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見盟軍失去先機、失去道理,柳聞因第一個不服,失去話語權那就儘力搶回來:“前麵那麼多件案子,此人一直都裝無辜,哭哭啼啼,唯唯諾諾,眼下金軍大敗了他突然承認罪行還自儘——眾位難道不覺得過於巧合?!”
柳聞因言之有理,老王之所以選這個時機主動暴露,一方麵可能是老秦重傷快死了必須榨乾價值,但最大的原因必然是:紮根在宋的金諜即將撤完,接下來他單槍匹馬再難成事,索性就犧牲了自己來虧一贏萬!
如願以償,帶走了老秦和江星衍不說,還使徐轅的威信一降再降……
可是,這於盟軍而言太可笑了啊。天驕是頂天立地的英雄,怎能做你無恥鼠輩的陪葬?!
然而,不是每個人都通情達理的,某些紅襖寨寨眾不敢大聲反對,卻竟然躲在圍觀的群眾裡細聲:“可拉倒吧,就是你們自己的人,彆什麼都推給細作!”“天驕適才反複求證,對老王他那般袒護,是有目共睹的,天驕怎麼可能袒護個敵人!”“對!天驕自己當過細作,偵查的能力高強,不可能這麼多天都看不出來。”“那歹人前麵哭哭啼啼今天畏罪自殺有什麼矛盾的?今天證據確鑿,天驕護不住他了啊!”
明明夏日,如遭寒冬,風割過骨頭一陣陣涼,盟軍將士們全然心塞,這些都是他們拚力保護的人!不往遠了說,就在一個時辰前,他們還在前線給這些人拋顱灑血、守護家園!
“對不住,各位。此案突如其來,脈絡尚且不清。還望各位給徐某三日時間調查真相,若真是徐某看錯了麾下、家門不幸,徐某自會給各位一個交代。”當徐轅百口莫辯,隻能先攬責並平息事態。
“徐轅哥哥……”“先回去,莫教金軍鑽空子,甚而至於他們就等著此間動亂、雙管齊下。”徐轅低聲。“好……”柳聞因隻能聽從徐轅的,暫時吃了這啞巴虧。
說話間徐轅回頭又看了一眼老王,在適才老王自殺倒下的時候,他除了不及阻止的懊惱外,第一反應真的是自責——老秦夫婦的死,就算老王不是被他看錯的麾下又怎樣?!他確實觀察失誤、看錯了敵人、難辭其咎!
第二反應則是恍然,難怪金軍對秦王事件的操縱可以隨時隨地,原來老王根本一直就是金軍的眼線。
第三反應卻是……當初,自己可以認定老王是另一個江星衍,以後,世人就可以認定江星衍是另一個老王……
在目擊者和老王的證詞裡畫圈取交集,唯一可證實的是“黑衣人帶走江星衍”,但誰也不能說準江星衍到底是受害者還是主謀——抽除了所有立場,冷冰冰地看待事實,這些天江星衍和老王的交流難保不是受青濰金軍的指使……
衝這一點,金軍不會讓江星衍死,反而還可能和黑衣人演出一場好戲,撇清與黑衣死士的主仆關係,解救、善待甚至拔擢江星衍……不解其故的江星衍,不會明白他又給徐轅捅了多少簍子,反倒有可能在短時間內對再度接納他的金軍感激涕零。待事後他恍然老王害了他後,他早就和老王在宋軍這裡相互坐實罪名了……
“傻星衍,他是越來越回不來了吧……”柳聞因向來善解人意,在疏散人群、準備離場之際,聽到徐轅的由衷歎息,便立即明白了他所歎何意。與江星衍多年好友,她又何嘗不是哀其不幸。
“走吧。”徐轅拍拍她的肩。他們不能過度滯留,畢竟就算不發生這一茬,前線戰事都還時不時地繃緊。
不過,吃一塹長一智,徐轅自此認清“前線戰事和後方的安危也是息息相關的”,廿八以後,便不再對前線和後方分什麼輕重緩急,屢屢強調“秦王與江星衍事件說什麼也不能再押後了”——事件已經合並,矛盾完全升級,杜華夫婦不必再隨他上陣殺敵,而是全心解決內事:“你倆就算花光這些年在蒙陰積攢的人脈,也得給我把麾下三派之間的矛盾擺平了!”