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剛開始打呢。桐柏山山陡林密,劉洪起也算個人物,牛心寨、將軍寨、杏遮寨幾個寨子互相呼應,兵力少說有個六七千人。廣文祿兵力不占優勢,又吃地利的虧,我沒指望他真能把桐柏山打通,但讓他拖住劉洪起,不讓黃得功有後顧之憂即可。”
郭如克略微思忖,道:“話是這麼說,可是桐柏山僵持、汝寧府城也僵持,時間一久,對我軍全局不利。”
侯大貴哼哼兩聲道:“你說的不錯,我著急趕來,亦是要早點盤活局麵。”說著右掌攥拳抵在嘴前,“你在寶豐縣打得這一場勝仗,來的剛剛好。”
郭如克腳步一滯,抬頭問道:“總管打算怎麼做?”
侯大貴說道:“之前我還在想,到了葉縣,是先和你一起將汝州打下來,還是轉去汝寧府。正是兩難,現在好了,汝州儘在我手,去汝寧府勢在必行。”
郭如克拱手道:“我這裡除了鎮筸營外,餘部稍稍補充,大抵編製整齊,尚有五千兵馬可隨總管去汝寧府。”寶豐縣一戰,鎮筸營麵對順軍高一功部損
(本章未完,請翻頁)
失慘重、減員過半,統製周晉亦身負重傷,郭如克打算暫時將鎮筸營轉去南陽府休整。
“不,汝寧府我去即可。”侯大貴的話出乎意料。
“這”郭如克一時間怔住了。
“我不說你應該也能猜到。”侯大貴長呼口氣,“河南局勢目前對我軍非常有利,正該趁熱打鐵。我帶兵去汝寧府,和黃得功合起來兩萬五千人上下,對付任光榮他們足夠了。你這裡五千人隨後去汝州,和李際遇聯手,打潼關!”
“打潼關?”郭如克自謂算是膽大之人,可侯大貴這樣的想法卻仍然超出他的預期,“我和李際遇滿打滿算不過一萬五千人,強扣潼關,恐怕沒那麼容易。”
“怎麼?你郭虎頭昨日的仗都敢打,潼關就不敢打了?”
“不是這個理兒。”郭如克苦笑一聲,“潼關畢竟天下雄關,關中田見秀又有三萬人坐鎮,我是擔心羊肉沒吃到,倒先惹一身騷。”除此之外,還有個隱患他沒當場說,便是對禦寨兵馬的戰鬥力,他並不完全信任。
“哼,關中有田見秀,漢中還有主公在呢,怕啥?”
“關中與潼關近在咫尺,豈是到漢中的路程可比?”郭如克肅然道,“陝西的局勢還不清楚,咱們總不能讓主公來配合咱們吧?”
“誰讓主公配合你了。”侯大貴冷哼道,“你彆忘了,還有個人可以幫你。”
“還有個人?”郭如克先是愣神,旋即被他點醒,猛然一拍腰,“得了,這事我乾!”
“我就說,你不是那麼沒膽識的人。”侯大貴笑道。
郭如克亦笑兩聲,臉色一變,道:“不過汝寧府那邊,總管也需留神。任光榮不提也罷,王文耀、謝應龍都是闖賊宿將,既然毅然決然南下,看得出是狠角色,不可輕視。”
“輪不到你來支使老子。”侯大貴罵罵咧咧吐口唾沫,大跨步向前走去。
侯大貴與郭如克兩軍在葉縣會合僅一日,便各奔東西。郭如克引軍往西前往汝州,侯大貴軍則向東南經過舞陽縣挺進汝寧府。
進軍途中,侯大貴注重搜集王文耀、謝應龍兩支順軍援軍的消息,得知他們早就沿汝水兩岸直下汝寧府城去了。
“照此可見,王、謝二賊想直接去守府城。”官道上,兵馬行進絡繹綿延,無儔營中軍官張先壁勒馬對侯大貴說道。
“嗯,應當是的。賊頭們總得先碰麵商量法子,否則不還是老樣子一盤散沙。”侯大貴不屑道,“督促各軍,抓緊趕路,沿途州縣隻要不出來阻撓,都彆搭理,徑去府城。”
王文耀與謝應龍選擇先去府城會合是對他們而言是必要之舉,對趙營而言則是一個很好的機會。順軍機動強,若讓他們在汝寧府內遍地開花,四處遊擊,就很難對付了。最佳的方式莫過於早一步圍堵控扼住府城的四麵通道,將府城內的順軍困在一隅再伺機圍殲。
張先壁應聲要走,可是抬眼瞅了兩眼天空,不禁眉頭緊皺,嘟囔著來一句道:“總管,看著要變天了啊。”
“是啊,要變天了。”侯大貴一手扶額,遙望遠方濃厚的烏雲,心中略感不妙。
(本章完),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