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2 / 2)

“父親放心,兒子絕對沒妄自揣測,還曾反駁過彆人,隻是心中也難免對此感到不解,覺得這裡麵的事,應該不像彆人說得那樣,而是另有隱情,卻又想不通,才會想到向您請教。”

想到新帝對李家的封賞,的確很容易引人遐思,尤其是對那些總想找到可趁之機的人而言,邵雲博點頭道。

“嗯,你沒有跟著人雲亦雲,而是有自己的堅持與判斷,這樣很好,我曾告訴過你,永遠不要以常人的想法與觀念去看待太尊夫人。”

“其他人不說,對李家的封賞,絕對是經太尊夫人親自首肯過的,以聖上之意,李家最少也是個侯爵,要不是受限於國法,封個王公他都舍得。”

邵雲博比誰都看得清楚,雖然現在已經認祖歸宗,正式坐到皇位上,從沒有身為安家人的自覺,安常煦還是認他曾經的家人,更沒有真正將這皇權與江山社稷視為私產,防備彆人的意識。

對其而言,當皇帝隻是一份為了保全自己與家人,不得不努力用心做好的工作而已,家人因為他,無法繼續留在李家莊安享太平與清靜,讓他愧疚得不行,爵位是他最不缺的東西,所以給李家封什麼他都願意。

聽到他父親的話,邵正英深感意外的同時,也更覺疑惑,下意識問道。

“那為何會是這個結果?”

邵雲博不滿的瞪了兒子一眼道。

“很明顯,是太尊夫人不讓。”

聽得出父親的不滿,邵正英還是忍不住問道。

“太尊夫人為何會阻止這種好事?反正是大封賞,旁人頂多隻是說幾句酸話而已,應該不會給聖上帶去什麼負麵影響才對。”

想到太尊夫人的想法總異於常人,讓人難以理解的事實,邵雲博耐心解釋道。

“這正是太尊夫人的高明之處,李家根基本就淺,安遠伯夫妻的性格卻都很實誠,在京中又沒有什麼根基,將他們捧得太多,隻會為他們招來更多或明或暗的針對,能好好守住現在有的,就很好。”

此事過後,那些本來眼紅李家被先帝封為伯爵的人,對李家暗地裡的嫉恨與針對,肯定會減少大半,雖不至於同情,但是在私下裡笑話過李家後,肯定會對安遠伯夫妻寬容得多,正式接受李家,這就是人心。

與此同時,新帝也會因此而獲得不少好感,給某些明眼人留下他雖年少,卻很知道分寸,不會寵信親屬無底線的印象。

至於那些因此而揣測新帝與李家之間是否起嫌隙的人,除了彆有用心之輩,大多都是些沒什麼眼界,或是私心太重的人,基本不會有什麼大前程。

聽到父親為他仔細解釋過後,邵正英才意識到自己的最大錯處,他自以為有將父親的話記在心裡,沒有妄自揣測這件事背後的隱情,可他還是在無意間犯了個的錯。

以普世人的心理去衡量了太尊夫人與李家人,所以他才會想不通那其中的關節,畢竟誰能想到,這世上竟然還能有人嫌自家爵位太高,主動拒絕的人呢。

“還是父親厲害,對聖上與太尊夫人最為了解,才能一眼看出這裡邊的關鍵。”

麵對兒子發自內心的恭維與欽佩,邵雲博心中得意,麵上去不顯,轉而問起另一件事。

“康平眷村那邊的情況如何?各方麵的工作可曾落實到位。”

在主持康平眷村這個項目的工作上,邵正英得到過他爹的傾力指導,讓他從中獲益匪淺,此刻被問起,當然是毫無隱瞞。

“……建築已經完工,隻需在假期過後再進行一些收尾及清理工作,就能讓那些將士遺屬,或是傷殘將士家庭入住,首批可入住五百戶家庭,遺孤院可以接收二百名左右的孤寡。”

提到康平眷村這個項目,邵正英的心中既得意,又頗為感慨。

“那平容縣,這次可真是占了大便宜,雖是免費提供那些土地,可是縣裡的百姓,乃至平容且附近的窮苦百姓,這次都賺了不少工錢,這個年,肯定都過得特彆豐盛。”

想起當年在他的主導下,一手建設起來的李家莊與南江書院,邵雲博深感與有榮焉的回道。

“那是當然,你現在看到的,還隻是目前的這些好處,等到康平眷村正動作起來後,你就會知道,這裡邊的好處和門道,多著呢。”

()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