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山海(三)(2 / 2)

蚍蜉傳 陳安野 5850 字 10個月前

“清軍讓我來的。”

“哪個韃子讓你來的?”吳三桂很是奇怪。關遼軍內部一向呼清國為“韃子”,這郭雲龍今日怎麼轉了性變斯文了,口口聲聲都是“清軍”。

“多爾袞。”

“原來是他。”吳三桂生在遼東、長在遼東,大半輩子的敵人都是滿洲,了解清軍方麵比大明還透徹,對“多爾袞”這人不陌生。

去年八月,清帝黃台吉突然猝死,因死前未立嗣子,導致清朝內部幾方勢力圍繞繼承者爆發矛盾。皇位的競爭者以黃台吉的二哥代善及其諸子、黃台吉的長子豪格以及黃台吉的十四弟多爾袞等為主。

其中禮親王代善早期多有戰績,頗受父親努爾哈赤的賞識,大哥褚英被廢後曾是努爾哈赤當仁不讓的嗣子,然而在與黃台吉的政治‘鬥爭中失利被罷黜,隻能轉而擁戴黃台吉求存。黃台吉在世時期雖對代善表麵尊崇,實則打壓不斷。至黃台吉死,歸屬代善的正紅、鑲紅經過多次削弱聲勢大不如前,而代善本人亦已年高,無複雄心壯誌,他是最早退出競爭行列的。

代善的幾個兒子,長子嶽讬和次子碩讬都是鑲紅旗的小旗主,但他兩人一個在崇禎十一年進犯明朝時染天花死在了濟南,一個與代善有嫌隙得不到支持。三子薩哈廉有才能,但英年早逝。其餘諸子,隻有七子滿達海略有薄名,但資曆尚淺,遠未到憑實力爭奪帝位的地步。所以這些人也逐漸失去了競爭力。

反觀肅親王豪格驍勇善戰,不到二十歲就隨軍從征,軍功卓著。崇禎二年就因功績被封為了和碩貝勒,又於黃台吉即位後成為親王並掌戶部事,與一眾叔輩平起平坐。而且歸屬他的正藍旗由原來象征“國主之色”的兩黃旗之一的鑲黃旗改來,並在黃台吉生前得到多次補強,實力雄厚。原來由黃台吉親自掌握的正黃旗與鑲黃旗都基本支持豪格,鑲藍旗旗主、努爾哈赤的侄子鄭親王濟爾哈朗也傾向豪格。所以豪格一旦即位,便得兩黃、兩藍四旗擁護,占八旗一半,自然能很快穩定局勢。論實力、論資曆、論能力,豪格都頗有優勢,當時包括圖爾格、索尼、鼇拜、譚泰等在內的清國重臣都相繼拜訪豪格,毫不忌諱展示自己的立場。

起初,多爾袞本身的實力並不強。努爾哈赤時期將自己控製的正黃旗與鑲黃旗拆分給十二子阿濟格、十四子多爾袞與十五子多鐸分彆統帶。正黃旗一分為二,阿濟格與多爾袞各得旗中十五個牛錄,分彆擔任小旗主;鑲黃旗同理,努爾哈赤本人與多鐸各十五個牛錄。但當時因三個兒子都還小,是以兩旗實權仍在努爾哈赤一人之手。

努爾哈赤死後,黃台吉把兩黃旗與兩白旗的旗色對調,那時候多爾袞隻是領有正白旗半旗的小旗主罷了。倒是多鐸受惠於部落“幼子繼承”傳統的影響,接收了努爾哈赤的所有牛錄,成了真正的旗主。不過,阿濟格、多爾袞、多鐸三人一母所生,關係非常親密,他們控製的兩白旗合計有九十八個牛錄,僅次於豪格

(本章未完,請翻頁)

