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丹心(一)(1 / 2)

蚍蜉傳 陳安野 5453 字 10個月前

,最快更新蚍蜉傳最新章節!

火石嶺城戰事結束三日後,大同府東麵廣靈縣境內,明軍旗幟飛揚蔽日。

碧天萬裡無雲,郭如克策馬揚鞭,馳騁平闊的原野之上。他身邊遠近數裡灰塵彌散,數條由明軍將士車馬組成的長龍正在迤邐前行。不時有整隊的竹哨及天鵝喇叭聲從各個行伍傳出,交雜紛紛。不知怎麼,每當聽到這些略顯刺耳尖銳的響聲,郭如克總會感到種難以描述的心安。

從太原府城出發,經過十日行軍,郭如克終於率軍抵達了大同府。

路上,宣府及大同等地的戰況已經陸續傳了過來,郭如克始終難忘當聽到侯大貴以死殉國的消息時趙當世那張整整截截的麵容。

當時在場眾軍將無不嘩然,然而趙當世沉默良久,才凜若冰霜吐出一句道:“知道了。”

旁人散去,郭如克難掩悲憤神色,對趙當世道:“主公,不能讓老侯和那五千名趙營兄弟白死了。”

雖同為趙營一線將帥,但侯大貴真論起來,算是郭如克的老上級。兩人私交雖淡,但畢竟都是當初跟著趙當世從金嶺川殺出來的老兄弟,同舟共濟風風雨雨幾近十年,無論同僚之誼還是故舊之情,都不容郭如克無動於衷。

“我知。”趙當世語氣平淡,然而雙目卻閃動著異乎尋常的銳利之色。

郭如克道:“朝廷派往北京的使者聽說已經到達,但不知為何,近日未有任何消息。”

趙當世冷冷道:“這是韃子故意留著的退路,要是戰事不順,怕是還想借此斡旋來著。”又道,“無論如何,老侯不光是大明臣子,也是我趙當世的兄弟,犯我兄弟便是犯我趙營。犯我趙營者,雖遠必誅。”

郭如克肅然點頭。

趙當世接著道:“韃子侵我國土害我百姓,是公仇。如今殺我兵士陷我弟兄,是私仇。公仇要報,私仇也得報。我征戰天下這麼多年,口口聲聲濟民救世、匡扶社稷,可若是連自己最親近的兄弟都沒法給他個交代,更有何資格高談闊論?”

郭如克不說話,隻歎了口氣。

趙當世道:“報仇雪恨的機會,就在眼前,全憑你我把握。善後的事,亦不能馬虎。老侯是我趙營棟梁,他走了,我如折一臂。他走,也得我送他風風光光地走。”並道,“我擬向朝廷請命,追封老侯爵位。”

郭如克道:“老侯為國捐軀,理應如此。”

“這是一件事,還有件事,我想了想,還是得征求你的意見。”

“主公但言無妨。”

趙當世於是說道:“老侯雖說風流,可折騰大半輩子,卻無一子嗣,且無半個親眷。老郭,你有三個兒子,我想取一子過繼給老侯,延續他侯家香火。你意下如何?”

郭如克聞言,先是一愣,而後一拳砸在手心,當即應道:“再好不過。老侯對我有提攜之恩,生前我無以為報,能出一子供奉其靈,實乃榮幸。”

思緒飄飛,一轉又到了與趙當世在振武衛分兵而行之時。

因為知悉了侯大貴身死軍潰,原本指望郭如克軍尋到其部隊會合的計劃臨時調整。考慮到宣府清軍勢大,趙當世重新分配了兵馬,將從屬於自己的石砫宣慰使馬萬年部五千人劃給郭如克統帶,加強了郭如克軍的實

(本章未完,請翻頁)

力。

趙當世判斷,清軍既然在宣府獲勝,接下來必會趁勢攻進大同府,或是逼降薑瓖、或是擊潰薑瓖,總之不可能讓大同府成為他們南下背後的一根釘子。故而原計劃不變,趙當世軍四萬餘兵馬趕赴大同府城將薑瓖穩住,郭如克軍兩萬餘兵馬則東出廣靈縣、蔚州一帶,威脅清軍側翼並尋機包抄其後策應趙當世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