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明的時候他回到這個暫時被楊宋賢存亡繼絕的月觀峰下,一方麵感歎著這一局終於被明白人占了上風、正是那兩成人的善良堅定將其餘五成給濡染了;而一方麵他也難免擔心楊宋賢的處境。與親自來迎的楊宋賢一同拾級而上時,李君前不得不向他提及吳越,提及薑薊,提及李全:“一旦聽聞天驕遇襲,盟王很可能立即動身,但這一去一來至少十日。這將近十日的空隙,你就得一直當著李全的靶子,可你原先,隻是楊鞍和盟王的橋梁……”
老實說,雖然提防著金軍在林阡來之前狗急跳牆,李君前卻也沒想過楊鞍和徐轅會一戰兩落,山東的舞台這麼快就改朝換代……
楊宋賢抱劍笑著說他也懂但他不懼:“形勢不同,角色自然不同,那時候需要我做橋梁,現如今需要我當靶子。李幫主放心,我儘力。”
他不出馬誰出馬?過去的那些年,他是真的一帆風順,在家有鞍哥,出門靠勝南新嶼,無論何時何地都有人保駕護航,但人總是要長大麵對風雨的,當存在比你更需要嗬護的弱小,你就得去張開甚少張過的羽翼。
何況,他本就不是宵小們想得那樣事不關己,他打小就掛嘴邊的口頭禪是“匈奴未滅,何以家為”,後來一心追逐的妻子,最愛臨摹的書畫也是“莫把江山誇北客”“男兒何不帶吳鉤”……
“危難之間不顧個人挺身入局,楊少俠,實在高義。”李君前帶著感謝的語氣,他自己倒不是沒這個能力,卻因為沒有資格,而怕能力太強、反倒火上澆油。
“哪裡的話,還沒謝謝李幫主。在天驕命危和蜚語流言壓頂之際,李幫主寧可犧牲自己,第一時間率領小秦淮退出局外。”楊宋賢歎息,雖不在場,怎會看不出李君前的義薄雲天。
“謝什麼。都是為了盟軍。”其實他倆是一樣的人,隻不過麵臨困境的方式不同,一個隱忍,一個笑對,一出一入,隻為死守著三峽旁歃血的約定。
“好,話不多說,這就帶你去看天驕。”楊宋賢笑著說,徐轅是比李君前早半個時辰被柳聞因帶回來的,現在正被柳聞因和楊妙真等人照顧著。
“已經脫離性命之危了?那敢情好。”李君前知道危機過去,知道暫時可鬆一口氣。
夏風輕拂,隱約暖意。黎明前,山林裡不時可見幾點流螢撲朔。李、楊等人這一路往最頂上去時,李君前注意到楊宋賢還時不時地以袖籠了幾隻,初時不解,後聽幾個十三翼竊笑,才知是楊夫人喜歡。
“唉,這才是真的楊少俠啊,昨晚上突然見他變臉,我都懵了。”“我也是。”十三翼都說。
“是啊,為什麼誰都沒有事先招呼?”李君前趕上幾步,問。
“還不是怕勝南知道了不高興嗎。”楊宋賢笑道,“前幾天,連天驕都挨罵了。”
“那是他自己問題,還好意思罵人。”李君前直搖頭,笑罵林阡動身晚。
不禁也恍然大悟,原來是這麼個簡單的理由,世上偽言巧似簧,唯有丹誠赤如血,小人們又怎會了解這般的交情,恐怕還會在背後諸多分析楊宋賢的私心吧。,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