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清想了想,道:“我倒覺得錢起這一句‘帶雨客輕帆’更貼切。”
趙當世將她攬緊了,細語柔聲道:“你說好便好,論詩詞歌賦,就十個我也抵不上一個你。”
華清心中一熱,也將頭向他懷中攢了攢,低聲猶如呢喃:“可我隻要一個你便夠了。”
兩人耳鬢廝磨,共處一船的周文赫三人見狀,忍不住瞧將過來。趙當世一眼看去,他三人又趕緊各自低頭,腆臉無言。
一日後,搖櫓欸乃,船隻徹底駛入安慶府,江麵陡然開闊,波浪千堆如山,沿江山巒連綿,蒼翠萬迭,如列屏障。一日不到,連過望江、東流兩縣,直抵安慶府治所懷寧縣。算起時日,恰是十二月初八臘八節,離約定的十二月十五日望江樓之會尚有七日。
安慶乃軍事重地,號“海門第一關”,堪稱南京門戶。元末朱元璋與陳友諒爭雄江上,安慶即為重要一環,得者立占優勢。不過此地商阜並不發達,街道屋舍也均凋敝無可稱道處,更少風景名勝,趙當世等人百無聊賴,居然有些後悔未曾多花些功夫去九江府逛上一逛。所幸華清在側,與趙當世兩人似有說不完的話,倒也能打發時間。
熬過七日,到得臘八節,客棧掌櫃奉上臘八粥,食之味甚美,一掃幾日來的頹氣。午後趙當世正衣赴約,隻帶了周文赫陪侍,鄧龍野與滿寧則留在客棧保護華清。
安慶府治所懷寧縣城很小,多平屋矮房,一座望江樓拔地而起矗立江邊,最是顯眼。走馬不久即到樓門。門口行人不多,拴馬樁前寥寥數匹馬,其中一匹黃馬趙當世眼熟,知是蘇高照的坐騎,心下寬慰,將韁繩付給周文赫,由樓中跑堂夥計引道登樓。
距相約其實還有一個時辰,蘇高照卻提前了這麼早到,趙當世本道是對方誠意十足,拾級而上時還打著讚賞其人守諾的腹稿,但登上三樓,眼望過去,憑欄一桌風景獨絕,那裡正坐著蘇高照和另一名麵生的漢子。
趙當世心懷疑惑,但臉上堆笑著邁步過去見禮,蘇高照忙與對麵的漢子起身相迎。趙當
世細瞧那漢子,但見此人身材短小、皮膚黝黑,中下人之姿耳,不知底細,乃抱拳請道:“在下襄陽趙當世,敢請閣下尊諱?”說著抬眼看向蘇高照。
蘇高照笑道:“這位是目前安廬巡撫史可法,史大人。”轉介紹起趙當世,“趙大人現為鄖襄總兵,是楚北的頂梁柱。”
這名字對趙當世而言可是如雷貫耳,他實在想不到會在此時此地與他不期而遇。強忍著訝異,見禮道:“史大人,趙某有禮了。江北諸府全仰賴大人方得以全,若無大人,東南糜爛,也無我等後來事矣。”
史可法雖貌不驚人,然剛直廉潔,有政略,兼通弓馬兵事,稱文武雙全。他早年師從東林領袖之一的左光鬥,所以雖非東林黨人,但與東林黨關係密切。崇禎元年中進士後曆西安府推官及戶部主事、員外郎、郎中等職。後為右參議,出任地方為安池兵備道,崇禎八年以來,流寇犯江北,史可法率兵抵禦,屢立功績。崇禎十年,巡撫應天安慶等地、右僉都禦史張國維以賊勢日熾,向朝廷建議在安慶、廬州、太平、池州及河南江西湖廣諸府縣另設巡撫,並推薦了史可法擔任了巡撫之職。史可法與安廬監軍湯開遠、淮撫朱大典等配合愈挫流寇,包括西營、回營在內的諸家巨寇都不得不折回湖廣、河南。
趙當世說完,史可法略略回禮道:“尺寸之功,不足掛齒。”態度上卻冷淡不少。
跑堂夥計新添一座,蘇高照引兩人坐下,撫掌道:“不想趙大人來得快,倒打我個措手不及。這樣也好,史大人、趙大人均投身剿寇事,正可相互交流切磋。”
趙當世點頭稱是,史可法則顯得意興闌珊。蘇高照又主動為兩人拋了些梗想將氣氛活絡
開,但史可法似乎不領情,一直無動於衷,臉色漠然。
到得後來,趙當世與蘇高照對著史可法一張冷臉都覺尷尬,氣氛凝結。史可法無心久坐,以軍務繁忙為由隨即起身告辭,眼神閃避也不看趙當世,頭也不回出席下樓。,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