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地(一)(2 / 2)

蚍蜉傳 陳安野 5814 字 10個月前

裕州城順利到手在郭如克的意料之中,他現在麵臨兩個選擇:其一,堅守裕州並分兵攻打西麵的南召縣,將南召縣北麵的魯陽關也攥在手裡。這樣的話,從河南腹地進入南陽府的通道將完全鎖死,後續坐等侯大貴軍隊抵達即可;其二,留下少部分兵力看住裕州城,軍隊繼續向北攻打楊彥昌本營所在的葉縣。第一個選擇保守,第二個選擇激進,此外並無第三個選擇。

郭如克明顯偏向後者。

青桐營統製孔全斌勸郭如克道:“葉縣楊彥昌兵力近萬,不可小覷。”

郭如克回道:“楊彥昌人雖多,我軍亦有七千眾,差距不大。如今一股攻下裕州,士氣高昂正可用。我軍兵臨城下,楊彥昌必會野戰。若野戰得勝,擊潰順軍,就今日拿下葉縣亦不是問題。”

孔全斌不解道:“總管如何斷定楊彥昌會野戰?”

郭如克道:“葉縣四周皆是平原,可供順軍馬軍馳騁,我軍多銃炮,楊彥昌假如龜縮城內,隻有挨打的份,最終淪落到和裕州一般的下場,此乃以短擊長。且正如你所說,楊彥昌兵力不少,現在剛丟了裕

(本章未完,請翻頁)

州,又放棄最擅長的野戰被人數偏少的我軍壓在城裡打,事情傳出去,不但於順軍士氣有損,他個人臉上也無光。”

孔全斌大皺眉頭道:“軍事不是兒戲,楊彥昌好歹四十來歲的人了,豈會意氣用事。”

“田見秀在陝西,河南順軍隱隱以楊彥昌為首,但我軍探子並未探知他獲得了李自成的正式任命。他不是李自成的嫡係,威望本就不高,表現要再孬些,任光榮那些人未必服他。他要守住河南,考慮的可不止這一仗的成敗。”郭如克沉聲道,“而且他這個人的經曆和脾氣探子多有回報給我。說他本是劉國能軍中旗鼓,以悍勇敢戰聞名,李自成當時攻破葉縣殺了劉國能,他手執大旗死戰,十餘人莫能近,遂獲李自成喜愛,親自招降。能爬到今日地位,與他悍不畏死的作風密不可分。這樣一個人,你覺得他會選擇待在城中當縮頭烏龜嗎?”

周晉附和道:“總管說的有理,楊彥昌舍裕州而將本營設在葉縣,可見早便懷有放我軍入平原野戰的心思。”

郭如克按劍而起道:“此戰算得我軍與順軍在河南的首度交鋒,是立威之戰,雙方任何一方有所膽怯退縮,即失銳氣。我軍一旦取勝,殺敵占地還是次要,往後兵之所向,威懾力強,必能十足牽扯順軍防禦部署,對整個戰局有著長遠的好處。”

孔全斌聞言默然。本來他在鄖陽投效趙營,隻不過想找棵大樹乘涼,心眼裡並不完全看得上侯大貴、郭如克等泥腿子出身的趙營高層將領。可是在慢慢的接觸過程中,他發現自己起初的想法大大錯了。

就比如郭如克,他對情報的重視、時局的分析以及軍事目光的長遠,都遠非尋常明軍軍官可及,看似大大咧咧,實則心細如發、張弛有度。說老實話,孔全斌自認領軍打仗的水平比不上郭如克,也不認為曾經共事過的同僚有多少人能比得上郭如克。

起初,孔全斌隻道郭如克是個例,但自打成為趙營的一員耳濡目染,他覺得與其說是趙營撿到寶了,倒不如說是趙營造就了郭如克的成長。

大到大順、大明,小到趙營、各種地方衙門,它們就如同一個個潑墨染缸,裡頭的顏色都不儘相同。有的人白的進去,黑的出來,有的人黑的進去,卻是白的出來。不可否認的是,郭如克曾是塊璞玉,秀於內而渾於外,可若是得不到上好的打磨,或許這輩子隻能與沙粒碎石為伍,庸碌一生。但他很幸運,遇上了趙營。如果沒有趙營,他如是否仍有今日的身份地位無從判斷,唯一能確定的是,趙營成就了如今的他,而他也在無形中反哺了趙營。所謂相輔相成,休戚與共,意正如此。

孔全斌飄飛的思緒被郭如克的大嗓門打斷,他聽到郭如克正在吩咐塘兵通傳各營各部務必在半個時辰內用完午飯,繼續準備行軍。議事的廳堂內也有壯漢哼哧哼哧抬來好幾個熱氣騰騰的大木桶,並從大木桶裡打飯呈給眾軍官。

“老孔,待會兒開拔你當前鋒,靈活些。”郭如克的聲音傳入耳中。一眼看去,他早早端起了碗,大口嚼著米飯,饒是米粒粘滿了嘴邊的須髯也不在意,一副恨不得將頭塞進碗裡的餓死鬼模樣。

孔全斌的青桐營三千人中有一千馬軍,這也是郭如克軍唯一的一支馬軍。

環顧四周,安安靜靜無人說話,周晉、白旺等軍官大多狼吞虎咽起來,聽見的隻是大作的咀嚼聲。孔全斌心中一蕩,接過兵士遞來的瓷碗,爽快答應了一聲。

————————————————————————————————

按:南陽、汝寧二府的戰略態勢圖可後續在精品貼中查看,以供參詳。

(本章完),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