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潮起(一)(2 / 2)

蚍蜉傳 陳安野 5621 字 10個月前

趙元亨之後又回去前線打探消息,而陳洪範則就以濁酒一壺,獨坐庭中,聽著響徹天地的喧囂,自斟自飲等待結果。

這一整日,趙元亨來來回回也不知跑了多少趟,腳都跑軟了,傳報的消息有喜有憂,但是均不具備一錘定音的性質。最讓陳洪範欣慰的是,上午順軍、關遼軍兩邊主力在石河野戰,關寧軍西北角出現些許漏洞為順軍所趁,順軍分出數千騎飛奔透陣,直趨西羅城北想要登城,但被守軍以火炮擊退,吳國貴複領數千騎回援,將這支順軍馬軍殲滅大半,致使順軍一時氣奪。由此可見有了清軍在側,關遼軍的心理定然安穩了不少,打起仗來奮勇無畏,若堅持這個態度,守住山海關還是大有希望的。

雙方激戰至暮相持不下,順軍主動收兵。西羅城、北翼城並東羅城等據點內外遺屍無數,滿目瘡痍。唯有南翼城,因南麵將臨大海,順軍認為關遼軍不會向南退卻,故而安然無恙,陳洪範亦得以穩坐城關。

是夜,吳三桂沒有回關城,南翼城上下也都戒嚴,陳洪範與趙元亨想探知些情況,正苦於沒有門路,吳國貴奉吳三桂之令登門拜訪,看望陳洪範。

“南翼城無賊來攻,陳某這裡無甚可擔心的。”陳洪範笑笑道,“據聞白日吳將軍勇冠三軍,殲滅一支賊兵,大漲了我軍威風!”

拚殺了一日的吳國貴已經換上了整潔的戎服,但神態仍掩蓋不住的疲憊。他揮揮手道:“十萬賊兵,死了數千,九牛一毛罷了。振我軍一時聲勢可以,卻無法將闖賊徹底逼退。”

“韃子既到了關北,何不並力殺賊?”

吳國貴聽了這話,臉色一沉道:“誰知道呢,入夜前,韃子進駐了城北二三裡的歡喜嶺威遠台,距離此處咫尺之遙,或許明日開戰,將助一臂之力。”

“韃子有數萬,且皆為

(本章未完,請翻頁)

百戰精兵,他們加入,我軍勝算大增。”陳洪範點著頭道。

“闖賊目前尚不知韃子到來之事。我關遼兒郎雖個個奮勇,終究人少。能擋住賊勢,卻難以轉守為攻,就看韃子什麼時候出手了。”吳國貴咬咬牙道。他從吳三桂那裡得知了清軍已然趕到,一度以為勝利在望,可是打了一整日,吳三桂屢次派人去關北催促多爾袞率軍支援都無結果,是以他不由得懷疑起了清軍的來意。

“韃子就在眼皮底下,今日何故按兵不動?”趙元亨走了幾次前線,對戰況比較了解,他此前就很是納悶,若是清軍趁著雙方膠著之際迅速自北突進,說不定這場仗今日就會有很大的轉機。

“虜心難測,且看他明日動靜。”吳國貴悶聲悶氣道,頗有不快。

陳洪範道:“韃子謹慎,必是怕我軍與順軍設局賺他,是以觀望不敢冒進。”又道,“或許韃子和吳爺提了什麼條件,還沒談攏?”

多爾袞信中內容,吳三桂沒有和任何人講,包括吳國貴這樣最親近的部將。陳洪範這般猜測,吳國貴亦難評斷,隻能敷衍而已。陳洪範探不到有利的情報,便不再多問。幾人各懷心事,一時陷入沉默。

悄然寂靜的庭院,唯有蟋蟀在輕拂的晚風中鳴叫。

次日清晨,徹夜難眠的陳洪範剛剛生出睡意,就被遠方天空隆隆的炮聲驚醒。推門一看,天色尚是陰沉迷蒙。他照例拿了一壺酒,端坐庭中,誰想不過多久,趙元亨便火急火燎跑來道:“陳公不好了,賊兵突然強攻北翼城,守城鄉勇困憊難支,獻城降賊!”

陳洪範聽罷,臉色驚變,就連手中的酒壺也落地摔碎。北翼城位於山海關防線的咽喉,此城若陷,那麼山海關東、西兩邊的順軍將連為一體,相互支援呼應,關遼軍依靠山海關的支持抗敵的計劃便瞬間煙消雲散,將陷入更加不利的境地。

“韃子還沒動靜嗎?”陳洪範急切道。關遼軍本來人少戰略部署處在劣勢,北翼城再丟,敗亡隻是遲早的事,而今唯一能扭轉戰局的,隻剩清軍助戰這一途了。

吳三桂比他更急。

昨日戰事爆發後,吳三桂前前後後派遣了七八撥使者延請多爾袞進軍。多爾袞立於歡喜嶺觀戰,見順軍以火炮猛轟山海關,關遼軍亦發炮還擊,依舊心中存疑,按兵不動。吳三桂無奈,帶關遼軍拚死力戰,憑借著吳國貴殲滅順軍奇兵的氣勢,勉強將局勢僵持住,但實則人困馬乏已極。今日戰事重燃,北翼城頃刻易手,直接給了吳三桂當頭一棒。吳三桂沒有辦法,知此戰非清軍相助必敗,隻好帶著山海關豪紳五人並親兵二十騎突圍徑去歡喜嶺親自請求多爾袞出手相助。

多爾袞感到時機成熟,認定了吳三桂可信,便先讓吳三桂向著神靈立誓,接著又讓他剃發結辮一如滿人樣式。吳三桂其時如溺深海,除了緊緊抓住清軍這根稻草彆無他法,迫於形勢,一一照做。多爾袞這才改顏歡色,好言勸勉了他一番,並讓他先回去“可令爾兵以白布係肩為號”,作為與順軍的區分,“不然,同係漢人,何以為辨?恐致誤殺”。

等吳三桂拜謝離去後不久,清軍遂動。多爾袞以此戰乾係重大,蒙古軍、漢軍大多留守歡喜嶺不進,儘發滿洲兵出征。英親王阿濟格與豫親王多鐸各領萬騎,多爾袞自率三萬騎,分三路進關,聲勢浩大。

(本章完),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