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招鳳沉默半晌,繼而一狠心道:“顧不上了,全軍先撤回鎮虜衛再說!”
火把一扔,瞬間火勢滔天,茫茫麥地,頓成汪洋火海。
四麵八方火牆燎起,百姓驚叫逃竄,楊招鳳帶著數百騎穿梭如風。遠處,清軍的喊殺已然清晰可聞。
少許,急馳中的楊招鳳忽見前方有一家六口倉皇逃難,當中小女孩回頭一瞥,似乎認出了楊招鳳,手指著大聲道:“大爺來了,大爺來了!”不防腳下一絆,結結實實摔在地上。
爹娘逃命要緊,哪裡顧得上她,她倒也不哭,掙紮起身,但爹娘及兄弟姐妹已在十餘步外了。楊招鳳眼見此景,忽生惻隱之心,猛然勒緊韁繩脫離馬隊,駐馬跳下將小女孩抱上馬背,放置在鞍前。
小女孩的爹娘聽到響動,轉身一看,各自驚疑,楊招鳳重新催馬,經過時高呼一句道:“我帶她走!”話音未落,摸出幾顆碎銀拋給小女孩的爹娘,轉眼不見蹤跡。
清軍並未追擊至鎮虜衛,但鎮虜衛已非可久留之地。
韓袞認為清軍兵鋒既然抵達了永加堡,就這兩日必然來攻鎮虜衛,召集軍將短暫商議後,果斷下達了撤軍的命令。
經過此前搶收及楊招鳳臨走前的一把火,永加堡與新平堡的春麥就算無法全部運到大同府城,也能避免為清軍利用。除此之外,鎮虜衛城四周的防禦工事幾乎完全拆光,今日薑瓖派來的使者亦稱栲栳山北的火石嶺城修築基本完善——火石嶺本有舊城,至今仍有不少山民住在那裡,山城雖然荒廢,
(本章未完,請翻頁)
但牆垣角樓大多完整,稍加修葺便能用。
明軍從鎮虜衛撤走次日,前線斥候接連來報,清軍連續攻占永加堡、新平堡等地,平毀城堡、屠戮軍民,氣焰熏天。韓袞聞知,暗自鬆口氣。
一日之差,境況如隔天地。
橫掃宣府的清軍之所以在攻陷柴溝堡後耽擱了三日,主因在於主帥阿濟格貪圖河套鄂爾多斯部的馬匹,一邊與鄂爾多斯部交涉索要馬匹,一邊準備由河套迂回進軍陝西,但是事未成,被人告發。清廷得訊,快馬責成他“將敵軍餘孽務期剿除,以贖從前逗留之咎”,阿濟格遂不敢再玩忽職守。
當下宣府境內,八旗軍有將近四萬,吳三桂吞並唐通兵馬加上新降的白廣恩等共達兩萬。阿濟格留吳三桂、白廣恩等部兩萬兵繼續圍攻據守上莊堡負隅頑抗的孫傳庭,自己則率所有八旗軍全部轉進山西大同府,走的路線和韓袞等人預期的一樣,將取道鎮虜衛經過栲栳山北部通道直到大同府城。
阿濟格給吳三桂下的指令是在自己抵達大同府城之前務必拿下上莊堡,掃除後患。等大兵壓境迫降了薑瓖,阿濟格這一路清軍就能集合吳三桂、薑瓖、河套等處蒙古部落十餘萬人席卷山西、陝西乃至整個天下。
一日後,韓袞率軍進駐火石嶺城。
火石嶺城上下尚有不少修工軍及民夫熱火朝天運送石料、修補磚牆。韓袞沿道上嶺,但見火石嶺城坐落在山巒腰間,山下為緩坡與平原,山上則陡峭異常,僅有數條小道通行。道路兩側多有石堡、角樓等交相掩護,互為犄角。
“此城形製大體無損,隻三日,我軍日夜趕工,已令之煥然一新。眼下不過幾處小缺口修補,韃子就算現在來攻,我軍亦可放心坐守。”
主持火石嶺城修建工程的乃是薑瓖心腹大將王進朝,除了修工軍,他手下尚有萬名大同府野戰營兵駐紮此地,將與韓袞軍一起守城。
來的路上,韓袞已經收到了南麵軍報,稱趙當世大軍攻克了太原府城,正在北上途中。想來薑瓖必然早一步得知了這消息,突然間積極修城增兵、一副力戰姿態,不是沒有來由的。
“我軍勢必得守住山城等待宋王軍隊。”韓袞皺緊眉頭,“從鎮虜衛一路來,沒有任何隘口關卡,隻有這座山城控扼通往大同府城的道路,韃子一定會全力攻打,我軍就算用屍體,也得把道路給堵住了。”
王進朝聞言,眼瞅一臉凝重的韓袞,心中敬佩,拱手道:“王某及大同府一眾將士奉陪到底。不單為我大同父老鄉親,更為了大明天下。”又道,“貴軍有三千,我大同撥兒馬加上萬餘營兵,幾股相合足近兩萬。正如韓兄說的,就拿血肉之軀,也要把城堵得滴水不漏。”
遠處羊腸山道,有不少小點緩緩移動,韓袞知道都是從鎮虜衛等地逃亡過來的百姓,便道:“這些百姓裡頭好些攜帶了要送往府城的麥子,把他們聚到山城裡吧,守城不知要守到何時,多些補給也是好的。”
王進朝點頭答應。
韓袞環顧四麵山巒橫嶺,慨歎道:“大明的門戶,如今由我等守護,即便最後不免馬革裹屍,得此榮譽,夫複何求?”隨即撩袍離去。
又過一日,清軍兵臨城下。
(本章完),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