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章(1 / 2)

部落中大大小小的新背簍全部堆放在山洞的角落裡,少說有五六十個,大多是最近編的,而且有族人還在繼續編。部落去集市要帶的不止食物,工具也要多帶,上百斤肉類背在身上,基本一兩天就要壞掉一個,在半路編新的太麻煩,所以出發前就要準備好,疊在一起的背簍也更結實。

等換完鹽,這些背簍也不會留著,有些跟肉類一起換給海邊的部落,剩下的一些會和一些不會製作背簍的部落換些獸皮之類的物資。

因為最近要編不少背簍,山洞裡堆放了許多藤蔓和竹子。

用竹子編織也是白圖幫忙出的主意,全靠藤蔓太浪費,而且藤蔓過於柔軟,編出來的背簍容易變形,將竹子劈開編織就沒有這個顧慮了。最重要的是竹子的生長速度比大部分樹木都快,基本幾年的時間就能種出一片竹林,而同樣多的木材需要幾十年的時間。

白圖:“彩,我拿幾根竹子。”大山洞的物資一般都是由兔彩統一分配。

兔彩擺手:“拿吧。”

白圖挑了幾根完好的竹子,又選了一些劈開的,一起放在背簍裡,拿到養獵物的山洞,這些竹子是狩獵隊和采摘隊回來後抽時間去砍的,在工具不鋒利的時候,力氣就至關重要,至少他是沒辦法用石刀砍斷竹子的。

天一黑山洞裡的雞就安靜下來,白圖先去看了看三隻正在孵蛋的母雞——昨天狩獵隊又抓過一隻次正在抱窩的母雞,和之前的兩隻放在一起了。

他打算弄個籠子,方便喂養不說,還節省空間。

這個山洞不小,現在看也是空蕩蕩的,但如果挖個小池塘,其他獵物亂跑就不行了,畢竟有水的地方會危險,就算這個水不會太深,白圖也不想做這麼危險的事情。

至於為什麼把魚養在山洞,也是顧慮到這邊的天氣,夏天宛若火烤,冬天又是大雪封山,這邊又沒有天然的深池,如果在室外挖個小池塘,恐怕會當場表演曬魚乾和凍魚乾,怎麼想都是溫度變化沒那麼明顯的山洞內更安全一些。

為了讓出養魚的空間,其他動物就要規整一下了,而且現在這個樣子看起來也不像話,所有的動物都在地上。

白圖沒自己做過籠子,不過簡單的拚接還是會的,大不了後期再固定一下,在山洞裡一頓敲敲打打,一個帶腿的大號雞籠就出現了,養十幾隻大號雞有些難,四五隻沒問題。一連做了三個雞籠後,白圖開始分配雞舍。

山洞裡母雞多公雞少,畢竟後者隻吃不下蛋,母雞有十三隻,去掉抱窩的三隻後分到兩個籠子裡,每個籠子再放一隻公雞。

至於剩下三隻公雞,白圖也不管它們會不會打架,全部放最後一個籠子裡,最終吃掉或者帶走換物資都行。

豬仔被養在一個角落裡,白圖沒有再做新的籠子,而是先圍出這塊地方作為臨時飼養區。畢竟豬這種動物長大後一隻幾百斤,後期味道還大,不適合一直養在這個山洞。更準確的說,白圖覺得豬不適合養在山洞。

養殖豬的地方需要經常衝洗,至少在他印象裡,豬圈不經常打掃就會臟,弄點河水上來用還可以,想弄水來衝洗山洞也太浪費體力了。部落最低的山洞距離山下也有一段距離,抱著水桶上上下下更是辛苦。跟牛一樣白天放養晚上趕回來也不現實,小豬個頭小,現在大家可以抱上抱下,等以後大了總不能天天趕上來趕下去。牛聽話,大了打鼻環豬不太適合散養,他懷疑一個不留神全都能跑掉。

最合適的方式是養在山下,等雨季過去後可以在山下蓋豬圈,白圖想,現在不行,雨季要下一個多月的,沒有水泥等建材,用土蓋得再好,被雨水泡上幾十天也會塌。

把山洞規整了一下,空閒的地方果然多了,白圖把水桶拎到打算挖魚塘的地方,看著水裡活蹦亂跳的魚,在心裡計算了一下,如果每天都抓這麼多,以後可以隔幾天給大家燉一次魚湯喝,煎魚可以少做幾次,把抓回來的魚養著,等冬天熬湯喝,保暖又營養。

……

第二天一早,白圖走到河邊的時候幾個孩子已經到了,正在到處挖蚯蚓,夏天,特彆是乾了幾個月的夏天,挖蚯蚓有些難度,好在孩子最不缺的就是時間,這裡挖一鏟子那裡搗一下的,還真讓他們挖出來不少。

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過來的,白圖看了眼蚯蚓的數量,足夠今天一天用的,抓到的魚不少,其實吃的蚯蚓並不多,大部分都是誤打誤撞鑽進來後出不去的,水中魚密度高就是這個好處,而且還不用擔心把魚抓光,現在又帶回來兩個魚簍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現在不抓就全跑了。

幾個孩子沒有單獨取魚簍的經驗,白圖教大家怎麼做才能在不破壞魚簍的基礎上毫發無傷把魚倒出來。

“呀。”白圖沒想到今天還有個小驚喜,最大的那個魚簍裡有一條大肚子的魚。

“這種的要單獨養著!”白圖告訴孩子們,“這是快產魚卵的魚,到時候會生出魚卵孵化小魚。”

小孩子總是有問不完的問題,不會因為原型是兔子就有所改變,特彆是白圖說到很多大家陌生的事情時,求知欲更加旺盛。

“和母雞孵小雞一樣嗎?”

“魚怎麼孵蛋?坐在魚蛋上?”

“要不要給它蓋一個窩?和雞窩一樣?”

白圖耐心地回答了幾個孩子的問題,然後用事實告訴大家,不用給魚蓋窩,但需要挖魚塘。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