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夢庚及左家家眷占了合脊寺西側的整座彆院。金聲桓與高進庫剛進院落,一名儒生打扮的中年漢子擦肩而過。
金聲桓扭頭看了看,說道:“這人麵熟。”
高進庫沒吱聲,二人見到左夢庚,發現他雙眼紅腫如桃,好似哭過。
“公子。”
“坐。”左夢庚聲音微弱,淒淒慘慘的樣子。
高進庫先道:“公子,方才在院中撞見一人,看著是商丘侯家的大公子?”
“是的。”
金聲桓經此提醒,恍然想起那麵熟之人的來曆。左良玉曾蒙前戶部尚書侯恂的提攜之恩,對侯恂甚為尊敬。侯恂雖因黨爭囚禁天牢,但家族始終受到左良玉的禮遇。侯家在商丘縣,左家則在許州,兩邊相隔不遠,逢年過節,左良玉都會派人走動。侯方夏一直沒中進士,幾年前出任地方當小官,但後來因被父
親拖累,故賦閒在家主持家事,金聲桓與高進庫都去過商丘侯家不止一次,和他照過麵。
“一個月前,闖賊攻破商丘,本以為侯家闔門死難,沒成想侯家大公子卻帶著幾個家丁殺出重圍,輾轉流離至今。也是最近才從河南來湖廣避難,聽說我軍駐紮在此,特來投奔。”左夢庚說著,抽了一下鼻子。
金聲桓聞言,猜到幾分,便問道:“他來可是有河南方麵的消息?”
左夢庚這時候鼻頭一酸,垂淚道:“侯家大公子說,我爹他已......已經死了。”
“啊?”金聲桓與高進庫聽了,無不震驚,“是否屬實?”
左夢庚垂淚道:“侯家大公子日前途徑信陽州,就近聽說了闖賊與爹激戰的消息,想來不會有誤。”
“侯家固然與左帥、公子交厚,但畢竟行路匆忙,道聽途說聽信了謠傳也未可知。”金聲桓驚訝過後,依然持保留態度,“目前正式軍報未至,一切都
不好說。”
左夢庚一抬頭道:“這麼說,我爹他......”
不料高進庫立刻道:“公子,實不相瞞,不久前有散在北麵的斥候來報,也提到左帥下落不明。我本狐疑,但現在有侯家大公子為佐證,左帥或許真已經......”
“此話當真?”左夢庚神情一喪。軍中分工,高進庫負責哨糧兼刺探外圍情報,從他口裡說出的話,自是很有說服力。
高進庫明顯感到金聲桓嘴角一抽,又搶著說道:“千真萬確,軍事豈能兒戲!”說著,斜眼遞個眼神給金聲桓。金聲桓躊躇兩下,終究還是沒有開口。
左夢庚臉色登時黯然,輕輕搖頭道:“要是爹死了,我去武陽關還有什麼用?”長歎兩聲道,“侯家大公子還說,闖賊在信陽州大肆搜殺,有向湖廣進犯的意思......他也是實在藏不住,才翻山而來。此事若確鑿,我軍更不能自去撞闖賊的刀口!”
高進庫當即勸道:“公子,不如南下。”
“南下?”左夢庚一呆,“去武昌府?”
高進庫唾沫星子亂飛:“無論北事怎樣,隻要咱們拿下了武昌府,進可攻退可守,死水頓活。就重新打回河南為左帥雪恥也指日可待!”他看得出左夢庚方寸已亂,是以趁熱打鐵想今日就把自己心中計劃定了。
未曾想金聲桓卻道:“公子,我看去武昌府的事可以緩緩。”
“嗯?金叔有何想法?”
金聲桓回道:“左帥生死,事關重大。隻憑隻言片語,難下定論。”
高進庫惱火道:“我都探來軍情了,還算隻言片語嗎?”
金聲桓乜視他道:“那你拿正式塘報來看看。”
“我......”高進庫一時語塞。他本就是附和著侯方夏所說的話臨時火上澆油,哪裡真有什麼塘報。
“所以這事急不得。亂軍之中為了掩敵耳目,
放出假消息再正常不過,幾年來,左帥也不是頭一遭傳出死訊了。”
左夢庚焦急的表情為之一緩,甚至還有些喜色:“金叔,你說的在理!”
高進庫急得不行,金聲桓繼續壓住他的話頭道:“再者,無論河南情況如何,義陽三關對我軍而言都很重要。侯家大公子不是說了,闖賊大有翻桐柏山犯楚的跡象,隻要義陽三關還在我軍手裡,闖賊就難過來,亦可為我軍後續在楚地的行動提供掩護。”喉頭翻動接著道,“朱仙鎮之敗已成定局,不必再去糾纏,但因此敗可能引起的不良影響我軍得防範於未然。劉洪起等隻是土寇,不能全信,若不盯緊些,隻怕壞事。”
一席話說的左夢庚點頭不斷,歎道:“金叔,還是你有主意!”他本就在北上和南下間糾結搖擺,比起南下,實則北上更符合他心意。隻不過侯方夏帶來的消息打亂了他的陣腳,是以痛苦無比。這當口兒金聲桓為他剖析利弊,解了心中困擾,他自坦然了許多。
“不論侯家大公子所說靠譜與否,我軍還是北上為先。到了武陽關,將義陽三關穩住,這樣既能接應左帥,也能防止闖賊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