正藍旗及黃台吉遺留兩黃旗的一百一十個牛錄,要是沒有代善的兩紅旗與濟爾哈朗鑲藍旗的九十六個牛錄支持豪格,多爾袞一方對上豪格一方,實力其實差距不大。

此外,論軍功資曆,多爾袞亦曾在征伐察哈爾部的林丹汗、對抗明廷的鬆山堡之戰等戰事中立下大功,較之豪格並不遜色。且豪格為人暴橫粗魯,多爾袞更加謙遜善接納人心,聲望更佳。多爾袞仔細琢磨雙方的優劣勢後認為,自己之所以受到阻力,症結就在黃台吉遺留的重臣們擔憂黃台吉一脈被顛覆從而失勢。繼而審時度勢,暫且打消了自己上位的念頭,以擁立黃台吉第九子福臨的條件對代善與濟爾哈朗重新出牌。

選擇福臨,一個是覺得他年紀小好控製,另一個想法則來自後宮。

黃台吉為帝,冊封五名後妃為五大福晉,地位超群。多爾袞很聰明,先找上了地位最高的國君福晉、中宮皇後哲哲,跟他商量福臨為帝的事。果不其然,哲哲對多爾袞的提議非常讚同。哲哲本身是蒙古科爾沁部貝勒莽古斯的女兒,科爾沁部是清國的重要盟友與姻親,為清國平定蒙古諸部出力甚巨。哲哲不希望黃台吉死後科爾沁部的地位有所下降,她固然沒能為黃台吉誕下子嗣,可她的侄女、同樣來自科爾沁部的五大福晉之末的莊妃本木泰之子即是福臨,福臨登基,對科爾沁部的幫助是一樣的——她另一個侄女、在五大福晉中地位僅次於她的宸妃海蘭珠的兒子可惜早夭了,否則將是比福臨更合適的人選。

五大福晉之四的淑妃亦無子,多爾袞思及老傳統“幼子繼承”,還提到了五大福晉之三貴妃娜木鐘的兒子博穆博果爾。博穆博果爾是黃台吉最小的兒子,擁立他或許還能以傳統習俗為理由,爭取更多人的支持。

哲哲當然不會答應,但嘴上不會把維護科爾沁部的利益說出口,直截了當告訴多爾袞娜木鐘是林丹汗的舊妃,這樣的出身不但無法博取支持,反而會造成惡劣的影響。多爾袞這才下定決心擁立福臨。

多爾袞準備了一套說辭,在決定繼承人的會議上先利用自身態度堅決反對豪格,兩邊相持不下。正僵持時,又適時拋出自己與豪格各退一步,專立福臨的折衷方案,更以後宮及背後蒙古部落的影響施壓。先是代善點了頭,清國其他重臣本就惟恐出現內亂傷及國運,見此情形,又思忖福臨亦是黃台吉的兒子,於自身利益無損,便相繼改旗易幟,把票投給了福臨。最終福臨登基為帝,改元順治,由兩白旗多爾袞一派的多爾袞本人、兩藍旗豪格一派的濟爾哈朗與中間派代善三方同輔攝政。黃台吉猝死的餘波這才算平息。

毗鄰清國的關遼軍密切注意清國的一切動態,清國順治帝登基以來,多爾袞逐漸展現出了過人的手段與能力,軍政一把抓,就連身為外人的關寧軍,亦知其人才是清國當前真正的掌權者。

吳三桂心砰砰地跳,問道:“多爾袞到哪裡了?”

“昨夜剛擊潰闖賊唐通軍,現在威遠台以北行軍。”郭雲龍咽口唾沫,“多爾袞留下了老楊並讓我告知吳爺,大兵將至,可安心殺賊。”說到這裡,指了指身後跟著的一個漢子,“這位便是多爾袞將軍的妻弟,特來此取信於吳爺。”

吳三桂心緒不寧,郭雲龍不說還沒注意,這時移目看去,果見他背後還站著一名瘦削漢子。那漢子皮膚慘白,身材瘦削,雖然穿著長衫,但仔細一看,卻是左衽。

那漢子聽到郭雲龍的話,先對吳三桂執漢禮拱手,之後摘下頭上的西瓜拉帽,隨之赫然露出了那顆剃得乾乾淨淨的腦袋以及腦後那根吳三桂再熟悉不過、紮眼的金錢鼠尾小辮。

(本章完),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