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捭闔(一)(1 / 2)

蚍蜉傳 陳安野 5762 字 10個月前

,最快更新蚍蜉傳最新章節!

四月底五月初,趙當世到達漢中府,繼而聽說了李成棟在湖廣發動兵變之事,一度打算再回湖廣一趟,不過李成棟兵敗逃竄、廣文祿率兵馳援的消息接踵而至,大大緩解了他的憂慮。加之陝西方麵軍事緊急,他便打消了回去的念頭。

在此之前,驚聞北京陷落的孫傳庭自隴右揮軍北上,攻入了寧夏諸衛,此前投降順軍的原明朝臨洮總兵牛成虎見勢,立刻改旗易幟,與一眾將士反正迎接孫傳庭。加上牛成虎一支兵馬,孫傳庭全軍有兩萬人,西麵正在趕路的大順西寧節度使黨守素隻有七千,不敢力敵,遂會合大順寧夏節度使陳之龍、甘肅節度使周伯達及西寧防禦使齊之震等人,湊起萬人駐紮在毗鄰寧夏中衛的靖虜衛乾鹽池堡觀望。

當下整個陝西的局勢對明軍頗為有利。順軍主要軍隊僅剩關中田見秀的三萬與靖虜衛黨守素的萬人,再北邊的榆林衛雖尚有王良智部鎮守,但距離陝西主戰場太遠,且兵力不多,對整體戰局無法造成大的影響。反觀明軍這邊,漢中府有趙當世的三萬五千人,寧夏衛有孫傳庭的兩萬人,潼關被攻陷後,河南方麵的侯大貴、黃得功、徐琿、郭如克等軍也一並開進陝西,駐紮西安府城東方的華州,兵力足有四萬。田見秀、黨守素兩軍被隔開,無法呼應,關中的田見秀軍時刻麵臨被近十萬明軍幾麵圍殲的風險。

因受近在咫尺的侯大貴等軍牽製,田見秀在關中收縮兵力固防西安府周邊,此前分布秦嶺北部諸隘口的守軍也儘數撤防。趙當世遂引軍出秦嶺,五月中旬陸續抵達西安府城西南的盩庢縣、鄠縣之間駐紮。

李自成北伐,他及諸多將領的親眷並中樞百官等都留在了西安府,若攻取府城,毫無疑問明軍能將整個戰略態勢的主動權完全掌握。趙當世與侯大貴等軍會合後,僅關中,明軍就是順軍的兩倍多。

趙當世隨之下令展開攻勢,以郭如克、徐琿兩軍先驅,分攻城西安定門與城南永寧門。

田見秀親自督戰,順軍將領吳汝義、辛思忠、李友等以西南角台、角樓為核心沿著護城河布陣,防禦兩門。兩軍鏖戰大半日,永寧門西側含光門先為徐琿軍猛烈的炮火轟塌,順軍大亂,黃得功乘機領兵猛攻含光門缺口,城內順軍急忙擁堵。田見秀怕城池有失,遂鳴金收兵,退回城內堅守,雙方各有損傷。但明眼人都看得出,僅僅半日順軍便丟失了城外據點,隻能選擇龜縮守城,就算沒有含光門這一變數,不等入夜,順軍在野戰中亦難逃失利的結果。

次日微雨,侯大貴等將領正摩拳擦掌準備繼續進攻府城,卻遲遲不見趙當世下令,反而發覺諸多兵馬出營,並開始繞城挖掘溝壑深濠阻斷道路,似有長久圍困的打算,無不心中納悶。過不多時,趙當世傳令諸將往中軍大帳議事。

侯大貴一進帳就嚷嚷起來道:“主公,西安的闖賊明顯打不過咱們,我老侯彆的不敢說,再給我三日,必然攻破城池,將西安獻給主公!”

徐琿亦道:“闖賊含光門坍塌大半,雖以鹿角柵欄、塞門刀車等補堵,然難當我軍火炮之利。往後隻需強攻此門,先集中各營一號紅夷炮齊轟,再以果敢之士衝殺,必然破城。”

黃得功拱手道:“攻殺進城,我老黃願為先鋒!”

在場眾將你一言我一語,都透露出對西安府城誌在必得的信心

(本章未完,請翻頁)

趙當世伸手安撫道:“諸位勿急,攻下西安府城如探囊取物,不爭這一刻。而今大勢有變,咱們得臨時調整軍略。”繼而道,“清晨有北邊的兄弟傳來消息,說闖賊已在上月廿九離開北京了。”

“離開北京?”侯大貴疑惑道,“莫不是”

“對,闖賊在北邊敗了。”

徐琿愕然道:“沒想到吳三桂這廝竟有這麼大的能耐。”他與大部分將領都知道陝北、山西乃至北直隸各地明軍望風而降後,北方明軍隻剩吳三桂主導的關遼軍實力雄厚。而麵對氣勢洶洶壓境而來的順軍,吳三桂能走的路隻有兩條,一條和大多數明軍一樣歸降順軍,另一條則是與順軍死戰奪回北京。順軍之強,世人皆知,吳三桂能以劣勢兵力堅持抵抗,已經出人意料,如今更以弱勝強,更令人詫異。

“北邊的兄弟探得闖賊在山海關兵敗後退回北京。後追兵至,兩下又混戰於關廂,闖賊再敗,李闖匆匆忙忙登基稱帝,隨後就率所有兵力撤走了。”

“大難臨頭還不忘稱帝。”侯大貴冷笑,“看來李闖還真把這天下當成他家的了。”李自成此前曾在西安稱帝,之所以再次稱帝北京,明擺著是為了宣告他的正統地位。

徐琿不解道:“闖賊士氣如虹,更挾眾十餘萬,吳三桂有多少人馬,如何能敗闖賊至此?”他早年曾在九邊服役,對遼東的軍務有所了解,更知明軍在鬆山堡之戰後遼東軍事疲敝凋零已不複當年盛況,當真想不通順軍到底犯了什麼致命錯誤,以致大敗。

趙當世說道:“具體情況還不清楚,或許得等陳公、元亨他們回來才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吳三桂並非僅憑孤軍戰勝了闖賊,一錘定音的,是韃子。”

“韃子?滿洲韃子?”侯大貴嘖嘖道,“吳三桂與韃子作對十餘年,到頭來還得去求老仇人,真拉的下臉。”和李自成對清國的漠視不同,趙當世對清國的動向一向很關心,經常派人打探,也時常將有關清國的情報分享給身邊的文武。

郭如克卻眉頭緊鎖道:“韃子真有這麼厲害?”

趙當世點頭道:“從韃子和我大明數十年的爭鬥看來,其兵戰力必然不弱。”

郭如克默然沉思。

侯大貴這時道:“闖賊敗了也就敗了,他是咱們的對頭,敗了更好,與咱們打西安有甚乾係?”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