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蚍蜉傳最新章節!
郭如克軍進駐葉縣三日後,侯大貴亦率軍挺進南陽府北部。侯大貴提前派人告訴郭如克,自己將在裕州多停留兩日,然後再去葉縣與他會合。
趙當世經常強調行軍打仗的要義有三,一為戰場指揮、二為後勤補給、三為人心所向。三者並駕齊驅,缺一不可。趙營軍官多是出身綠林的草莽,本來隻知衝鋒陷陣,但跟在趙當世身邊聽得看得多了,耳濡目染自也能學會許多東西。侯大貴追隨趙當世最久,深諳其理,他滯留裕州看似耽誤了兩三日的行程,但對趙營的長期作戰意義重大。
在這短短幾日時間內,他主要做了三件事。
其一,奪取南陽府剩餘州縣。
侯大貴軍目前主力為無儔、靖和中、昌洪前、一衝四野戰營九千人,另有靖和前營三千人在廣文祿的指揮下於德安府隨州北部展開對桐柏山區義陽三關的攻勢。裕州、葉縣既克,南陽府內主要交通順暢,但西麵的南召縣與東麵的舞陽縣仍有小撮順軍盤踞。楊彥昌敗走汝州,南召縣與舞陽縣留守順軍不多,更被葉縣當中切斷相互難以聯係。為保證後方穩固,侯大貴派無儔營左哨吳鳴鳳與右哨熊萬劍兩部分彆攻擊。隻一日,先後占據兩地,南陽府境內殘留的順軍勢力全被掃清。
其二,配合提領衙門交接地方州縣的軍政。
依照趙營的整體戰略規劃,河南、陝西兩省的主要軍事行動由野戰部隊承擔,攻取州縣後旋即抽離兵力投入其他戰事。後續對占領地區的軍政管理,則交付相應提領衙門負責。
開戰之前,湖廣提領衙門就已經開始進行諸如籌措錢糧物資、招募團練兵等戰前工作。至如今,雖說整體尚未達到趙當世要求的指標,但也在楚豫邊境建立了大大小小十餘個的糧站並且招募了上萬新兵,支持前期前線所需毫無問題,伴隨戰事的進行,剩下的指標亦能穩步達成。
侯大貴軍隊開拔,湖廣提領衙門的相關人員及部隊亦緊隨其後‘進入河南。除了大提領水丘談坐鎮範河城未動,參事督軍侯方域、提軍李萬慶與提領竇名望、高文貴、李成棟、胡茂楨、李本深、杜永和等人分赴各地接手開展工作。
工作內容的重點首先是擇地建立糧站打通補給線,而後對占領區進行管控,搜集當地物資。趙營在河南作戰固然背靠湖廣,然而隨著戰事的深入與擴大,也不能一味依賴後方運輸補給。湖廣風調雨順數年錢糧殷足不假,但畢竟一省之地承載能力有限,趙營預期往後還要招募大量的後備兵力,數萬人的軍隊全仰仗湖廣轉運壓力太大,所以取用當地資源是不可避免的選擇。戰事當前存亡之秋,非常時期非常政策,縱然趙營以民為本,也得分輕重緩急,對占領區的管理當然不可能和湖廣一視同仁。
李萬慶、李成棟、胡茂楨等人久在行伍,對糧草中轉地點的選取以及營造均有經驗,搜刮錢糧物資更是一把好手。但是身為趙營中人,到底有最基本的軍紀約束,不可能縱容他們肆意妄為,敗壞趙營的名聲。湖廣提領衙門參事督軍侯方域即起著監督作用。他年紀輕態度卻很堅決,伶牙俐齒更成日拿著一本《當世恒言》引經據典
(本章未完,請翻頁)
,李成棟等老兵油子倒也不敢輕侮他偷奸耍滑,隻是認真做事罷了。
河南多是產糧區,此前多年兵亂多有損毀,不過近兩年落到順軍手裡又在當地大順官員的治理下稍稍恢複。這些老農業區有底子厚基礎紮實,隻要能占為己有,並不愁搜括不到足夠的錢糧。因此,趙營在占領區的動員效率及後勤供應都有保障。
湖廣提領衙門主責在湖廣,涉足河南隻是權宜之計。承宣知政院大知政昌則玉向趙當世請示,等河南部分地區穩定,將新設立河南提領衙門統籌當地事務,趙當世批準了。至於河南提領衙門主事的大提領人選,昌則玉看中了原洛陽府通判酈元仲,他自趙營搶出德昌王朱由崧的行動中被鄧龍野當作擋箭牌一同挾持出城,而後輾轉被安排到了範河城。他熟知政務,又長期在河南任職,了解當地風土人情,是合適的人選。
此外,隨軍來到河南的還有外宣內揚使司宣揚使穆公淳與統權使司統權使偃立成及司內其他官吏。《當世恒言》對凝聚力與公信力的正麵作用顯而易見,趙營在湖廣試點成功,汲取了大量的經驗,如今趁熱打鐵,將之擴散到河南,對安撫當地軍民、招募新兵甚至提升各方麵工作的效率都有無形地助益。早前,順軍針對李自成與大順的一係列宣傳做法簡單且直接,在穆公淳等人看來幾乎與小孩過家家酒無異,既無核心理念亦無說服力,可仍然在河南收效甚著。可以想見,當成體係且已經有著大量群眾基礎的《當世恒言》在河南開枝散葉,將取得怎樣的效果。
本職工作之餘,趙當世特地指派穆公淳與偃立成還需擔任侯大貴的臨時軍師。侯大貴即便改造反思了大半年,但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依然有出昏招做錯事的隱患。現在的他是趙營方麵戰區的第一統帥,每走一步就得考慮周全,否則失之毫厘謬以千裡,後果遠非當前的趙營能夠承受。穆公淳善出奇、偃立成持重,一邪一正輔佐侯大貴陰陽相濟。侯大貴在統權點檢院與這兩人朝夕相處了很久,互相熟悉,也不擔心有什麼磨合問題。
其三,派人與黃得功聯係以便安排接下來的行動。
趙營對河南發動全麵攻勢,表麵上侯大貴、郭如克、黃得功分彆行動,等級相同,但如此大的戰場,倘若各有主張、各行其是,勢必難以同心共濟全力以赴,故而必須指定一個最高統帥掌控全局。這個人不可能是半個外人黃得功,侯大貴與郭如克之間,趙當世最後選擇的是侯大貴。在趙營中論戰績,侯大貴自是比不過徐琿、郭如克,甚至連王來興、韓袞、覃進孝等人也比不過,然而無論趙營內外,掰著手指盤點趙營人物,要說趙當世以下第一人,必然眾口一詞道出的是侯大貴的名號,這便是威望所在。侯大貴哪怕乾啥啥不行,且有著不少前科,卻照樣鎮得住場麵,這便是尋常人難及的本事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