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經略(一)(1 / 2)

蚍蜉傳 陳安野 5506 字 10個月前

,最快更新蚍蜉傳最新章節!

陝兵與闖軍決戰的一個月前,八月初,王來興率軍溯大江直抵夔州府。而此時,早先流竄入川的張獻忠已經率軍攻克瞿塘關、占領奉節縣與瞿塘衛。

在覃奇功的授意下,夔州府境內譚弘、譚文、譚詣三兄弟收攏兵力,與覃奇功所部往達州方向退避,因此沿江雲陽縣、萬縣等地守備空虛,張獻忠得以驅兵猛進,直達萬縣。

川中動‘亂日久,各地軍鎮擁兵自雄。為了籌措軍餉,各自擬定條例稅率強行加賦,剝榨百姓。百姓不堪其苦,遂多揭竿而起,有剽悍者則勇於主動發動攻擊,即所謂早期的“打衙蠹”到如今的“除五蠹”。

所謂“五蠹”,“一曰衙蠹,謂州縣吏胥快皂也;二曰府蠹,謂投獻王府、武斷鄉曲者也;三曰豪蠹,謂民間強悍者也;四曰宦蠹,謂縉紳家義男作威者也;五曰學蠹,謂生員之喜事害人者也”,百姓結社攻擊胥吏衙役、紳衿子弟、王府爪牙等輩,至今風氣愈加熾熱,又因為饑寒,更開始大肆抄掠富戶,官府屢鎮不絕。

張獻忠顯然對此次入川非常重視,利用此等地方矛盾,並沒有繼續冒進,而是抓住機會原地整軍經武,繼續增強自己的實力。除了沿途裹挾百姓之外,更是四出派人遊說社團入夥。他的威名在四川甚著,投效依附之眾一時雲湊,僅僅半個月不到,屯駐萬縣的西軍規模重新擴充到近三萬人。

王來興後續前往達州與覃奇功及三譚會合,聚兵一萬三千,觀望不前。張獻忠見趙營兵馬逡巡,同樣穩坐釣魚台。

直到八月中下旬,僵持局勢為四川巡撫陳士奇打破。

陳士奇早前做夢也想不到,西軍有朝一日還能衝破南直隸、湖廣兩道屏障,重返四川。他大驚失色,在成都與蜀王朱至澍緊急磋商,最後決定親臨重慶府指揮剿滅西軍的戰事。四川大小軍閥,他能指揮得動的不多,好歹抽調了標營副將卞顯爵、威武營參將曾英、漢羌兵備道標下坐營都司趙‘榮貴兩部為主力分彆從成都、川陝邊界趕赴重慶,並傳令川東道參政劉麟長、石砫二品誥命夫人秦良玉等部同率軍往重慶聽命。除此之外,檄告各府、州、縣官加強當地防禦,有城的嚴守城池,沒城的鄉村修堡寨相望守護。

匆忙抵達重慶府城後,西軍仍自巋然不動,陳士奇趕緊布防,先將重慶府大江南岸和嘉陵江北岸的船隻全部集中到府城周邊,斷絕兩江交通,阻礙西軍進擊。而後又認為西軍走水路沿江攻重慶府城必經銅鑼峽,遂投入重兵防禦下遊門戶銅鑼峽。同時嚴控佛圖關,預防西軍從陸路侵犯府城。他這一係列布置看似滴水不漏,實則一開始就把己軍置於被動防禦的地位,將主動權拱手讓給了西軍。

張獻忠經過一段較為徹底的整編調整,方才開始著手進軍。八月底,西軍馬步右總管馬元利率軍二萬,在萬縣北麵四十裡的湖灘與駐防此地的曾英部激戰,連戰三日,最終憑借人數優勢冒死衝突,擊敗曾英。曾英背中一箭,落荒而逃。西軍隨後動員全軍溯江而上,趁勢襲取了重慶府東北角的忠州,駐兵葫蘆壩。曾英與劉麟長退保涪州,趙‘榮貴則往梁山縣躲避。

此時已是九月初,趙營兵馬臨時以王來興為主、覃奇功為副,亦全軍南下梁山縣。

“趙都司,久仰大名。”

金城寨寨城,王

(本章未完,請翻頁)

來興並覃奇功等人與趙’榮貴會麵。

年過四旬的趙‘榮貴早年和賀珍都為商洛兵備道樊一蘅效力,隻不過賀珍一直留在商洛兵備道標下,而他則在樊一蘅離任後調到了漢羌兵備道。又因當年張獻忠、羅汝才聯手入川時四川兵力不足,便借用給了四川為客軍。往後他雖然編製上隸屬於陝西,但四川始終沒放他走,於是長期駐紮川陝邊境,接受四川巡撫衙門的差遣。

“哪裡當得上大名,隻能是略有薄名罷了。”趙’榮貴歎氣道。

“聽說獻賊已往重慶去了?”覃奇功麵不改色,“我軍來此,本為尋獻賊激戰,沒想到卻撲了個空。”

趙‘榮貴說道:“是的,據聞獻賊舳艫繼進,幾日前已至涪州。”

“哦?情況若何?”

“仍然不妙。”趙‘榮貴搖頭不迭,“涪州知州馮良謨膽小如鼠,據聞尚未開戰,就棄城逃往了彭水縣。獻賊由是破城,曾參將、劉守道給馮良謨拖累,倉促退守城外五裡望江關。獻賊緊咬不放,曾參將與之野戰,獻賊馬軍驍悍,衝馳間將曾參將麵頰砍傷,曾參將滾下陡坡昏厥,僥幸不死,直到深夜才為劉守道所救,再退南川、綦江等地。”

覃奇功與王來興對視一眼,故作驚訝道:“若是如此,那麼重慶府境內目前可戰之官兵不多了!”

趙’榮貴眉頭緊鎖道:“可不是嘛,劉軍門本期以曾、劉與我三部為遊軍擇機與獻賊野戰,而今曾、劉殘敗,短期內收拾不定,隻我一軍亦難支撐。除此之外,重慶府城內隻剩標營卞顯爵、衛指揮顧景兩軍負責城防,輕易絕不會出城的。”

“石砫兵呢?”王來興問道,往年與石砫兵交戰的場景猶曆曆在目。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