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山雨(一)(2 / 2)

蚍蜉傳 陳安野 5264 字 10個月前

布兵士營房、樞要機構及各種防禦設備。而第一步,便是要將兵士營房和初步的樞要機構建設起來。尤其連月來梅雨不絕,以軍帳駐紮的軍營出現了很多弊端,比如雨水衝刷泥濘車馬難行、排汙阻塞導致營地臭氣熏天、過度潮濕引起的各類疾病等等,都是需要著力避免的。趙當世也屢次強調,兵士營房的建成需越快越好。

在何可畏眼中,趙當世的話就是聖旨,甚至比聖旨給他的督促作用更大。營中甚至一度流傳著“山花不謝,何公不眠”這樣的話語,其人之廢寢忘食由此可見。

整個六月,若無緊要事,何可畏絕不離開工地一步。到了七月中旬,何可畏帶著建設兵士基本達到了趙當世的要求。數百座木質營房於鹿頭店北麵的田間地頭錯落不絕,其中間或雜有磚石大宅矗在其間,屋舍儼然、鱗次櫛比。近千建築占地極廣,由挖成的溝壑以及環繞的矮牆分隔為眾多獨立區域。在這些區域區域之外,計劃還要建起兩道城垣加固保護,目前則暫時以木柵標示。望台、箭樓、石堡等等拱衛防禦機製也都標定了位置,隻待建設。隻說供軍隊居住,其實已無大礙,是以進入七月後,趙營兵士已經開始陸陸續續從南麵按照次序徙居到了營房。

此外,靠山地界附近,另有一獨立區域劃定為趙營中樞之所在。此區域西連城、東背山,有道路可拾級而上

,建築建於山坡或是山頂,大多恢弘雄偉。何可畏規劃,當中最為高聳、猶如殿宇的便是趙營的核心所在——軍務府。此府規模最大,當中還包括有政令廳、議事廳等多個獨立單元。趙當世雖然口頭上說這片區域可以從簡,但何可畏哪敢真就懈怠了。他私心揣摩,這軍務府往後勢必成為內外往來之中心,堪稱趙營的頭麵,也是他展現給旁人工作成果的最重要表現,必須殫精竭慮做到最好。因此故,即便心中壓力再大,他也咬著牙,決心慢慢將這塊地方精細打磨出來。

內政之三,在於商貿。何可畏為內務使,但投入建設分身乏術,所以這一塊工作主要由內務副使陸其清主持。陸其清人長得很有幾分貴態,看似和藹可親,實則進趙營前在陝西做的是人口牙行的黑心買賣,即便如此,趙當世卻覺得他對商業方麵算是有些心得。矮子裡頭拔長子,趙營其他苦哈哈出身的鐵憨憨也沒人比得上他了,所以才破格提拔。這陸其清驟升高位倒也不怯,仗著白麵圓臉,人前裝模作樣頗有幾分派頭,不知情的外人倒往往以為他真是富商大賈出身。

陸其清手裡主要負責兩條線,一條是與川中的孔家聯係,通過孔家獲取川、滇、陝等地的物資,一條則是湖廣。湖廣當地也有不少商會商幫,湖廣地麵廣大,物產也

很豐富,這些商人掌控了絕大部分的渠道。陸其清的主要任務便是滲透進去,拿到屬於趙營自己渠道,如此一來,不論以後對川中孔家還是對東南鄭家,都是有利的。

以上屬於大體方針,具體到當下,陸其清的工作比較細碎,還是圍繞著配合營中改革進行。譬如趙當世要求趙營須具備自主研造簡單火器的能力,這便涉及硝石、硫磺、木材等等原材料的獲取,他需要有針對性的尋找穩定且靠譜的供應商,並與之對接。隻這一項,他前前後後跑了襄陽府也不知多少趟,往後更要派人遠赴四川、陝西等地考察,更彆提造支持營地建設、開墾田地以及軍隊裝備采購等營中的繁多需求了。他本人也將在七月中旬親自去一趟沿口鎮拜會孔慶年,總體說來任務繁重不遜於王來興與何可畏。有他負責,趙營在商事這一塊同樣穩步推進。

內政之外,軍事一直是趙營賴以為生的根本,也是數月來趙營確立與內政並駕齊驅的另一重心。

四月間,趙營進行了結構性軍改,軍改事體極為雜冗,框架定下後,各邊各角各個細節的配備及調整直延續到六月方罷。調整隻是第一步,接下來的工作同樣不容小視。野戰軍無儔、效節、起渾、飛捷四營以效節營統製坐營官徐琿為領導,進行了裝備、訓練等方方麵麵的整備。

趙營原有鳥銃千餘支,加上趙當世從褚犀地處敲詐

來的三千支鳥銃,已有四千之數。另龍在田軍中二千鳥銃趙當世也提前預定,前前後後加在一起其實數量已超六千,剔除質量不達標的廢品次品少說也有四千餘堪戰正品。趙營戰兵不過六千,所以光從鳥銃這一項上看,算是充裕。

綜合對軍隊組成結構和兵士操練水平等多角度的研討,最後由徐琿拍板,定下了無儔、效節、起渾三營火器鳥銃裝配比例需達六成這一結論。三營裡,又以徐琿自己所在效節營為甚,佛郎機、發熕、虎蹲等輕、中型火炮配給最多。趙營不少軍將比較傳統,出於謹慎對火器裝配過半的比例表示了擔憂,但在趙當世的支持以及徐琿信誓旦旦的訓練質量保證下,最終還是選擇了觀望。

徐琿勒令全軍兵士上繳三眼銃、快槍、神機銃等槍銃,統一練習鳥銃,以為標準。他在邊軍中待過,目睹了北方邊軍貪用三眼銃、快槍的弊陋。相較於鳥銃,三眼銃、快槍都是火門槍,射程短、精度低,好處則是容易掌握、製造簡單。戚繼光鎮薊鎮時就點評有“馬上、步上惟鳥銃為利器。北卒坌而不耐煩,劇未見鳥銃之利,尚執迷快槍,雖比於教場,鳥銃中鵠十倍於快槍,五倍於弓矢,而終不肯付,亦可異哉”之語。

鳥銃穿透力強、精度高,缺點則是製作複雜且操作

門檻較高。但這對於一向奉兵貴精不貴多的徐琿而言根本不算缺點。趙當世則與他的意見一致,是以鳥銃這一事在營中推行幾乎沒有阻力。,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