氣道:“吃了。”說完,就將頭埋回了華清胸前。
華清在她臉上點了一下,嗔怪道:“糖吃多了得壞牙口。明日起,不許再叫小竹姐姐給你討糖了。”
孔歆嬌哼一聲,小嘴撅了起來。趙當世看了好笑,以目示意華清。華清躊躇片刻,將孔歆放下,捏捏她的小臉哄道:“姐姐和趙叔叔有事要談,你先去那邊找小竹姐姐。”
“嗯。”孔歆乖巧應道,蹦蹦跳跳著很快就不見了。
趙當世看著她活潑的身影遠去,道:“看來她很喜歡你。”
華清道:“我也不知為何。隻覺她與我小時候
很像,對著她就莫名心生親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